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記得七八歲時,我寫了一首詩。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住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到我身上。我既靦腆又得意洋洋,點頭告訴她這首詩確實是我寫的。她高興得再次擁抱了我。
整個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體字把詩認認真真地重新謄寫了一遍,還用彩色筆在它的周圍描上了一圈花邊。將近七點鐘的時候,我悄悄走進飯廳,滿懷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簡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寫過好多劇本�?斓桨它c鐘時,父親終于推門而入。他進了飯廳,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詩吸引住了。我緊張極了�! �
“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詩。
“親愛的,發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母親上前說道。
“對不起,我自己會判斷的�!备赣H開始讀詩。
我把頭埋得低低的。詩只有十行,可我覺得他讀了幾小時。
“我看糟糕透了�!备赣H把詩扔回原處。
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
“親愛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親嚷著, “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還是個孩子,這是他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
“我不明白,”父親并不退讓,“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在床上失聲痛哭起來。飯廳里,父母還在為那首詩爭吵著。
幾年后,當我再拿起那首詩,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相當糟糕的詩。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因此我還一直在寫作著。有一次我鼓起勇氣給父親看了一篇我新寫的短篇小說�!皩懙貌辉趺礃�,但還不是毫無希望�!备鶕赣H的批語,我學著進行修改,那時我還未滿12周歲。
現在我已經有了很多作品,出版發行了一部部小說、戲劇和電影劇本。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么幸運。因為我有個慈愛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蔽疫€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我想這個糟糕透了�!�
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極了”而擱淺,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顛覆。
1、文中劃橫線處時間詞語連用,是為了表現巴迪 的心情。
2、文章以“我”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其大體表現為:
3、為什么說“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么幸運”?
4、“精彩極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對“我”的兩種態度,這兩種態度是:
母親對“我”:
父親對“我”:
5、如何理解“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極了’而擱淺,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顛覆�!币痪湓�?
6、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請簡述。
秋 葉
①一場風雨后,街旁的樹下就落了一層葉子。
�、谶@是故鄉的初秋,葉子也該是些早熟的葉子,從湛藍曠遠的天空悠然飄落,百轉千回之后遺落于地,并沒有什么生命遺失的痙攣和苦痛的掙扎,一如它們生時的超脫、瀟灑和平靜。
�、圻@是秋葉生命的涅槃。
�、苡缮剿�,由死回生,它們附著于樹,是為了豐富母體,并不是做寄生蟲,一味索取,不知奉獻。而它們成熟后離開母體也只是一種使命的完成。
�、萦貌恢澑�,只需那一場風一場雨,秋葉便可于風雨中飄飄落下。
�、捱@是自然之秋徐徐拉開的序幕,把廣闊天地作背景,把生命飛旋成這大舞臺上最真實的道具。
�、邩淙~可為演員,而人卻并非戲子,再好的戲劇于他們也只是戲劇。然而他們還是被這壯觀的落葉場面吸引了,他們觀摩著這大自然最好的舞劇,感到心神俱清俱純。
�、嘁粋€遠來的游子,被這舞劇所演出的熱愛生命的主題所感動。他拾起一片落葉久久看著,看著,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紅得透明的秋葉點燃,發出劈劈啪啪的燃燒聲。
�、嵊巫佑诩拍療o聲的街道上走了。那身影在白楊瀟瀟的原野上越來越小,最后,終于也走成一枚秋葉,鑲在了故鄉初秋的風景里。
1、文中加點的“涅槃”原意是指佛教中超脫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人稱高僧逝世。在選文中,它表現了秋葉怎樣的精神境界?
2、聯系文中內容,秋葉的生,是為了________;秋葉的死,是為了________
3、⑧段中“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紅得透明的秋葉點燃,發出劈劈啪啪的燃燒聲”一句中,“自已的身心”為什么會被“秋葉點燃”?“紅得透明”應怎樣理解?
4、選文中能比較明顯地表現文章主題的句子是:________
5、⑦段中的“樹葉可為演員,而人卻并非戲子”在結構上起________作用。
生命是一種過程
生命是一種過程,你無法超越。
無論你出身于豪門深宅還是窮家陋室,向人世間報到的第一聲必定是嘹亮的啼哭。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你必須在大人的幫助下,完成屬于你的生命初級階段的探索;從①的青年到②的中年再到③的暮年,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必然要被時間輪船載著駛向不同的港灣。
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有圣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所以有哲人高呼:當機會迎面撲來的時候,你牢牢抓住它,你就是天才。
選擇是痛苦的。
你要么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讓生命在自己手中變成一張白紙,在時間的風里飄來蕩去。你要么另辟蹊徑,按照預定的設想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爛雙腳也義無反顧。這時你所面對的,也許是孤獨和寂寞;但你奉獻給社會的,也許是科技領域的重大發現,也許是藝術作品給人以賞心悅目的享受。也許什么都沒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實。
作為常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你自己。當生命的過程臨近尾聲時,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你只要說一句:我努力過,奮斗過,此生無悔矣。你的生命便結出了雖不豐碩但卻飽滿的果實。
從這個意義上說,過程比結果重要得多。
1、為文中方框處選擇恰當的一組詞是:( )
A.①壯心不已 ②風華正茂 ③成熟豐稔
B.①風華正茂 ②成熟豐稔 ⑧壯心不已
C. ①成熟豐稔 ②風華正茂 ③壯心不已
D.①成熟豐稔 ②壯心不已 ③風華正茂
2、“這個過程”指的是什么?(不超過10個字)
3、怎樣理解“選擇是痛苦的”?(不超過40字)
4、作者設想“你奉獻給社會的”是從 和 兩方面說的。(分別用2個字回答)
5、與“也許什么都沒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實”相照應的一句話是:
6、作者寫作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不超過30個字)
賞 畫
(1)小客廳里鴉雀無聲,幾名美術愛好者目不轉睛地望著墻上掛著的那幅油畫。
(2)畫很小,用一個精致、鑲有金邊的畫框嵌著,這是一幅很奇怪的畫,畫面上看不到山崗、樹林、河流和人物,只有一團團黃黃綠綠的色彩�?墒怯彤嫷闹魅�、美術學院的蘇老師卻一再說明,這是一幅世界名畫。
(3)畫的主題究意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著……
(4)風度瀟灑的呂林對這幅畫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他是一個西方畫派的崇拜者。只見他一只手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托著下巴,不時地點點頭,發出嘖嘖嘖的聲音。他發現大伙都在注意他,便得意地坐在沙發上,悠閑地點燃一支煙。①
(5)“誰能談談體會?”蘇老師問,眼睛里閃耀著狡黠的光芒。
(6)沒人回答。大家把目光移向盧華,他是頗有成就的美院學生。
(7)盧華漲紅了臉,訥訥地說:“我還沒有看出什么來�!彼傡o了一下,又坦然地說:“真的,我沒看懂,——我甚至有點懷疑這是幅畫……”
(8)“什么,這不是幅畫?”呂林幾乎從沙發上跳起來。
(9)“那就請你談談對這幅畫的理解�!北R華誠懇地說。
(10)“外國人有驚人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11)“我只請你談談這幅畫!”盧華截斷呂林的話。
(12)“這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畫,”呂林滔滔不絕地說著,“這幅畫色彩之燦爛、強烈遠遠超過了自然界的顏色,這就充滿了想象。這是一幅絕妙的畫。真是太美了,多么深刻的思想呀!”
(13)“我還是看不懂�!北R華輕輕地說。
(14)蘇老師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地取下畫,倒過來再掛上。②這時眾人才恍然大悟。那并不是什么“新印象派”,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畫:《狂風中的橡樹》�! �
1.用“/”線標出本文的層次
�、�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2.劃線句①表現了呂林怎樣的心理狀態?
3.仔細閱讀文章,找出為文中畫線句②打下伏筆的一個詞:
4.蘇老師這出人意料的設計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
5.就這篇小小說的內容或寫作特點,請你簡要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
月 夜
喧囂的校園在晚休的鈴聲中漸漸沉睡了,宿舍里同學們的歡鬧聲,已經聽不見了;偶爾聽到的只是遠處池塘里的幾聲蛙鳴。在這幽微的月光里,畢業離校的幽苦又縈上心頭,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園后面的林蔭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徑,蔓草橫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擠擠地開著,像是一地銀白的精靈,在月光里搖曳婆娑。兩旁的玉蘭樹,是我們來時栽下的,現在已蓊蓊郁郁,兩人多高了。月華如洗,透過扶疏的葉隙,撒下一地的斑駁。
我想起了第一學期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那個中秋月夜。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滿月的光里,大家歡聚一堂,品茗、吃月餅,暢談理想、人生,遐想著月的傳說。月光皎潔,馬鞍山披著一層銀輝。風兒帶著秋的涼意,沙沙地響過了竹林,響過了芝山亭。記得蘇子有言:“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易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蹦菚r我想,我們真是一群幸運的人兒,搭在世紀末人才的班車上,享受著太平盛世的風光霽月,展望著未來歲月。
又是一個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學病了,我帶他去看病,一時沒請假,曠了半天課。班主任周老師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壞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進了老師的家。
“以后有事要記得先請個假。他身體好些了嗎?”接著,周老師又說,“他家挺困難的,這些錢你捎給他,就說是他家里寄的。你們是同鄉,他不會懷疑,我明天上完課再過去看他……我買了幾帖中藥……”
我無言,捏著這張帶有體溫的50元錢,望著老師纖弱秀麗的背影,我平生頭一回體味到了一種山的威嚴。走出老師的家,我驀地發現,今晚的月好圓好圓……
重溫往事,同學情使我感到甜蜜,師生情更使我感到溫暖。在這離別的時刻,雙眸不由濕濕的。在微微的淚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盞熟悉的燈還亮著,那是老師在辛勤地工作嗎?這樣想著,不覺已回到宿舍。均勻的鼻息聲微微響著,舍友們已睡熟好久了。
1、文中引用“蘇子”的話的用意是:
2、“我忐忑不安地蹭進了老師的家�!薄安洹弊帜芨臑椤磅狻眴�?為什么?
3、“我平生頭一回體味到了一種山的威嚴”一句的含義是什么?
4、本文回憶部分選取了兩個月夜,這兩個月夜表現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5、請概括出第二個月夜所寫的一件事。
大榕樹下的相逢
�、糯箝艠湟呀洷荒荷鼑�,他還站在樹下沒有走。
�、扑呀浾玖撕靡粫䞍�,揚著頭,好像要數清榕樹的枝葉。一只小皮箱放在他的腳邊,看來,他是遠道來的客人。
�、撬兴奈迨畾q的樣子,但白發已經飄落在他的頭頂,把頭染成花白,襯得黝黑的皮膚分外地醒目。
�、冉K于,邊界那邊的一家小店的門打開了,一位穿著唐裝衣褲的微胖的中年婦人出來,把塑料桶里的水傾在路邊的滲水孔里。她看一眼那陌生的男人,毫不在意地扭頭走回自己的屋門�?墒�,她又站住,回過頭來再看一眼那男子。她止住腳步,一絲驚詫和猜疑飄上面孔。她扭過身,上下打量著那在蒼茫的暮色里凝立在榕樹下的遠方來客。
�、尚切乔那牡嘏莱鰜�,誰也不敢作聲,只是互相眨著眼睛,交換著對地下這一對男女的猜想。月亮也禁不住好奇心,躲在梧桐山頭窺探著。于是,朦朦的月光灑下來,把斑斑點點的光,從榕樹上傾倒給那石像般呆立不動的男人。
�、誓侵心陭D女終于忍不住了,她放下塑料桶一步步走向榕樹。
�、松诒苿恿艘幌挛恢�,讓自己暴露在月光中,他的意思很清楚,是想告訴那男子,這里有盡職的戰士,你可要當心,不要做出不應當做的事情。
�、桃苍S,是那婦女的腳步驚動了那男子,他把頭慢慢地由榕樹轉向邊界那邊,凝望著一步步走近的婦女。
�、腿鐐闳缟w的榕樹,把濃密的枝葉伸向邊界兩方,護衛著兩個制度下的的子民。無論如何,他們都是家鄉的兒女,只是幾塊界碑把他們分隔開來,但他們的心還在一起,就像這榕樹,枝葉在兩邊,根卻依舊扎在祖國的土壤。
�、文菋D女已經走近了榕樹,抬眼望望那男人低低在呼叫:
�、稀班�,真是你,濤哥,到底回來了�!�
�、心腥四�,低聲說:“是是,回來了,女姐。從那邊,水牛城(美國布法羅城),你,還住在那邊?”他把頭朝港界那邊點一點。
�、选班培��!迸送nD一下, “你的家已經沒了,變了,變成一座新樓。你會不認識的。你是要回大陸?”
�、摇拔沂且丶亦l,回河頭角�!�
�、觾蓚€人都不說話,依舊沉默著。
�、阅腥溯p噓一口氣:“這榕樹多好,我天天想它�!�
1、③段中的“白發飄落”與“白發出現”相比,“飄落”一詞有怎樣特殊的表達效果?
2、“濤哥”在國外的經歷在文中沒寫,但卻有一段話含蓄地交代出他的處境,它是第 段。
3、⑤段是環境描寫,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 ⑨ 段畫橫線的句子的深層含義是什么?
5、⑦文章結尾處表達出人物怎樣的感情?
無根的蘭花
�、兕櫹壬患壹s我去費城郊區一個大學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陰,綠藤爬滿了一幢一幢的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像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诨ㄆ杂袃善�,里面的花,種子是從中國來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樹叢里,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全是從中國來的呀!
�、塾捎谶@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時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為什么,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在這里,它們的背影應該是今雨軒,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故宮的石階,或亭閣的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
�、苁畮讱q,就在外面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地流過。在異鄉見過與童年完全相異的東西,也見過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總未因異鄉事物而想過家。我曾驕傲地說過:“我,到處可以為家�!�
�、萑欢�,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夜里的夢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風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的頭發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
�、藁ò岬矫绹鴣�,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憶起,故鄉土地之芬芳與故鄉花草的艷麗。我曾記得,8歲時肩扛小鐮刀跟著叔叔下地去割金黃的麥穗,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畫,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繪畫。
�、吖湃苏f:“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未出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還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春天。
�、嗨文┊嫾亦嵥夹ぎ嬏m,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嵛沂畮讱q就無家可歸,并未覺其苦;十幾年后.祖國已破,卻覺出個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忘”。
1、文中提到“北平”“祖國已破”兩個詞語,由此判斷此文的寫作背景應該是 ________時期。
2、③段畫線的“這些”和“這里”分別指代什么?
答:“這些”指代________
“這里”指代________
3、③段中寫到“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作者為什么要流淚?
4、⑤段畫線句的含義是什么?
5、⑤段“蠶未離開那片桑葉”比喻________
6、⑦段中描寫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在這里分別比喻什么?
7、⑨段劃線句表達了________的感情。
清明的心弦
�、傥蚁矚g北方的初冬,我喜歡初冬到郊外,到公園去游玩。
�、诘厣系穆淙~還沒有掃盡,枝上的樹葉還沒有落完,然而,大樹已經擺脫了自己沉重的與快樂的負擔。春天它急著發芽生長,夏天它急著去獲取太陽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實把枝頭壓彎。果實是大地的驕傲、大樹的安慰,卻又何嘗沒有把大樹壓得直不起腰來呢?
�、鄢彼蛘叱厮蛘吆铀�,凌晨時分也許會結一層薄冰,薄冰上有騰騰的霧氣,霧氣倒顯得暖烘烘呢。然后,太陽出來了。有哪一個太陽比初冬的太陽更親切、更嫵媚、更貼心呢?霧氣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還要明澈怡遠,不再有游艇擾亂這平靜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內行的與二把刀的垂釣下鉤者的貪婪,連魚也變得溫和秀氣了,它們沉靜地棲息在水的深處。
�、艿亻煻痔旄�,所有的莊稼地都騰出來。大地吐出一口氣,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刪節。當然,還有瑟瑟的冬麥,農民正在澆過冬的“凍水”,水與鐵锨戲弄著太陽。場上的糧食油料早已拉運完畢,稀稀落落的幾個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農民也變得從容。什么適時播種呀,龍口奪糧呀,顆粒歸倉呀,那屬于昨天,也屬于明天。今天呢?只見個個笑臉,戶戶紫煙,炕頭已經燒熱,穿開襠褲的小孩子卻寧愿呆在家門外邊。
�、葸@時候到郊外、到公園、到田野去吧,游人與過客已經不那么擁擠。大地、花木、池塘和亭臺也顯得悠閑,她們已經沒有義務為游人竭盡全力地顯示她們的千姿百態。當她們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許會更樸素動人。而這時候的造訪者,才是真正的知音。連冷食庫里的啤酒與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隊急購,結束了她們大紅大紫的俗氣,莊重安然。
�、薜浇纪�、到公園、到田野去吧,野鴿子在天空飛旋,野兔在草窠里奔跑。和它們一起告別盛夏和金秋;告別那喧鬧的溫暖,去迎接漫天晶瑩的白雪,迎接那盞盞冰燈,迎接房間里跳動的爐火和火邊的沉思絮語,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圖大略。
�、叱醵�,撥響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歡。
1、本文作者描繪了________ 、________ 、 田野 、花木、亭臺、野鴿、野兔等景物,寫出了初冬的特有美。
2、本篇全文都是用襯托的手法描寫景物,如在第②段中用春天________,夏天________秋天________來襯托大樹在初冬時的寧靜、從容、安詳。
3、第④段中“適時播種”、“龍口奪糧”、“顆粒歸倉”寫的是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情景,這些描寫突出了________
4、第⑥段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文章結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為什么喜歡初冬?談談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