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ppt課件(21頁)[282K]
[移動版] 整理:09ping
資料簡介:
[幻燈片1]
陳太丘與友期
[幻燈片2]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幻燈片3]
自學指導一(8分鐘)
結合注釋自讀自譯課文,圈畫出不能解決的文言字詞。
[幻燈片4]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好同行,約好正午(見面),正午過了那個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就不再等候離開了,
嬉戲
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
陳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當時才七歲,在門外嬉戲,那人問元方:
[幻燈片5]
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親在嗎?”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來,他已經離開了�!�
丟下,舍棄
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氣的說:“(你父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把人丟下自己走了�!�
[幻燈片6]
我爸爸
就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元方說;“你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你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
拉
感到慚愧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
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就是沒有禮貌�!蹦侨烁械綉M愧,便下車想拉元方,
回頭看
元方入門不顧。
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自己家的大門。
[幻燈片7]
自學指導二(8分鐘)
1、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無信-------暴躁易怒------粗魯------------無禮------------知錯能改------
“期日中,過中不至”“友人便怒”“非人哉!”“對子罵父”“友人慚,下車引之”
2、元方的性格特點如何?元方是從哪些方面反駁父親友人的?
明白事理(懂禮識儀),性格直率,聰敏。
1、無信“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2、無禮“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幻燈片8]
3、作者寫此文,意圖是什么(主旨)?
l借元方責客之語,贊揚元方的聰敏,懂禮識儀。
l更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做人應當誠信、有禮。
[幻燈片9]
當堂訓練(8—10分鐘)
1、通假字:尊君在不
通(否)
2、古今異義:
陳太丘與友期
太丘舍去
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古:約定
今:日期
古:離開
今:前去,前往
古:拉
今:引用
古:回頭看
今:照顧
3、一詞多義:
俄而雪驟
相委而去
不久
就,然后
[幻燈片10]
4、重點語句翻譯:
(1)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過了那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2)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你父親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己走了�!�
[幻燈片11]
(3)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元方說:“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
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幻燈片12]
6、討論: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幻燈片13]
參考答案:
認為元方確實有失禮儀的理由是: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為有識之人。既然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的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確實有失禮儀。
[幻燈片14]
認為元方并非無禮的理由:
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況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責且當子罵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
[幻燈片15]
自古以來,出現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于他們的美德,至今流傳。
相信咱同學也知道這樣的故事,下面就請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
[幻燈片16]
1、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
名,地名,物名,職稱等,
可照錄不翻譯。
例:元方陳太丘(人名)
2、補: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幻燈片17]
3、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文言文
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常見,因
此選擇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
例:去后乃至
A、才B、竟然C、就是
4、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和
通假字。
例:文言實詞:
元方時年七歲 那年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信用
[幻燈片18]
拓展閱讀
王戎識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幻燈片19]
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多個小孩子游玩,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有好多果實,枝斷了,許多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人們問他(為什么),(他)回答說:“(李)樹長在路邊卻有許多果實,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闭」麑崳ㄆ穱L)確實是這樣的。
[幻燈片20]
小時了了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奔韧�,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蔽呐e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表t大踧踖。
[幻燈片21]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兹诘搅怂议T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币呀浲▓笊先�,一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崩钤Y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后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笨兹诼牶笳f:“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标愴t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陳太丘與友期
[幻燈片2]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幻燈片3]
自學指導一(8分鐘)
結合注釋自讀自譯課文,圈畫出不能解決的文言字詞。
[幻燈片4]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好同行,約好正午(見面),正午過了那個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就不再等候離開了,
嬉戲
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
陳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當時才七歲,在門外嬉戲,那人問元方:
[幻燈片5]
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親在嗎?”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來,他已經離開了�!�
丟下,舍棄
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氣的說:“(你父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把人丟下自己走了�!�
[幻燈片6]
我爸爸
就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元方說;“你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你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
拉
感到慚愧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
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就是沒有禮貌�!蹦侨烁械綉M愧,便下車想拉元方,
回頭看
元方入門不顧。
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自己家的大門。
[幻燈片7]
自學指導二(8分鐘)
1、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無信-------暴躁易怒------粗魯------------無禮------------知錯能改------
“期日中,過中不至”“友人便怒”“非人哉!”“對子罵父”“友人慚,下車引之”
2、元方的性格特點如何?元方是從哪些方面反駁父親友人的?
明白事理(懂禮識儀),性格直率,聰敏。
1、無信“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2、無禮“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幻燈片8]
3、作者寫此文,意圖是什么(主旨)?
l借元方責客之語,贊揚元方的聰敏,懂禮識儀。
l更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做人應當誠信、有禮。
[幻燈片9]
當堂訓練(8—10分鐘)
1、通假字:尊君在不
通(否)
2、古今異義:
陳太丘與友期
太丘舍去
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古:約定
今:日期
古:離開
今:前去,前往
古:拉
今:引用
古:回頭看
今:照顧
3、一詞多義:
俄而雪驟
相委而去
不久
就,然后
[幻燈片10]
4、重點語句翻譯:
(1)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過了那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2)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你父親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己走了�!�
[幻燈片11]
(3)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元方說:“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
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幻燈片12]
6、討論: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幻燈片13]
參考答案:
認為元方確實有失禮儀的理由是: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為有識之人。既然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的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確實有失禮儀。
[幻燈片14]
認為元方并非無禮的理由:
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況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責且當子罵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
[幻燈片15]
自古以來,出現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于他們的美德,至今流傳。
相信咱同學也知道這樣的故事,下面就請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
[幻燈片16]
1、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
名,地名,物名,職稱等,
可照錄不翻譯。
例:元方陳太丘(人名)
2、補: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幻燈片17]
3、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文言文
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常見,因
此選擇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
例:去后乃至
A、才B、竟然C、就是
4、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和
通假字。
例:文言實詞:
元方時年七歲 那年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信用
[幻燈片18]
拓展閱讀
王戎識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幻燈片19]
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多個小孩子游玩,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有好多果實,枝斷了,許多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人們問他(為什么),(他)回答說:“(李)樹長在路邊卻有許多果實,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闭」麑崳ㄆ穱L)確實是這樣的。
[幻燈片20]
小時了了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奔韧�,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蔽呐e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表t大踧踖。
[幻燈片21]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兹诘搅怂议T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币呀浲▓笊先�,一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崩钤Y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后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笨兹诼牶笳f:“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标愴t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文件格式: 文件大�。� 1 1 282 KB/MB 授權方式:會員資源 |
![]() |
說明:
1.本站資源僅供個人學習參考。為防止惡意鏈接,下載權限限制為本站會員。
2.如無法下載,請加華語網站務微信留言。
3.獲取會員權限:免費或贊助均可獲取會員權限。
免費成為會員:提供以下文檔,可以升級會員(最低100點)。請加站務微信,提供部分資源供核對,站務確認后再提供完整資源。
①本站未收錄的中考、小考語文試卷。②當地市縣統一考試的各年級期末語文試卷。
贊助成為會員:100元1000點,本站無收款功能,請加站務微信后轉賬即可,華語網站務會立即把【會員名和密碼】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