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基礎訓練
一個個美的意象都將使我們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加深我們對祖國和家鄉的感情。愿你反復吟詠,展開想象和聯想,和詩人產生心靈的對話,感受詩中的意象,品味詩的語言。
[基礎與積累]
1、課外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查找資料,將兩位詩人的簡況概述在下面。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嘶�。� ) 喉嚨( ) 洶涌( )
窄窄( ) 矮矮( ) 海峽( )
3、對加點的字在語境中的意思理解有誤的是………………………………( )
A.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打擊:攻擊;使受挫折)
B.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模糊:混淆)
C.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悵惘:惆悵迷惘)
D.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仿佛:似乎,好像)
4、詩歌具有節奏美,往往用適當的停頓和詞語的輕重音調來體現,朗讀這兩首詩,然后仿照“示例”給下面的詩句劃分節奏和重音。
示例:假如/ 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 用嘶啞的喉嚨/ 歌唱:
(1)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的那頭。
5、根據課文填寫量詞,并體會詩的語言美
鄉愁是一( )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 )窄窄的船票
鄉愁是一( )矮矮的墳墓
鄉愁是一( )淺淺的海峽
[探究與體驗]
1、朗讀《我愛這土地》,體會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想一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朗誦這首詩?
2、朗讀、品味詩句,概括艾青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我愛這土地》一詩中,鳥兒歌唱的對象是哪幾個?核心是什么?為什么在描述對象前都加了長長的修飾語?
4、詩歌具有意象美。所謂意象,就是滲透著作者情感與情思的事物,如“紅杏枝頭春意鬧”,“鬧”是一個形象,同時又負載了豐富的思想感情內容�!段覑圻@土地》中“土地”、“河流”、“風”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詩人對這些意象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5、《鄉愁》一詩是擷取了哪些意象抒發情感的?有什么特點?
6、所有的文學創作都要講究形式美,詩歌尤其如此�!多l愁》一詩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7、《鄉愁》詩中,“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頭”前后四次重復,這樣有什么好處?
8、《鄉愁》這首詩抒發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誦讀時應如何把握詩的感情基調和朗讀節奏?
9、品味賞析富有表現力的詞句(提示抓住重點詞句深入挖掘)
A.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B.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C.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D.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我的回應]
[綜合創新]
1、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具體的事 物為“鄉愁”再打三個比方。
2、以“假如我是……”開頭,寫一段詩,注意分節和分行,盡可能用一些意象來表達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