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詩人設想著自己走在蜀道上的心路旅程,以動襯靜,達到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妙趣。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崖轉石萬壑雷。”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渺小的,自然的驚險,蜀道的撲朔迷離,鬼斧神工,既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又激發了人類挑戰自然的勇氣和信念。
醉里挑燈,詩人極盡想象和夸張的能事,用噴薄的氣勢,畫出了蜀道之奇,之高,之險,令人掩卷沉思!
3/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