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ppt課件(17頁)[734K]
[移動版] 整理:09ping
資料簡介:
赤 壁 賦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同學們好!請問大家喜歡旅游嗎?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讓人倍感壓抑苦悶,為了緩解壓力,釋放心情,很多人選擇了旅行。
有一種旅行,叫☆單車旅行。它不需要奢侈的裝備,只要你有一顆愛自由、愛自然的心和一輛單車就夠了。騎行在路上,風景在心中。
放眼四周,生機盎然;仰望天空,云卷云舒;遙望前方,波巒起伏。加快行速,美麗的風景迎面撲來,這時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此時,所有的煩惱都棄之腦后,剩下的只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騎行 ——現代人緩壓力、釋心情的絕佳方式。
那古人是如何緩壓力、釋心情的呢?讓我們跟隨蘇軾一起去了解一二。
我們知道,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其實要受地方官員的監督管制,形同囚犯。貶謫帶來的是心情的痛苦和生活的困頓。為了排遣心中的郁悶,蘇軾于元豐五年七月、十月先后兩次游覽了黃州城外的赤壁,寫下了《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前赤壁賦》。
為了排遣心中的郁悶,蘇子與客泛舟夜游赤壁,看到了怎樣的美景?隨著所寫景物的變化,主客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誦讀課文,理清思路,品讀賞析
朝讀課時,要求同學們誦讀課文時思考:
⒈在夜游赤壁的過程中,主客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大家一起說說主客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樂 → 悲 → 樂
——他們是同樂、同悲嗎?
——不是!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變化呢?這將是我們今天要 PK的重點!
仙桃八中第一屆“赤壁杯”《赤壁賦》情感分析PK大賽即將拉開帷幕,請各選手注意自己所在的位置。
⒉ 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主客情感變化的原因:
請同學們誦讀本小組選中的文段,賞讀其中的精彩片段,討論分析精彩語段的妙處,進而體會主客情感變化的原因。(5分鐘)
好,時間到,請同學們停下來。
作者因何而樂呢? 請同學們找出“樂”在文中所處的位置。
——第二段的開頭“于是飲酒樂甚”。從結構上看,“樂”的原因在第一自然段。
⒉賞讀第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齊讀一遍,第一賽場的同學做好準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夜游赤壁之下�!�
這句話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時間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正是秋高氣爽的時候,如此良辰之下,蘇子與客泛舟夜游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欣賞到了哪些美景呢?
請第一賽場的主場同學給我們講解說欣賞到了哪些美景。 客場同學隨時待命。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爽朗明朗而爽快、澄澈chéng清澈而平靜)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徘徊”即在一個地方走來走去,比喻猶豫不決,也比喻事物在某個范圍內來回浮動,起伏�!芭腔病倍�,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橫和接都是動詞,都有寬闊、廣遠的意思。在皎潔月光的輝映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江面,水色、天光融為一體,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客場同學同意嗎?
——請客場代表起來分析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清風、高山、流水、白露、月色、天光融為一體,作者在我們的面前展現了一幅秋江月夜之美景圖。
賞到 如此美景,怎一個樂字了得!
——作者此時的感覺怎樣?爽、陶醉了、飄飄然“我欲乘風歸去”
——請主場派代表賞讀,看看他能否讀出這種感覺? 客場可以頂他一下,也可以睬他一腳。
——縱/一葦/之所如,臨/萬頃/之茫然。體會延長時所表現的開闊、舒暢、無拘無束之感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表現 飄飄然的感覺
——作者此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 縱∕一葦之所如,臨∕萬頃之茫然�!�
如此美景、如此感覺讓我們怎不神往!請同學們自由誦讀第一段,體會這種感覺,最好能熟讀成誦!請主客場的誦讀選手做好準備。請同學們大聲誦讀!
你們誰先來誦讀?▲▲▲
【小結】——作者產生了“我欲乘風歸去”的感覺。在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風飄蕩,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風飛行,又好像長了翅膀升入仙境一樣。 快樂之情溢于言表!
⒊賞讀第二自然段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樂”的原因,作者寫悲的 句子在哪里?
——請評委 將寫悲的句子說說。
——第三段 “蘇子愀然”“哀吾生之須臾”“托遺響于悲風”,
——非常好!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第二段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那我們看看主客的情感是如何由樂轉悲的。
請臺下同學將第二段齊讀一遍,第二賽場的同學做好準備。
——蘇軾真牛,他不僅能即興賦詩,還能“扣舷而歌”!做個超級女聲的評委沒有問題!
——從即興賦詩、即景而歌中我們能感受到蘇子泛舟夜游赤壁快的樂至極的內心世界。
客人是怎樣的心情呢?
請第二賽場的主場同學說說:
——悲!
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簫聲 。非常好!
請你們派代表讀讀描寫簫聲的句子: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 客場同學評判一下,讀得怎么樣?溫馨提示:請扣住簫聲的特點分析。
——簫聲嗚嗚的響,像怨恨,像思慕,像啜泣,像低訴,尾聲凄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這簫聲,能使深淵里的蛟龍翩翩起舞,使小船上孤獨的寡婦哀哀哭泣。
——作者借助夸張、想象,極盡比喻之能事,化抽象為具體,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生動,使人如聞其聲,近似乎要凄然淚下。悲咽低回、悲涼幽怨、凄涼婉轉
【誦讀提示】
簫聲是如此凄涼婉轉,我們在誦讀時語速應該很慢,并且要注意重讀的字。如可讀成: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分析的很好,此時,我們也就能明白蘇子愀然是因為:聽到了簫歌相和之哀聲。聽簫歌相和之哀聲
——我配樂請你給我們誦讀誦讀,讓我們欣賞欣賞!已經開始醞釀感情了!
——大家說讀得怎么樣?
——好!既然好,大家鼓勵鼓勵
面對眼前之美景,客人卻吹出了如此悲咽低回的簫聲?
⒋賞讀第三自然段
蘇子愀然是因為聽到了客子凄切婉轉的簫聲,那么客子為何吹出如此幽咽低回的簫聲呢?正如蘇子所云:何為其然也?簫聲為什么如此悲涼幽咽呢?
——客子有沒有直接回答?——沒有!
——而是由眼前的自然之景,而想到了與赤壁相關的人文古跡、歷史故事。
客子想到了哪些人?
——曹操、周瑜
這兩個人在歷史上都取得過豐功偉業。
——這時,作者給誰來了個特寫鏡頭?——曹操
好,請班級男生把這個特寫鏡頭的句子齊讀一遍,注意語速、語調。第三賽場的選手做好準備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停頓較小,語速較快,要讀出當年的英雄氣魄舳艫∕千里,旌旗∕蔽空氣勢之盛,勢如破竹,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躊躇滿志、志得意滿語速放慢,字字千鈞 固∕一世之雄也肯定上文,停頓較大,氣勢豪邁而今/安在/哉
第三賽場的搶答開始:
——第一題其中最能體現曹操英雄本色的詩句是: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文能賦詩、武能撗槊,寫出了當時曹操的躊躇滿志、志得意滿。
——第二題搶答題客子是怎樣評價他的?
——固本來一世之雄也。本來是一代豪杰
——那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誦讀這段文字呢?你們誰先試試?
——非常好! 你來讀讀!
——讀得怎么樣?你們點評一下?
——嗯,不錯,你來試試!
——很好!讀出了氣勢!
——請同學們齊讀一遍!
——客子感嘆曹操 “固/一世之雄也”。這是客子要強調的重點嗎?
——不是,那客子要強調的是:
——而今∕安在/哉?如今他在哪了呢?感嘆英雄不在了,突出了心情的悵惘、空虛。情感急轉,讀的時候要緩慢低沉
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我輩呢?我輩怎樣呢?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我輩卻過著打漁砍柴的生活�?妥又荒芨袊@: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客人感嘆什么呢?請迅速討論一下,然后誰來告訴我?
——蜉蝣般的生命,滄海中的一粟,寫出了生命之短暫、渺小。只能哀嘆人生短暫,羨慕長江的無窮。
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愿與神仙相伴去遨游,愿同明月一道永世長存。
——想象得很美!只可惜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知不可乎驟得,只好把這種憂傷愁苦寄托在悲涼的簫聲中了。
客人的簫聲如此悲咽低回,只因:嘆吾生須臾之悲情
客人只因感嘆生命短暫須臾,就想逃離現實
——這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思想
——就想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這是不切實際的,是一種空想、幻想,表現了客人虛無主義的思想。
——客子從這種消極悲觀的情緒中走出來了嗎?
—— 走出來了?
----我們怎么知道他走出來了?
——客喜而笑
——誰幫的他?
——蘇子
——看,我就說蘇子牛吧!他不僅能即興賦詩,即景而歌,現在還當上知心姐姐了!
——蘇子究竟有怎樣的魅力竟然讓悲傷幽怨的客子變得喜而笑呢?
⒌賞讀第四自然段
請同學們自由誦讀第四自然段:
——思考本段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同時找出文段中帶有結論性、觀點性的關鍵語句。
第四賽場的同學做好準備
⑴思考本段用了什么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
——議論,即富有理性的思辨。
——思辨性的文字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當他們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我們就像蘇子幫助客子一樣,也幫幫他們。大家愿意嗎?
——很好,危難之中見真情!
⑵下面,請同學們找出文段中帶有結論性、觀點性的關鍵語句
相互之間可以討論一下,然后再來告訴我們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非常好!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富有哲理的文字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請同學們看看注釋,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句話?第四賽場的同學誰先說?
——如果從變得角度來看,那么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那么天地間的萬物與我們一樣都是無窮的。
——也就是說,變與不變,無論世間萬物還是我們,都是一樣的,物我一致也。
——作者得出了“變與不變,物我一致”的道理。
——“變與不變”的妙理是作者直接提出來的嗎?
——不是。
——是借眼前的水與月來闡釋的。
——好!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水、月”“變與不變”的句子,體會作者如何闡釋的“變與不變”的妙理。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結合下面的注釋,討論一下,作者是如何論證的。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
——逝者如斯,是說水在不停的流動,在變化,但不變的還是江水。
——月亮有陰晴圓缺,但月亮的本身還沒有。
——作者列舉江水、月亮闡釋水與月亮都有變與不變的一面。
——哦,原來長江還是那個長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我還是——那個我!物與我一致也,所以我也是永恒的。何必羨慕長江和明月的無窮呢?
——這是蘇子面對水與月闡釋出的道理!
——同樣面對水、月、人,客子又是如何認識“變與不變”的 ?他認為什么是變的?什么是不變的?
——面對水、月,他感嘆吾生須臾,生命短暫;“羨長江、明月之無窮”,愿“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客子將水月與人看成是對立的,他只看到了水、月的不變,只看到了人的變;而沒有看到其另一面。
——這就告訴我們看問題、分析問題,應該怎么樣呢?
——應該多角度的分析、應該全面的看、應該辯證的分析。
——與客人的這種消極思想相比,蘇軾要積極樂觀的多了。
這就告訴我們看問題、分析問題,應該怎么樣呢?
——應該多角度的分析、應該全面的看、應該辯證的分析。
——蘇子的這番變與不變的妙理,,讓我們和客子都若有所悟 :既然物我一致,我有何必哀嘆人生短暫須臾呢?
讀到這里,我們想想:蘇子與客子是兩個人呢?還是一個人?
★★——文中的“客”不一定真有其人�?拖麡O避世的、虛無主義的思想,其實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另一個方面。他勸導客子,其實是在勸導自己。
——為了讓客子、讓自己從這種痛苦中快點走出來,作者提出了第二個觀點: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這個觀點是:物各有主
——面對萬物各有主,作者提出了: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取。
——結合蘇子的經歷,同學們說說,什么是此時我不能擁有的?
——高官、厚祿、名譽、地位!
——這些身外之物,不取也罷!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怎樣的蘇軾?
——曠達、灑脫、豁達的蘇軾
——那什么是可取的呢?請同學們把后面的句子齊讀一遍?然后說說什么是可取的?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作者認為什么是可取的呢?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他們有什么特點呢?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無人禁止,使用他們無窮無盡
——清風明月之美景不用一錢買!
——正所謂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俱美。而如此美景“吾與子之所共適享受”也。
——聽到這里,客人恍然大悟!是啊,既然可以享受如此美景,怎不讓人“喜而笑”!
⒍賞讀第五自然段
既然走出悲情,心情變得愉悅起來,那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誦讀最后一段?
——大家轉悲為喜,應該用輕松、歡快的語氣
——好,請同學們把最后一段齊讀一遍。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主客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照應開頭,極寫游賞之樂。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已經亮了
——主客已達到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一個豁達、超然、樂觀的蘇軾站立在我們的面前。
我們再來看看作者的情感變化?
——作者的情感由樂轉悲,又由悲變喜。
——作者的情感猶如九曲回腸的長江之水,在經歷了蜿蜒曲折、波涌浪顛、驚濤拍岸之后,終于遼闊而祥和地匯入大海!
——赤壁之行終于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那赤壁之行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呢? 我們將進行最后一次PK
三、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我們的社會決定了我們不可能遭受蘇軾那樣的迫害,不可能有那樣的不幸。
——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大家有煩惱嗎?面對不幸,面對挫折,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學習了《赤壁賦》后,蘇子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非常好!面對不幸,面對挫折,解決的辦法有很多,因此我們絕不能自怨自艾、自暴自棄的消極面對,而應該像蘇軾一樣積極面對,學會全面、多角度的分析文問題,做一個樂觀、灑脫、豁達的現代達人!
四、聆聽誦讀,收束全文
今天,請同學們賞讀了文章的精彩語段,大家朗讀的不錯。下面讓我們一起聆聽國家級一級演員——鮑國安先生的誦讀,來體會一下大家的韻味。
——伴隨著幽怨的洞簫之聲,伴隨著飽含深情的誦讀之聲,我們今天的學習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再見!
文件格式: 文件大�。� 1 1 734 KB/MB 授權方式:會員 |
![]() |
說明:
1.本站資源僅供個人學習參考。為防止惡意鏈接,下載權限限制為本站會員。
2.如無法下載,請聯系站務微信(微信號:thn21com)或關注公眾號(thn21-com)留言。
3.獲取會員權限:免費或贊助均可獲取會員權限。
免費成為會員:提供以下文檔,可以升級會員(最低100點)。請加站務微信,提供部分資源供核對,站務確認后再提供完整資源。
①本站未收錄的中考、小考語文試卷。②當地市縣統一考試的各年級期末語文試卷。
贊助成為會員:20元(0.2元/點),100元(0.1元/點)。個人網站,無自動收款功能,請加站務微信后轉賬即可,華語網站務將在5分鐘內回復你【會員名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