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重點難點點撥
這篇文章是一短小精品,不足200字。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寫法,借助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將人才比做“千里馬”,集中地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摧殘人才的現象進行了猛烈抨擊。寓深刻思想于具體形象之中:封建統治者應當善于識別人才,對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委之以重任,使他們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理解《馬說》一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是本課的一個重難點。作者所要表達的見解是:封建統治者應當善于識別人才,對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使他們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從這一見解出發,文章借有關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將人才比做“千里馬”,集中的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摧殘人才的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這種寫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寓深刻思想于具體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來描繪千里馬的終身遭遇,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來揭示它才能被埋沒的原因,都能激發人們的不平感,也表達了當時千萬個才能之士的悲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無馬’來刻畫食馬者的淺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