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任務一:探尋詩情畫意,領略人間百態(13分)
1.山水文化,盡顯詩意。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以下任務。
這是一座以山水為底色的城市,一座長滿詩意的老城。山水相依、人水相親,在文人騷客的歌賦中流彩生情。這是一座(yuán)______遠流長、底蘊深厚的文化古城。這里有萬年中華文化的______,千年和合文化的(jìn)______潤。棲居這里,讀一卷唐詩,現一城山海,盡情體會詩和遠方。
【本份試卷Doc文檔請點此下載,已多次校對】
(1)根據拼音和語境,寫出相應的漢字。
(yuán)______遠流長 (jìn)______潤
(2)填入文中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孕育 B.培育
(3)加點字“棲”在文中的正確讀音是( )
A.xī B.qī
2.遷客騷人,情蘊詩中。請你品一品詩中之意,將下列詩句補充完整。(9分)
這里有歐陽修賞山游水之意——“山水之樂,(1)____________”(《醉翁亭記》);有古仁人“(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的處世態度(范仲淹《岳陽樓記》);有劉禹錫“(4)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的豁達襟懷,雖屢遭貶請,卻能從沒落事物中看到無限生機(《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也飽含著杜甫在“有”“無”對比中道出“(6)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感慨(《月夜憶舍弟》);更隱含著劉長卿通過荒村日暮圖“(8)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來表達對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訴。(《長沙過費賈誼宅》)
任務二:飽覽人間煙火,再談詩與遠方(62分)
(一)名著閱讀(8分)
詩即生活。閱讀艾青《獻給鄉村的詩》(節選),感受那個年代的生活。
獻給鄉村的詩(節選)
艾青
我想起鄉村附近的小溪——
它無日無夜地從遠方引來了流水
給鄉村灌溉田地,果樹園、池沼和井,
供給鄉村上的居民們以足夠的飲料;
我想起鄉村附近小溪上的木橋——
它因勞苦削瘦得只剩了一副骨骼,
長年地未露著瘦長的腿站在水里,
讓村民們從它駝著的背脊上走過。
……
我的詩獻給生長我的小小的鄉村——
卑微的,沒有人注意的小小的鄉村,
它象中國大地上的千百萬的鄉村。
【注釋】這首詩是艾青1942年在延安的時候寫給故鄉金華的。
3.請對詩中劃橫線的句子進行朗讀設計,并闡述理由。
4.生活即詩,交織著苦與樂。你從下列作品中哪個人物上看到了自己的生活?請選擇其中一個作品結合相關情節和自身實際談一談。
(二)文學作品閱讀(19分)
生活充滿詩意,小說是生活的反映。請閱讀毛姆的小說,完成后面的任務。
珍珠項鏈
……
9.請聯系四則材料,說說對“煙火氣”這個關鍵詞的理解。
10.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所選材料具有濃濃的煙火氣,請你分條概括四則材料中的煙火氣。
11.關于這四則材料的順序排列,小紹認為第三則材料應該和第二則材料對換,小興認為第四則材料應該放在開頭,你怎么認為?說說你的理由。
12.目前,有些官員認為,組個飯局,叫上幾個人撮一頓,這就是煙火氣,甚至工作上的事也在飯局里面解決,認為這樣就與同事群眾打成一片,你認同這種看法嗎?請結合鏈接材料闡述你的理由。
【鏈接材料】
煙火氣是家人團坐,燈火可親;煙火氣是國泰民豐,歲月安好;煙火氣是溫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護,也需要奉獻和擔當。尋常煙火,就是最美的風景。
(2022年高考天津卷)
(四)古詩閱讀(4分)
13.蟲鳴,是季節特有的音樂會,那一聲聲淺吟低唱,充滿詩意。(4分)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請你說說兩首詩中的蟲聲分別有什么作用?
(五)文言文閱讀(13分)
班里將以《活水源記》為藍本,拍攝詩意山水短片。在正式拍攝前,編輯組、旁白組、編導組展開以下準備活動。
活水源記
劉基①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東至山麓,潴②為大池,又東注于若耶之溪,又東北入于湖。其初為渠時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鑒。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書卿白野公恒來游,終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錢,有小鲼魚,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鳥大如鸜鵒,黑色而赤嘴,恒鳴其上,其音如竹雞而滑。有二脊令③,恒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蟲也。
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咸來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④又曰:“屬歲旱時 ,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則其澤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愛之也。
(節選自《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注釋】①劉基:明初文學家、政治家。②潴(zhū):水匯積。③脊令:即鹡鸰鳥,④上人:對僧人的敬稱。
14.編輯組正在疏通文意,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學習任務。(3分)
(1)參照下面表格中的提示方法,解釋加點詞語。 文言詞語 釋義方法 詞義 名之曰:“活水源” 課內知識遷移:“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A) 又愛其出之不窮 查閱字典:①窮盡;②極;③貧困,貧乏 (B) 屬歲早時,水所出 語境猜測法 (C)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句讀不明,請用“/”斷句。(限斷兩處)(2分)
其 初 為 聚 時 深 不 逾 尺 而 澄 澈 可 鑒。
15.旁白組發現選文在寫水清時別具匠心。請從下列兩個句子中任選一句,賞析其表達效果。(4分)
A.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木底。
B.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蟲也。
16.編導組在查閱資料時發現,中國古代文人常借山水明心境�!蹲砦掏び洝放c選文都寫到了“泉”。試分析“泉”在兩文中的不同作用。(4分)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任務三:積累生活素材,書寫煙火人生(75分)
17.小作文。(15分)
2022年11月20日,卡塔爾世界杯在海灣球場迎來開幕。開幕式上演員摩根·弗里曼飾演的旅行者,和一名卡塔爾殘障男孩的對話。殘障男孩一出生就沒有下半身,對話時用手輔助行走,舉止從容自信,贏得了全場球迷的歡呼,活出了詩意的人生。據了解,該男孩名叫加尼姆·阿爾·穆夫塔,今年20歲。雖然天生殘疾,但他酷愛運動,喜歡滑板、潛水、攀巖,是今年的世界杯大使之一。
新冠疫情放開后,疫情下的小紹可能正在遭受“羊群”的包圍,內心十分害怕和彷徨,看到這則消息后,很想和阿爾·穆夫塔說幾句話。請你代小紹向阿爾·穆夫塔寫不超過120字的文字,訴說自己的內心。(格式不作要求)
18.請你根據以下材料和提示,完成寫作任務。(60分)
海德格爾說:“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受到詩意的美好。”當你用認真有趣的態度對待生活里那些看似無趣的小事時,就會收獲一份份小小而確定的幸福,從而覺得生活美好無比。所以,回歸生命的本真、真正的詩意永遠藏在生活的煙火氣里。因為人間煙火最撫凡人心。
上面這段文字,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任務一:請你寫篇記敘文,記敘“人間煙火最撫凡人心”的事,感受人間的溫情與詩意。
任務二:為了保障正常的“煙火氣”,我們時代青年需要怎么做?請你聯系閱讀(三)文段,結合自身思考,寫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1)任選一個任務,確定文體,明確寫作目的;(2)題目自擬;(3)不少于60字;(4)文中不得出現個人、學校等真實信息。
參考答案:
1.(1) 源 浸
(2)A
(3)B
2.(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不以物喜(3)不以己悲(4)沉舟側畔千帆過(5)病樹前頭萬木春(6)有弟皆分散(7)無家問死生(8))秋草獨尋人去后(9)寒林空見日斜時
3.例:【朗讀設計】抓住重音“削瘦”“瘦長”“駝”,用緩慢而沉重的語氣,表現出老橋的痛苦,表達出對故鄉人民的深切同情。另外,“剩了一副骨骼”“站在水里”可以略帶顫音,增加語句的沉重感。
16.示例:本文寫“泉”主要是為了引出活水源,從而點出活水源不但水清,而且有君子之德以及能夠滋養萬物的特點,表達作者對活水源的喜愛以及對君子之德的向往,同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濟世安民的人生追求�!蹲砦掏び洝分幸粚�“泉”是瑯琊優美山水之一,讓作者喜愛;二寫釀泉適宜釀酒,“泉香而酒洌”,引出“醉翁亭”。
參考譯文:
這里有一道清清的泉水,泉水從山石的縫隙流出涓涓細流,冬季溫暖而夏日清涼。泉水慢慢匯成一條小水渠,一年四季永不枯涸。小渠滿了之后向西南流去,貼著沙土地前行,旁邊形成四個小池塘,向東流直到山腳下,水聚集成大池塘,又向東灌注到若耶溪中,向東北進入鏡湖。這條水剛剛匯成小渠的時候,水深不過一尺,清澈可以照見兩岸景物。俯視清流,那山崖上的蒼松翠竹花草樹木無不在水底倒映出來。所以秘書卿白野公常常到這里來游賞,一天到晚坐在流水旁邊,還給流水取個名字叫“水源”。泉水中產石蟹,銅錢大小,也有小鯖魚,顏色純黑,生活在石頭洞穴里,水鼠經常來吃他們。水里的草大多是水松、菖蒲。這里有種鳥和八哥差不多大,黑毛紅嘴,經常在水上鳴叫,叫聲和竹雞差不多但比竹雞滑潤。有兩個脊令,經常從竹林中出來,站在石頭上洗浴,飲完水后,鳴叫著飛走了。我早春來到這里,當時天氣還很寒冷,各類水族動物都隱藏不出來,到現在才全部出現。又有四五條蟲子,都如小手指般大小,形狀好像半蓮子,整天在水面上旋轉著前進,太陽照在它們的背上,顏色就像紫水晶,不知是什么蟲。
我既喜愛這條溪水的清澈澄明,又喜歡它源頭永不枯竭,而能讓這么多小生物都來依附它,很有點像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上人又說:“每逢遇到大旱的年景,泉水所經過的地方,能灌溉數十畝良田。”那么,是它的恩澤又能普及到眾人了。白野公深深地愛上了這“活水源”是很有道理的呀。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