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課文評點
前幾天一位詩人來訪,看見我在稿紙上寫的這個題目,以為是寫我出版的第一本詩集,我說:“不是,是60年前小學一年級的國語課本�!彼χf:“課本有什么好寫的?”我向他解釋說:“可是這一本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它酷似德國卜勞恩的《父與子》中的一組畫,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蔽业耐隂]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畫線句子既點題,又表明這第一本書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開頭有特點,從一位詩人來訪談起,自然引出本文話題。]
[本段文字點題并引出下文。]
我們家有不少的書,那是父親的,不屬于我。父親在北京大學旁聽過,大革命失敗后返回家鄉,帶回一箱子書和一大麻袋紅薯。書和紅薯在我們村里都是稀奇東西。[“稀奇東西”──你只要想想上個世紀初,偏遠的鄉村,你就知道這“稀奇”有多“稀奇”了。]父親的藏書里有魯迅、周作人、朱自清的,還有《新青年》《語絲》《北新》《新月》等雜志。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過我不認字,只認畫。祖母嘲笑我,說:“你這叫做瞎狗看星星�!蹦切╇s志里面,夾著我們全家人的“鞋樣子”和花花綠綠的窗花。書里有很多奇妙的東西。我父親在離我家十幾里地的崔家莊教小學,不�;丶�。
[家里的書盡管給作者帶來了好奇、快樂和夢幻,但是父親的不屬于我。]
我是開春上的小學,放暑假的第二天,父親回來了。我正在院子里看著晾曬的小麥,不停地轟趕麻雀,祖母最討厭麥子里摻和上麻雀糞。新打的小麥經陽光曬透發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夢。[濃濃的鄉村田園的氣息。]父親把我喊醒,我見他用手翻著金黃的麥粒,回過頭問我:“你考的第幾名?”我說:“第二名�!备赣H摸摸我額頭上的“馬鬃”,欣慰地夸獎了我一句:“不錯�!弊婺冈诜孔永锫犞覀冋f話,大聲說:“他們班一共才三個學生�!保酆喼绷钊穗y以置信。]父親問:“第三名是誰?”我低頭不語,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黃毛�!倍S毛一只手幾個指頭都說不上來,村里人誰都知道。父親板起了面孔,[“板”與前面的“欣慰地夸獎”形成了對比。]對我說:“把書本拿來,我考考你�!彼偷刈�,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書認字倒難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見那本凄慘的課本生氣。父親是一個十分溫厚的人,我以為可以賴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