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太空的航程》典型例題
華語網(Thn21.com)高中語文欄目組 雪園
1、相對于全文來說,文章開頭運用什么敘述手法?有何好處?
剖析:敘述手法的使用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我們分析欣賞也要結合全文而言。這篇通訊寫作目的不是報道“神舟”五號上天的實況,而是總結展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輝煌,因此作者選擇這種敘述手法。
參考答案:
文章開頭采取了倒敘手法。作者用富有激情的語言寫了人類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響的發射──“神舟”五號載人火箭成功升上太空。采用倒敘手法的原因是“神舟”五號升空是最近發生的值得中華民族紀念的重大事件,全國人民的目光聚焦于此,慶�!吧裰邸蔽逄柍晒ι�,回眸歷史,敘述成功之不易,這正是這篇通訊的寫作緣起。倒敘手法的運用,突出了“神舟”五號成功飛向天空的歷史意義。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請舉例簡析。
剖析:通訊的語言相對于散文來說,不易抒情,但是本文的語言卻飽含激情,理解時注意結合“神舟”五號在中國航天史上的意義體會。
參考答案:
作者的語言也飽含激情,“朝陽暉映”,發射架“聳入云天”,“靜候著一個舉國關注的時刻”,等待時氣氛的安靜,自然景物中有著一種必勝的信心。升空剎那,“驚天動地的巨響”“噴射出一團桔紅色的烈焰”“載人飛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是飛船發射的特寫鏡頭,作者懷著崇敬和必勝的信心寫出了飛船成功發射的過程,語言優美,極有力量。
3、鑒賞本文背景的處理方法:
新聞報道強調及時性,強調關注當下的事件,但是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敘述中國航天史。這樣的材料雖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對于補充說明新聞事實有很大的作用,是新聞報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本文用很大的篇幅敘述中國的航天史,它是建立在敘述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基礎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為新聞背景材料來用的。面對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自豪,同時也迫切地想知道中國的航天工程走到這一步,到底經過了什么樣艱辛的歷程。
在這個時候,本文提供了翔實的資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資料,而且把這些資料以歷史的形式系統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對于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無疑是及時的。另外,這種狂歡之中的冷靜回顧,把目光投向了歷史的深處,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中國的飛天夢以及我們實現飛天夢的艱辛過程。也正是因為把事件放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義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