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簡介與生平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云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仕前階段:三十七歲前,在家過著養親、讀書的生活。他接觸了一些南明遺民,了解到許多南明王朝興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軼事。對寫一部反映南明興亡的歷史劇萌發濃厚興趣,開始了《桃花扇》的構思和試筆,但“僅畫其輪廓,實未飾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 馬上閱讀作者名著《桃花扇》
二、出仕階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歸,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歲的孔尚任在御前講經,頗得康熙的賞識,破格授為國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歲,奉命赴江南治水,歷時四載。這個時期,他的足跡幾乎踏遍南明故地,又與一大批有民族氣節的明代遺民結為知交,接受他們的愛國思想,加深了對南明興亡歷史的認識。他積極收集素材,豐富創作《桃花扇》的構思�?滴醵拍辏�1690年),奉調回京,歷任國子監博士、戶部主事、廣東司外郎。經過畢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歲的孔尚任,終于寫成了《桃花扇》。一時洛陽紙貴,不僅在北京頻繁演出,“歲無虛日”,而且流傳到偏遠的地方,連“萬山中,阻絕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鶴峰縣),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職,“命薄忍遭文字憎,緘口金人受誹謗”(《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詩贊予〈桃花扇〉傳奇,依韻卻寄》),從這些詩句看,他這次罷官很可能是因創作《桃花扇》得禍。
三、隱居階段:罷官后,孔尚任在京賦閑兩年多,接著回鄉隱居�?滴跷迨吣辏�1718年)這位享有盛譽的一代戲曲家,就在曲阜石門家中與世長辭了,年七十歲。他的作品.還有和顧采合著的《小忽雷》傳奇及詩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長留集》等,均傳世。
孔尚任生平
順治五年(1648年),一歲 九月十七日,生于山東曲阜
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歲 讀書于曲阜北石門山中。
少年時期,博采遺聞,準備寫一部反映南明一代興亡的戲曲。
康熙八年(1669年),二十一歲 此前,應童子試,為諸生。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十歲 前往濟南應試,未中。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十三歲 用田產捐國子監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三十五歲 應孔毓圻之聘請,參加修編《孔氏家譜》及《闕里志》。 并訓練禮生、樂舞生,監造禮樂祭器。
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十六歲 康熙帝南巡,路過曲阜,祭孔子。 孔尚任受薦于御前講經,受康熙帝賞識。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三十七歲 破格任為國子監學士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十八歲 隨工部侍郎孫在豐出差維揚,疏浚黃河�?�。 于揚州登梅花嶺,拜訪史可法衣冠冢。 于南京登燕子磯,游秦淮河,拜明孝陵,于棲霞山白云庵訪道士張瑤星。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十一歲 回京。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四十五歲 奉旨回曲阜,送御書“萬世師表”匾額,參加曲阜孔廟落成的祭祀典禮。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四十六歲 升戶部主事,職務為寶泉局監鑄。 與顧天石合作,創作傳奇《小忽雷》。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五十一歲 《桃花扇》創作經十余年,終于脫稿。上演,反響熱烈。 宮中內侍索要《桃花扇》劇本。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五十二歲 升戶部廣東司員外郎,不到一月即被罷官。
康熙四十年(1701年),五十三歲 逗留北京。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五十四歲 回曲阜石門山老家。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五十八歲 到河北訪友,觀演《桃花扇》。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六十一歲 因津門詩人佟蔗村資助,《桃花扇》刻版印行。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十八歲 到淮南訪問劉延璣,合編《長留集》。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七十歲 卒于曲阜石門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