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7年廣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試卷》為Html版,由于格式轉換中圖片、加點等格式不能自動轉換,因此格式有損壞,會員請到資料中心下載Wps版,可直接作試卷使用,本文附有參考答案。
據課本,給下列古詩文補寫上句或下句。(六題只選四題作答。)①亂花漸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③何當共剪西窗燭,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④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⑤_________________,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望江南》)
⑥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入初中課本中的古詩詞名句。(本題有4分為附加分。第7題分數累加不超過10分。)
我愛生活,我愛四季。我愛春天,在桃紅柳綠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勃勃生機;我愛夏天,在碧波蕩漾的荷塘享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無限樂趣;我愛秋天,在高遠澄明的天地,抒發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邁之情;我愛冬天,在白雪皚皚的原野,領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蒼茫壯闊。
8.解釋下面文言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5分)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3)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4)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陳涉世家》)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第二部分閱讀與鑒賞(共56分)
三、(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ll題�!�
余幼時即嗜學。謇貧,無從致書以現,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嬰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B.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余則?袍敝衣處其間
C.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D.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5分)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1.第二段作者通過自己與他人哪兩方面的對比來說明精神的寓有可以彌補物質的貧乏?(2分)
12.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上闕四句中有兩句通過人物的外在行為來寫主人公的內心哀愁,請將它們找出來。
(2)下面兩個句子都寫了“愁”,請簡要說出它們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之處。
①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