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高三 學好在高三
--- 訪浙江省高考理科第一名盧毅 現就讀于元培學院
說明:本文原出處有版權保護,僅限本站會員內部參考,請不要公開使用,否則易引起版權糾紛。
親愛的中學生朋友們:
時光荏苒,又一批同學走到的十二年寒窗的最后一個年頭。每年,你們當中都會有一批優秀的學子走進北京大學,他們是怎樣度過中學生活的呢?北大50招生網采訪了一批優秀的02新生,將在近期陸續在北大招生網發布。我們真誠的希望他們的經歷能對所有有志于北京大學的同學有所幫助。
盧毅 浙江省高考理科第一名
北大招生網:高三一年,每個學生都必須面對六門課程的壓力,不論是自己感興趣的,還是不喜歡的。在高考復習中,你是如何協調、平衡它們的?
盧毅:高中階段,物理與數學算是我最喜歡的兩門課了,而物理尤甚。物理向我展現了自然界的奇妙,并揭示了其中所蘊藏的最基本而又最引人入勝的規律。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而不僅僅是理科的基礎。它培養了我嚴密的邏輯思維與對數字的敏感性。通過參加物理和數學競賽,我對這兩門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所以在高考復習中也比較輕松。
我將自己的復習重點放在語文和英語上。特別是英語的語法這一塊,一直是我的薄弱之處。當然,各個科目的協調是很個人化的,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客觀情況合理設計,抓住基礎,全面推進,并且要輔之以一定的練習量。對于一個有志于上北大的同學而言,應該沒有一個科目是你的弱項。
北大招生網: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能為我們講講你的心得嗎?
盧毅:先說說記筆記吧。我沒有什么專門的筆記本,一般都記在課本上,復習的時候會很方便。當然不是逐項記錄,通常都是比較關鍵或是有啟發性的內容。記筆記的另一個好處是防止開小差,也算是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吧。
多做題才是王道。盡管我們強調理科學習在于思考,在于對題目的認知,但沒有做大量的題目,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所以,學習理科最關鍵的,還是在于做題。不做題便想學好,除非是外星人,或者剛歸來的超人,否則是不可能的。一個正常人想要獲得良好的題感,唯一的辦法就是大量做題�;仡欉@幾年的學習,每一個參與者,都做了不計其數的題目,才培養出所謂的那么一點題感,而正是憑著這些題感,我們才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要學會多總結,觸類旁通。題目是無邊無際的,做完題以后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及時總結,看哪些題考到了相同的知識點,用到了相同的方法,然后自己想想這些知識點還有哪些考法,這些方法還能解決哪一類的題目。這樣,一類題可以擴展到更多類的題,從而加深自己對知識的掌握以及方法的運用。毫無疑問地,這也就提高了自己解題的能力。
北大招生網:高中時你一直專攻物理競賽,但在復試的環節中卻因為失誤而與保送81資格失之交臂。這次挫折對你造成的影響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