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一 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表。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融會貫通,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朝代 發展階段 體裁特點 規律
魏晉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話傳說 1中國的古代小說是來自民間的,古代小說的每次發展都是由文人作家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2史傳文學對中國古代小說很有影響。3古代小說創作立足于現實。4由于受封建文化的壓迫摧殘,古代小說的發展極為艱難。
魏晉南北朝 發展 志怪志人
唐 成熟 唐傳奇
宋元 繼續發展 話本
明清 頂峰 ①演義小說②文人獨立創作,關注平凡人生的現實主義小說
二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并說明它們在闡明課文觀點上的作用。
1.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
2.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
3.明鏡照物,妍媸畢露。
4.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本題中所列引文,都是文言,需要學生切實弄懂,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求學生了解它們在說明文章觀點上的作用。
1意思是,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對象具有積極意義,其內容的表達、形式的安排,都經過作者深沉的構思、想像,其辭藻、音律、用典等藝術形式都比較講究。事,指作品描寫的對象。沉思,深沉的構思。義,指思想內容。翰藻,指作品的辭采。課文引用蕭統的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蕭統對文學與歷史等學術著作的區別已經有所認識,到唐代,我國的古代小說終于脫離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
2意思是,愛它而要知道它有缺點,恨它而要曉得它有長處。缺點、長處必須都寫下來,這才是真實的記錄。課文引用《史通》的這些話,是為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對史傳文學傳統的繼承,首先表現在能夠辯證地認識人和描寫人。
3意思是,明亮的鏡子照物體,物體的美麗和丑陋全都清晰地顯露出來。妍,美麗;媸,丑陋。課文引用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水滸傳》寫人藝術的高明。
4意思是,雖然我的書名為志怪,也不專寫鬼神,卻時時寫人間的變異,也略微蘊含著鑒戒。課文引用吳承恩的話,是為了說明《西游記》是立足于現實的。
三 作者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為例說明第三條規律,其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例的說明較簡略,試把這兩例中的一例的說明具體化。
以《水滸傳》為例。作者寫北宋宋江農民起義,是立足于現實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元末爆發了農民大起義,群眾性的反抗運動風起云涌。它們規模宏大,波及的范圍廣泛,其間又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產生,因此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傳說施耐庵同元末的農民起義運動有一定的聯系,甚至親自參加了起義的隊伍�?梢�,《水滸傳》描寫的農民起義,正是立足于現實的基礎上的。
四 試把讀過的《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范進中舉》等課文聯系起來理解,想想它們體現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規律,并寫成一二百字的短文。
它們體現了課文提出的四條規律。寫一二百字的短文,可以重點談其中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