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中的遺傳密碼
“患同一種病,因姓氏不同吃不同的藥將來不是沒有可能的�!�
中國人初次見面時會詢問:“您貴姓?”得知彼此同姓后往往頓生親近:“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17年來,中國科學院有一位學者從遺傳學的角度對中國人的姓氏進行了數據統計和分析,結果發現,通過對姓氏的研究可以揭示人類基因的奧秘,特別是男性Y染色體的奧秘;并且,同姓者未必“五百年前是一家”。
中國人姓氏的歷史已經有五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在世界其他地區,姓氏的產生不過是近一千年的事情。歐洲大陸普遍使用姓的歷史只有400年。
日本在公元5世紀出現姓,但只是貴族的特權,并未在民眾中普及。直到明治維新時期,1875年政府頒布法令,實施戶籍登記,日本人才急匆匆為自己找姓,多以所居地名為姓,因此多為兩字姓,當時日本人一下子涌現出3萬多個姓來。
中國人,特別是漢族社會中,宗族觀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漢人眼里是一種很強的聯系紐帶。袁義達認為,中國姓氏是中國幾千年父系社會全過程的見證,它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爸袊说男帐戏N類和分布是一項重要的國情�!�
在中國的東南和南部地區、港澳臺地區和海外華僑中,修家譜十分盛行。據袁義達介紹,民間的家譜類的傳統資料是研究中國漢族亞群體的重要資料,以美國猶他州國際家譜研究中心為代表的一批國際研究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十分重視收集中國人的家譜,并結合著各種學科的需要,研究著中國人家譜的歷史、今天和將來。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等收藏了中國年代最古、質量最高的家譜,全國圖書館收藏的家譜種類達兩萬多種,總數大約20萬冊,這還不包括民間收藏和1949年以后重修、新修的家譜�!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和具有持續研究價值的寶貴資源�!�
“除了通過姓氏研究中國人的源和流、研究漢族劃分標準、研究中國人Y染色體基因的多樣性,姓氏群體遺傳學還要研究姓氏與病理的關系�!痹壬f。
國外最新的科研結果表明,男性成人細胞在減數分裂時的染色體突變率是女性的兩倍,而基因突變和疾病的發生關系密切,這和Y染色體目前尚未得知的功能有何聯系呢?“既然姓氏反映了基因的傳遞,那么對‘姓氏基因’的研究就有望找出疾病分布與姓氏分布的關系、長壽因素與姓氏的關系,甚至找到藥物的姓氏差異�!�
“患同一種病,因姓氏不同吃不同的藥將來不是沒有可能的�!痹x達說注重個體差異正是醫學未來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