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象征意義。(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形神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其品格風范已成為國人推崇的理想人格的象征)(共3分。每答出一個要點得1分,得滿3分為止,意對即可�!皻v史悠久”、“外形美麗”、“氣質好”這樣過于簡單的答案不是好的得分點,可以兩個點合并得1分。完全脫離材料的觀點不能得分;例如“養蘭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二、(共40分)
(一)(共4分)
7.B (2分。說明:A項解釋的是“誤導”,只是魔術的科學原理之一。C項以偏概全。文中說的隱性誤導有兩種,一種叫變化盲視,還有一種叫無意盲視。D項錯誤地轉述原文)
8.C (2分。說明:A和B中運用了“誤導”心理原理中的“隱性”誤導原理。D中利用了視覺系統中神經元成像的原理)
(二)(共10分)
9.青年學生不要總是上網瀏覽,要多讀(年長者寫的)書。(共3分。本題考查整體感知能力。只答“關掉你的瀏覽器”,得1分;因為它只是作者觀點的一部分,不讀全文,只看標題也能完成�!� 答成“不要總是上網瀏覽,要多讀書”,可得2分;這個答案的缺憾是沒有關注寫作對象。作者在開頭就特別說明記者的年齡,在文中好幾處提到中學生,這足以說明本文是針對青年學生的�!� “青年學生不要總是上網瀏覽,要多讀書”得3分)
10.第①段中“新聞記者采訪”這件事是借“總會網上瀏覽”的害處提出觀點。第④段中的論據“我寫書評”,則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證明觀點。(共3分。答出一點的得2分,答出兩點的得3分。只答“都能增強說服力”的得1分。材料如何為觀點服務,或者說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要說清楚。議論文常見的思維方法是:觀點源于材料,這就是第①段中材料的作用,二是材料服務于觀點,如第④段中的“我寫書評”這則材料)
11.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觀點(1分);有聯系親身經歷的事實或道理依據(1分)。說理清楚,有一定說服力(2分)。(共4分。這是開放性題,但基本依據仍然是文本。如同意,則要緊扣文章作者的觀點作補充論證。若不同意,則要指明其不合理的地方,還要有適當的論據和論證。當然也可以辨證地加以分析)
樣例一:我同意第二處。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個性、審美眼光都有差異,讀什么書,喜歡什么樣的書,就好象吃菜,有人愛咸,有人愛淡。如果一個愛吃辣的人把重慶火鍋推薦給一個根本就不能吃辣的人,那么即使火鍋本身很美很有特色,對不愛辣的人來說也等于白說。莊子說“君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你和我,彼此了解尚且如此之難,何況是別人推薦的書呢?因此,“新鮮的饃”還是自己親自選,親口嘗為好。
樣例二:我不同意第二處。我認為讀別人的評論可以幫助自己快速了解想知道的內容。在了解的基礎上,如果沒有興趣可以不讀,反之,可以進一步深究。何況,中學生的閱歷淺,學習緊,面對知識甚多,魚目混珠的信息,拓展閱讀,確實需要有人幫我們精挑細選一些書目。初中新課標附錄就推薦了必讀書目。通過對推薦文學作品的閱讀,自我感覺并沒有什么壞處,相反,通過書目我還了解了其他許多名家作品�?梢赃@么說,推薦書目讓我的視野開闊了。因此,讀讀有信度的人推薦的書是中學生的選擇之一。
(三)(共14分)
12.A (共2分。B項中“我”對農家生活并不反感與否定。C項中祖母講的道理不能用這兩句詩來表達。D項完全說反了,應該是以樹寫人)
13.表明父母認為孩子還需要經受磨煉才能成人。(共2分。依據表述按0、1、2給分。意對即可)
14. 參考示例:暴風雨要摧毀它,但它沒有折斷,而是頑強地生存下來,樹干的傷痕愈合后,它變得更加剛強。(共3分。寫出木節的形成得2分,表達形象通暢再得1分。只寫抗擊暴風雨的扣1分)
15.(共3分。每處1分,意對即可。表達有欠缺的,可以3處綜合判1~2分)
關于“眼睛”的三處文字 |
蘊涵的深層含義 |
這圓狀的疤痕,極像木頭長出的眼睛。 | 這疤痕使木頭更堅硬,并像眼睛一樣監督著我吃苦成長的過程。 |
純正的農人……都要長出這樣的眼睛。 | 經過抗爭和磨難,才能看穿苦難和貧窮。 |
鋤柄上的眼睛……是我人生的另一種視角。 | 鄉村生活使我堅韌并將陪伴我的一生。 |
16.沒有統一答案。示例:成長路上應與“眼睛”為友,不幸、困境與災難會給我們的心靈造成傷痕,但如果我們能像農人和譚之平一樣從繭子的形成和戰勝困境的經歷中找到人生的“眼睛”,在傷痕中崛起,用不幸和困苦來砥礪自己,成就自己堅韌的性格,我們的成長之路將會更加堅實。(共4分。觀點明確、符合題意且不脫離文章主旨,2分。能結合文章主題與材料分析闡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