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慶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 夏秋 整理
劉義慶(403—約443),原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文學家。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在宗室諸王中頗為出色,十分被看重,他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有志怪小說《幽明錄》。劉義慶襲封臨川王,曾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
《世說新語》是一部筆記小說集,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說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相關作品:《世說新語》的藝術特色/wen/chang/9954.html
劉義慶是個“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的人,稱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雖歷任要職,但政績卻乏善可陳,除了本身個性不熱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劉宋皇室的權力斗爭。
簡要生平:
劉義慶是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
13歲時被封為南郡公
劉義慶15歲過繼給叔父臨川王劉道規,因此襲封為臨川王。一路來平步青云,其中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的典籍,對《世說新語》的編撰奠定良好的基礎。
27歲升任尚書左樸射﹝相當于副宰相﹞,位極人臣,但他的伯父劉裕首開篡殺之風,使得宗室間互相殘殺。
劉義慶懼有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解除左樸射一職。
30歲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
37-42劉義慶擔任江州刺史與南袞州刺史,38歲開始編撰《世說新語》,與當時的文人、僧人往來頻繁�?上У氖�,《世說》一書剛剛撰成,劉義慶就因病離開揚州。
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時年僅41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謚號為“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