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澳門特區簡介
澳門地理位置
澳門特區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地處東經113°34'47“~113°35'20”,北緯22°6'40“~22°13'1“(以東望洋山燈塔為準)之間。位于廣東省珠江口西側,北以關閘為界,與珠海經濟特區的拱北接壤,東隔伶仃洋,與香港隔海相望,西連磨刀門,和珠海市的灣仔、橫琴島隔水相對。澳門距中山市(石岐)40千米,東北距廣州市145千米,東距香港61千米,西面隔江與珠海市灣仔鎮相望。
澳門氣候特征:
澳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地處低緯,又位于海岸地區,深受海洋和季風影響,因此,澳門的氣候具有溫暖、多雨、濕熱和干濕季明顯等特點,屬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主要分冬夏兩季,春秋短暫而不明顯。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次年2月為冬季。
夏熱多雨,冬稍干冷,春溫多霧,秋日晴朗。全年1月最冷,平均氣溫14。6℃,最低氣溫仍在5℃以上;7月最熱,平均氣溫28。5℃,最熱可達32℃。
澳門年平均降雨量為2013毫米,雨量充沛,是華南沿海地區降雨量較多地區之一。
4~10月為雨季,5月降雨量最多。雨季期間常出現強大的暴雨。由于多雨近海,澳門的濕度較高,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5%。
每年的2~5月為全年最潮濕的季節。當天氣出現返潮時,相對濕度幾乎達到100%的飽和濕度。
澳門還是一個典型多風的地區,風向隨季節的變化變化,常年盛行東北風和東南風,其次是西北風。冬季主要為北風,夏季主要為西南風。澳門的平均風速較大,年平均風速為3.5米/秒(三級風力)。
每年的7~10月為臺風季節,常常出現臺風,造成不少財物損失甚至人命傷亡。
澳門地形結構:
澳門半島為一條狹長的地帶,面積9.1平方千米,形狀像是一只靴子,南北長約4千米,東西最寬約為1.8千米,
澳門半島分為5區:花地瑪堂區、圣安多尼堂區(花王堂區)、望德堂區、大堂區、風順堂區(圣老楞佐堂區)
半島自東北向西南傾斜,與華南沿岸山脈震旦走向相同。東北端以寬約240米的陸地與珠海市相連。長軸線從東北的關閘至西南的半圓形地(媽閣嘴)長約4千米,西北-東南走向的短軸線則從沙梨頭海邊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區東南角長約2.5千米。半島上有蓮花山、東望洋山(松山)、炮臺山、西望洋山和媽閣山等山脈,其中最高的是松山,海拔93米,其他大都在海拔50~75米左右。
半島上除了連島沙洲和附屬堆積地區較平坦外,大部分是丘陵。半島的東西兩岸地形各不相同,東岸面對大海是外港,風浪較大,因海水侵蝕有不少海崖和海穴,主要有港澳碼頭;西岸岸線較平直,面臨內河是內港,受西江影響而沉積淤塞,沿岸有20多個碼頭,主要是貨運及內河客運;南環海岸海水較深,堤岸迂回,建有兩座通向凼仔的跨海大橋,東北方部分地區則已填筑成地。
凼仔島的山脈主要由花崗巖構成,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并支配全島丘陵呈起伏狀。其中最高的是大凼山(雞頸山),海拔159。1米。全島原為大凼仔和小凼仔2個小島組成,后因河海沖積被連島沙洲連接起來。凼仔島的西北岸海水較淺。
路環島的地勢為全澳最高,全島丘陵起伏,大部分高度在百米以上,大多集中在中部和東部,山巖性質以花崗巖與火山巖為主。疊石塘山海拔176。45米,是路環島的最高點,也是全澳最高的山峰。因為路環離華南海岸較遠,堆積較凼仔稍緩,沿岸海水較深,北岸為峭崖,南部西向海洋,海岬和海灘相間。
澳門的海岸線長937.5千米,屬于比較曲折的華南港灣地形,可供船只泊的海灣很多,數百年前曾繁盛一時。
由于澳門位處珠江口外緣西側與磨刀門口灣之間,深受珠江口淤泥及磨刀門沖積扇的影響。因此,目前澳門除了九澳灣、竹灣、黑沙灣外,其他港灣或是開辟為港口碼頭,或是因為淤泥堆積或填海已消失殆盡,所留下的不過只是一個歷史名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