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第一冊語文第四單元同步測試
說明:本試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兩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題時間120分鐘。
第I卷(共60分)
一、(30分,每小題3分)
1.下面帶點字的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懸揣(chuǎi) 慰藉(jiè) 要著(zhāo) 單(chán)四嫂
B.淵藪(sǒu) 喝(hè)彩 街坊(fang) 安土重(zhòng)遷
C.庠(xiáng)序 伺(cì)候 雋(juàn)永 國子監(jiān)
D.內疚(jiū) 匹(pǐ)配 豺(chái)狗 鄙(bǐ)俗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四圍 四維空間 隨和 隨聲附合
B.題跋 提拔干部 體例 體力運動
C.天皇 天荒地老 學力 學歷達標
D.言詞 言辭犀利 衣襟 衣錦還鄉
3.下面的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
A. “聽我說吧,”他懇求道,“聽我說,大家都高興起來吧!我剛從山的那邊來。我的腳踏上了新鮮的土地,我的手感覺到了其他民族的撫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我已經找到一條通往更美好的家園的大道,我已經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
B. 隨著小說獲獎的激動逐日暗淡,我開始相信,至少有一點我是想錯了:我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的一條路,并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
C. 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比如說“煙”,它的直指的意義,凡見過燃燒體冒煙的人都會明白。只是它的聯想的意義迷離不易捉摸,它可聯想到燃燒彈、鴉片煙榻、廟里焚香、“一川煙草”“楊柳萬條煙”“煙光凝而暮山紫”“藍田日暖玉生煙”,……種種境界。
D. 《紅樓夢》里茗煙罵金榮說:“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里“你是”含有假定語氣,也帶“你不是”一點諷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這好小子!”精神就完全不對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
①企業的冗員問題 明顯,企業結構優化困難加大。
②北大方正之所以能成為北大新精神的代表, 在于它的成功,更在于方正人所體現的新的精神氣質。
③“為了災區的孩子”賑災義演晚會上,很多人伸出了溫暖的手,讓人心潮跌宕, 。
A.日益 不單 牽腸掛肚
B.日趨 不單 牽腸掛肚
C.日趨 不僅 蕩氣回腸
D.日益 不僅 蕩氣回腸
5.下列加點虛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 深夜,從小鎮的狹窄街巷里,人們低聲講述著情節模糊的往事,講述那些敢于提出問題的男男女女。
B. 無論你來不來,這次班會活動還是要舉行。
C. 這些出土文物因為歷史條件不同而帶有時代的特點。
D. 驕傲自滿的人,都是夸大了個人的作用,盡管這個作用是如何的渺小。
6.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 田院長的報告持續了五個多小時,他那詳實的資料、淋漓盡致的分析、深入淺出的語言,征服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B. 我和吳吳小學同班,初中同桌,高中不僅同桌,還是同宿舍。共同的愛好、長期的接觸使我們成了同病相憐、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C. 賀家屯的百姓歷來淳樸厚道,貴不鄙賤,富不欺貧,歷時三百余年,至今保持著“端木遺風”。
D. 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郝林終于補齊了落下的課程,并且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班級第六名的好成績�?粗铝肿曾Q得意的樣子,同學們開心地笑了。
7.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課外閱讀,將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學識。
B.這一副對聯,看似通俗,意境卻是深邃的。
C.同學們都發揚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和認真學習的態度。
D.通過全村人的努力,使這片沙灘變成了良田。
8.填入下列橫線上的兩句話,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
北朝的碑刻達到了空前的繁盛,地上有碑銘、摩崖、造像記,刻經;地下則埋有眾多墓志。 ,在書法史上放出了燦爛的光輝。
A.它們豐富多彩,格調既雅而又形質樸茂
B.它們上面的字豐富多彩,格調既雅而又形質樸茂
C.它們豐富多彩,格調雖雅而形質樸茂
D.它們上面的字豐富多彩,格調雖雅而形質樸茂
9.對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項是 ( )
A.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無知山谷”指愚昧守舊的地方,所謂“寧靜”是死水般的寧靜,所謂“幸�!笔锹槟静蝗实臐M足。)
B. 對著一本神秘莫測的古書苦思冥想。(看一本祖輩流傳下來的古書而不懂。)
C. 對于敢于離開山腳的人,等待他的是屈辱和失敗。(“屈辱和失敗”的原因有三:一是守舊老人用“律法進行鎮壓”;二是“無知者助紂為虐”;三是“離開山腳的人太少”,孤軍奮戰。)
D.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不過將來(我們希望)這樣的事不再發生了。(“這樣的事”指先驅者為尋找和創造新生活所付出的沉重代價;“我們希望”表達了人們的心愿。)
10.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
A. 魯迅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有《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
B. 我國古代美麗動人的四大民間傳說為《天仙配》《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白蛇傳》。
C. 《紅旗譜》《暴風驟雨》反映了土地改革,榮獲“斯大林文學獎”。
D. 英國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以莎士比亞為最早最杰出的代表。
二、(9分,每小題3分)
11.對下面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贈 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A. 前兩句中,“無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現;“總無情”、“笑不成”,寫出了慘然相視、默默無語、難舍難分的情態。
B. 后兩句借蠟燭寫惜別,那蠟燭流淌的正是詩人心中的淚水;借寫蠟燭“替人垂淚到天明”,描繪了與好友徹夜相伴、依依惜別的情景。
C. 詩中塑造了兩個形象:一個是詩人自己,另一個是蠟燭。兩個形象交相輝映,把離別之情表現得意境悠遠,余韻綿綿。
D. “蠟燭有心還惜別”,從寫作手法看,與“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西洲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閱讀下面一首作子1929年的《黃鸝》詩,完成12—13題。
一掠顏色飛上樹。
“看,一只黃鸝!”有人說。
翹著尾尖,它不作聲。
艷異照亮了濃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
等侯它唱,我們靜著望,
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
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
12.對這首自由體詩文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
A. 第一節首句寫黃鸝疾飛而來,第三句則寫黃鸝默立于樹,前者繪色,后者繪形。
B. 第一節第二句寫黃鸝的到來激起的驚喜和歡愉,盼望它能“艷異照亮了濃密”。
C. 第二節前四句寫歡樂又在瞬間逝去的惆悵,構成感情上的反差。
D. 兩節詩各自的末句盡管用語相同,但前一句是寫充實感,后一句卻是失落感。
13.關子這首詩的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
A. 詩人表露出了在牢籠般的時代歡樂僅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為持久的還是痛苦的情懷。
B. 詩中的復疊,不是一般的感情升華,而是感情的逆轉,這是手法的獨到之處。
C. 動與靜的結合,形與神的交融,實與虛的轉化都鮮活地點染出了瞬間的情景變化。
D. 詩人以黃鸝自比,不但能“沖破濃密”,而且能“照亮了濃密”,這既是一種渴求,也是一種自信。
三、(21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段文字,完成14—16題。
我在年輕時期也曾做過許多夢,后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不以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未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14.文中的“夢”的含義正確的一項 ( )
A.尋求真理的種種理想 B.對國家民族抱有美好的憧憬
C.青年時代救國救民的理想 D.喻指對前途的打算
15.既然回憶“夢”使人寂寞,為什么又“偏苦于不能全忘卻”?理解正確的一項( )
A. 當年那救國救民壯志,雖未實現。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叵肫饋�。
B. 用“苦于不能全忘卻”來反襯當年寂寞的經歷實在刻骨銘心。
C. 雖想擺脫當年理想破滅的痛苦惆悵,但實在難于擺脫。
D. 當年的“夢”雖然破滅了,回想起來,仍令人痛苦惆悵,但救國救民的愿望,是強烈而不能忘卻的。
16.這節文字的中心是 ( )
A.具體說明《吶喊》成書的原因
B.總括地寫《吶喊》的創作緣由
C.敘述自己年輕時所做的“夢”
D.自己被回憶所牽扯著的痛苦、惆悵
閱讀下文,并做17—20題。
生命的金字塔
我們仰望祖國的萬里長城或埃及的金字塔,不僅會產生一種思古的幽情,而且會被它雄偉的氣勢、巨大的神圣的形象所激動、所震蕩,頓時贊嘆之,敬仰之,神往之,這就是所謂崇高的審美感受(17)。
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我們也會見到一種生命的金字塔,也會產生同樣的崇高感(18)。例如,我們在參觀魯迅的塑像或鑒賞魯迅的著作時,就會產生一種高山仰止、贊嘆敬佩之情,感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這是因為對象(19)激發起我們的勇敢、意志和智慧,使我們感到精神奮發,仿佛洗掉了自己身上的庸俗、鄙吝、卑瑣的塵土,進入了一種高尚的境界。我們對人生美的追求,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對生命金字塔的嘗試和努力。
那么,是不是只有偉人、杰人、名人才能建造自己生命的金字塔呢?不。普通的、平凡的人,也同樣能建造。人生美與自然莢的崇高對象有不同之處。自然美的崇高條件一般都具有碩大的輪廓和體積,而人生美的崇高條件,卻不在于自然輪廓(形態)的巨大,而在于精神的巨大。因此,一個人心靈中有無生命的金宇塔,并不取決于他們的外表,他的外在的地位、資歷、權力、門第、名望等,而取決于他的內在精神、人格、智慧、品質、貢獻等。例如孔子在舊中國社會中他具有最高的地位和聲望,被稱為“至圣先師”,以至畫家不能隨便畫他,生怕一不小心便有褻瀆圣人的罪名,然而,魯迅卻蔑視他,不覺得他崇高,并指出他的“高”實質上是“權勢者們捧起來的”,而對于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力車夫,魯迅卻寫了《一件小事》來禮贊他,并覺得是崇高的�!坝X得他滿身灰塵的后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在魯迅心目中,生命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平凡的人力車夫身上,而不在“至圣先師”身上。(20)
一個人能夠給人以“生命金字塔”的崇高感,并不神秘。歸根結底,是因為它體現了一種社會存在,體現了社會前進的要求和人生向上要求的社會存在,而不是一種保持自然生命形式的動物式存在。因此,一個人如果喪失了人的精神和品格,只知道自私鉆營、吃喝玩樂,那他只體現了動物式的存在,因此,他決不崇高。魯迅以及魯迅筆下的人力車夫,他們的精神和行為,卻強烈地體現了人作為高級社會生命的存在,體現了人推動社會前進的本質力量,因此,我們感到他們崇高,感到他們身上有著一座莊嚴的、神圣的、閃著美的光輝的生命金字塔。
17.對作者強調的“崇高審美感”,理解正確的是 ( )
A. 仰望古代文明遺跡時所產生的那種思古的幽情。
B. 仰望古代文明遺跡所產生的雄偉、神圣的感覺。
C. 受文明古跡雄偉氣魄的激動震蕩而產生的神圣使命感。
D. 受文明古跡神圣形象的激動震蕩而產生的贊嘆、敬仰、神往的感受。
18.文中說明“同樣的崇高感”的一句話是 ( )
A. 產生一種思古的幽情。
B. 被它雄偉的氣魄、巨大的神圣的形象所激動、所震蕩。
C. 產生一種高山仰止、贊嘆敬佩之情,感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
D. 感到精神奮發、仿佛洗掉了自己身上的庸俗、鄙吝、卑瑣的塵土、進入了一種高尚的境界。
19.這里的“對象”指的是 ( )
A.魯迅和魯迅的塑像 B.魯迅和魯迅的著作
C.魯迅的塑像和魯迅的著作 D.魯迅的著作和魯迅的精神
20.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
A. 不是只有偉人、杰人、名人才能建造自己的生命的金字塔,普通的、平凡的人也同樣能建造。
B. 人生美與自然美的崇高對象有不同之處。
C. 一個人心靈中有無生命的金字塔,并不取決于他的外表,他的外在的地位、資歷、權力、門第、名望等,而取決于他的內在的精神、人格、智慧、品質、貢獻等。
D. 生命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乎凡的人力車夫身上,而不在“至圣先師”身上。
第II卷(共90分)
四、(20分)
閱讀下文,回答21—24題。
大 度 讀 人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
讀人,比讀其他文字寫就的書更難。我認認真真地讀,讀了大半輩子,至今還沒有讀懂這本“人之書”。
有的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傘借給你,而下雨的時候,他卻打著傘悄悄地先走了。
——你讀他時,千萬別埋怨他。因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著(況且是人家的雨傘),也不愿意分擔別人的困難,你能說什么呢?還是自己常備一把傘吧。
有的人,在你有權有勢的時候,圍著你團團轉,而你離職了,或無權無勢了,他卻躲得遠遠的。
——你讀他時,千萬要理解他。因為他過去是為了某種需要而贊美你,現在你沒有那種功力了,也就沒有必要再為你吟唱什么贊美詩了。在此,你就需要靜下心來,先反思一下自己過去是否太輕信別人了。
有的人,在面對你傾訴深情的時候,語言的表述像一條流淌著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卻潛藏著一股污濁的暗流。
——你讀他時,千萬別憎恨他。因為凡是以虛偽假面來欺騙別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艱難,弄不好還會被同類的虛偽所懲罰,你應該體諒他的這種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歸和自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種的時候,他袖手旁觀,不肯灑下一滴汗水,而當你收獲的時候,他卻毫無愧色地以各種理由來分享你的果實。
——你讀他時,千萬別有反感。因為有人肯于分享你豐收的甜蜜,不管他懷著一種什么樣的心理,都應該持歡迎的態度。你做出一點犧牲,卻成全了一個人的業績欲,慢慢地,會讓他學會一些自尊和自愛。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飾,且穿著顯示出一種華貴,而內心深處卻充滿了空虛,充滿了無知和愚昧,那種無文化的形態,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
——你讀他時,千萬別鄙視他。因為他不懂得服裝是裁縫師制作的,僅僅是貨幣的標志,而人的知識、品德和氣質,卻是一個人的真正人生價值。對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觀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
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讀真、讀善、讀美的同時,也讀道貌岸然背后的偽善,也讀美麗背后的丑惡,也讀微笑背后的狡詐……
讀人,最重要的是讀怎樣為人。
讀人,是為了要做一個真正的人。
因此,讀人時,要學會寬容,要學會大度,由此才能讀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東西,才能讀出高尚,才能讀出歡樂,才能讀出幸福。
盡管我還沒有讀完這本“人之書”,但我會一直努力從各個方面去閱讀。
21.“讀人”的“讀”在文中的語境義是什么?(不超過6個字)(4分)
答:
22.正文中有5組“有的人……你讀他時……”,請你把這5組10段文字的內容概述出五個要點來。(不超過60個字)(6分)
23.作者在文中說:“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請你說出其中的道理來。(40字以內)(6分)
24.下面不屬于“大度讀人”內涵的兩項是(4分) ( )
A.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讀人,比讀文字寫就的書更難。
B. 讀人,就是要善于體諒別人的困難,不依賴別人。
C. 讀人,也不要埋怨別人太勢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輕信于人。
D. 讀人,不要反感別人來分享你的勝利果實,這是讓他學會自尊自愛。
E. 讀人,要努力從各個方面去閱讀他,讀出其本質來。
五、(12分)
25.汪曾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說《 》、《 》等。(4分)
26.房龍(1882—1946),荷裔 (國)著名學者,在《 》
這部書中,作者縷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倡言思想解放,主張對異己的寬容,譴責反動勢力鎮壓新思想的罪惡。(4分)
27.羅曼•羅蘭,是現代 國著名的 作家,代表作《 》;1915年獲 。(4分)
六(8分)
28.下面這則廣告存在三處語病,請在女中找出(4分)。
寧紅保健茶是由江西省修水茶廠寧紅保健開發中心和上海中醫營養食療研究會共同用心血、汗水培育出的科技與智慧的結果①。 它充分利用了寧紅茶固有降脂、利尿、提神、防癌作用②, 配以菊花、花粉、決明子、山脂、甘草等中藥,使其功效更加明顯③。 它第一個成為我國茶葉保健系列產品④, 計有減肥、強力、清署、抗感、咳寧、荷春六個品種。
①搭配不當的一處是:
②句式雜糅的一處是:
③語序不當的一處是:
29.根據時事社東京10月18日發布的新聞所傳出的信息的要點,擬一條一句話新聞。(4分)
正在日本訪問的世貿組織總干事穆爾18日上午在大藏省與宮澤藏相進行了會談。會談中,官澤藏相指出,能夠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重要的。對此,穆爾也表示同意。但是他沒有拿出準備的時間表。另外,關于11月底將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世貿組織新一輪談判問題,雙方一致認為,新一輪談判的成功及發展中國家與世界貿易相統一,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超過26個字)
七、作文(50分)
3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螃蟹在樹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問道:“青蛙哥哥,到河邊去,怎樣走?”青蛙指著前面說“你一直往前走,一會兒可以到達河邊�!斌π纷吡死习胩�,還是沒走到河邊。后來,螃蟹遇見了青蛙,責怪青蛙指錯了路。青蛙說:“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著爬,當然到不了河邊�!�
①根據上面寓言故事的寓意,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②自選角度;③自擬題目;④文體不限;⑤寫800字左右。
參 考 答 案
一、1、B 2、A 3、C 4、C 5、C 6、A 7、B 8、B 9、B 10、A
二、11、C 12、B 13、D
三、14、C 15、D 16、B 17、D 18、C 19、C 20、A
四、21、觀察、研究。
22、不:要埋怨自私的人,要理解勢利的人,別憎恨虛偽的人,別反感分享你勝利的果實的人,別鄙視精神空虛愚昧無知的人。
23、讀出別人的缺點并引以為戒,讀出別人的優點來認真學習,使自己成為真善美的人。
24、A E(這兩項只是讀人的現象,未涉及本質內涵)
五、25、《受戒》《大淖記事》
26、美國 《寬容》
27、法國 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約翰•克利斯朵夫》 諾貝爾文學獎
六、28、①“科技與智慧的結果”定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應將“結果”改為“結晶”。
②“它充分利用了……作用”句式雜揉,應在“固有”后加“的”字。
③“它第一個成為……產品”語序不當,應將“第一個”挪至“我國”后。
29、日本藏相與世貿總干事一致認為應讓中國盡快加入世貿。
七、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