挖掘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班風
九江金安高級中學 廖志元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班級的文化建設對于中學生的教育和學習,成長和成才起著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凝聚力首先是表現在自己所在的班級里,因而班級文化建設,必然要擺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上,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班主任則是自己所在班的文化建設的主要設計者和實施者,要充分挖掘班級文化建設資源,營造良好班風。
一、給班級取個名字
高一(2)班的學生基礎弱,底子薄,習慣差,在學習生活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千頭萬緒,作為班主任要正視這些問題,也必須解決這些問題。開學初,我叫學生為自己的班級取個名,由于種種原因,后來由我取了幾個名叫學生民主表決確定為“潛龍”,“潛龍”的意思在座的都知道,它出自《周易》第一卦乾卦的第一爻:“初九,潛龍勿用�!笨鬃咏忉屨f:“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币簿褪钦f:有龍美德的而隱居的人。不為世俗的好惡而改變節操,不想出名。甘心隱居所以不感到煩惱,言行不被贊同也不感到苦悶。合乎心意的事就做,令人憂慮的事決不沾邊。堅定而不動,這就是潛伏的巨龍��!這個名字切合他們的現狀。定好名字后,舉行班級取名儀式,我請來胡校長為取名儀式題名,胡校長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并為班上題辭,儀式上學生異常認真和激動。后來學生們談起這事還感到驕傲我自豪,覺得在潛龍班是件幸福的事。
二、針對班級特點,制定班訓
班名有了,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讓他們真正成為一個整體,我與學生們一起商量制定班級公約、班訓、班風、學風、潛龍班精神,比如我班的班訓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班級精神是“不比闊氣比志氣,不比基礎比進步,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現在比將來”,這些符合班級特點,又是一個整體。倡導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有了輿論導向,還不能促進班級健康發展,它需要相關制度來維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痹谝粋€班集體中,沒有規矩是成不了方圓的。那么這個所謂的“規矩”又是什么呢?就是我們所說的班規。班規對一個班級來說是很必要的,所以我要求學生遵守學校制定的《學生管理制度》,要求學生結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各項條款,同時結合本班的實際制訂出合理的班紀班規。當然制訂班規要有針對性,而且在制訂過程中必須體現民主化,實施的方法又必須恰當,才能更有利于形成文明的班風、學風。因此我在制訂班紀班規的時候,要求每位同學提三至五條建議,然后與班干部研究討論出相應的獎懲措施,歸納整理后再在全班公示,對于有異義的便進行合理修改,公示之后就正式執行。為了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我要求值日干部始終堅持做好每一天的班級日志,記錄每一天班級的各種情況:如紀律、衛生情況、好人好事及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等。
三、精心布置,做到環境育人
環境有很強的育人功能,能起到無聲勝有聲的作用,目前學校的育人環境有很大的提升,教室給了班主任和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但目前的教室,千篇一律,都是一個面孔:國旗、統一的班訓、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古老的名人名言,古板而又令人倦怠。本學期,叫學生利用教室墻壁的空白布置教室,讓班訓等上墻,既隨時提醒學生,激勵學生,又美化了教室,還發展學生能力,一舉多得。這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大空間,有大文章可作,有大潛能可挖。
四、充分利用黑板報這一宣傳主陣地
黑板報能起到教育學生,懲惡揚善的作用,也是一個發揮學生才能的大舞臺。每個班級都有的,但往往沒有利用,把它當成累贅,例行公事,學校布置了任務就出,內容嚴格按要求來。班主任應充分利用這塊板,按自己的要求來,結合班級動態,及時出黑板報,班級取名時,我叫宣傳委員出了一期跟這名字有關內容的黑板報,中國著名作家史鐵生逝世,我搜集他《病隙碎筆》片斷。如:“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這游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