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試題回溯
(一)所考詞語。
2007年高考有15套語文試卷對詞語(熟語)的運用進行了考查。這15套試卷中,有10套考查的是四字成語,另外5套則將成語、歇后語、俗語、慣用語及二字詞語、詩句混雜在一起進行了考查。
這些考題所選的語料都是語文課本及讀本中常見的,并且都是報紙雜志等媒體上出現頻率較高但又特別容易誤用的常用詞語(熟語),進一步突出了生活化的特點。
考查重點是結合語境把握詞語(熟語)的意義和用法,從而正確使用詞語。
(二)設題角度。
這15套試卷的著眼點是在具體語境中判斷成語、熟語運用的正誤,考查角度涉及到感情色彩、使用對象、望文生義、搭配不當、謙敬錯位、自相矛盾,等等。
1.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成語的本義也成為了考查內容。有些成語的本義由于基本上已不使用,逐漸被很多人淡忘了,現在一考往往就會擊中許多考生的軟肋。
例如2007年安徽卷第2題A項:
為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誕辰,話劇界一些前輩粉墨登場,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經典劇目。
此句中的“粉墨登場”用的就是本義�!胺勰菆觥背鲎躁绊对x后序》:“而關漢卿輩至躬踐排場,而傅粉墨�!狈�、墨:搽臉和畫眉用的化妝品。原指演員化妝上臺演戲,但現在一般多用于貶義,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了政治舞臺。
閱卷結果顯示,該題的出錯率較高,原因在于考生更多地記住了“粉墨登場”的貶義,如果他們能考慮到語境并了解“粉墨登場”本義的話,就會明白這個選項是正確的。
2.有一些成語屬于多義成語,高考試題對其中我們不甚熟悉的義項進行了考查。
例如2007年江蘇卷第2題A項:
為了保護自然環境,這項工程的設計人員決定改弦更張,重新設計,選擇更為恰當的施工方案。
“改弦更張”的意思是“琴聲不和諧,換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這里用的是變更方法這個義項。
由此看來,我們對成語的復習,內容應擴大到本義、多義兩個方面。
3.近年來一些富有時代氣息的詞語、慣用語、歇后語、諺語、格言等熟語也是命題者關注的對象。例如2007年安徽卷第18題以近年流行的新詞“雪藏”入題,要求辨別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