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課文賞析
《沁園春·長沙》一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上闋寫景,描繪了美麗壯觀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開頭三句,寫深秋時節,作者獨自站在橘子洲頭,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這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中間七句,從“看萬山紅遍”到“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畫圖。詩人從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景物進行描寫,其中既有靜景,又有動景;既有遠景,又有近景。對照鮮明,生機蓬勃�!叭f類霜天競自由”,則從眼前的山、樹、水、船、鷹、魚,一下擴展到世間萬物,并對在寒秋嚴霜下的萬物蓬勃活躍、奮發自強的情狀,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準備了氣氛。最后三句,通過詢問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表現出詩人博大胸懷和革命的凌云壯志。
下闋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誰主沉浮”作了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下闋前兩句,詩人從上闋的獨自舊地重游很自然地聯想到過去的戰友,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中間七句,從“恰同學少年”到“糞土當年萬戶侯”,寫那時候,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采煥發,才華橫溢,革命熱情奔放,奮發有為,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批評惡濁、表揚善良的文章。把反動統治者視如糞土。最后三句,以設問結尾,巧妙回答“主沉浮”的問題。正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
這首詞語言精當、形象、富表現力,如“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層”字表現出樹林的重重疊疊,“染”字則活畫出岳麓山一帶的楓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樣�!奥掏�,百舸爭流”,寫的是近景,“漫”字寫出江水溢滿之狀�!巴浮弊直憩F出江水碧綠清澈,“百”字寫船之多,而一個“爭”字則給碧綠無塵的江面增加了昂揚奮進的氣氛,活現出千帆競發、爭先恐后的熱烈場面�!苞棑糸L空”用“擊”而不用“飛”,準確地形容了雄鷹展翅迅猛有力的矯健雄姿�!棒~翔淺底”用“翔”而不用“游”,精當地把鳥不扇動翅膀地盤旋回飛的狀態,用來描寫游魚在水中自在輕快的神態,形象生動。
⑵ “浪遏飛舟”的象征意義,從整體上看,這是對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的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