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學法導引
首先,本文在結構上采用總的概括與具體的展開相結合的方式,論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其次,作者巧妙運用對比、擬人的修辭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多處運用反問句,加強了語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通過學習本文,學習者應學著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愛護自然,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第四、本文 鑒賞 示例。
1、本文突出體現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文章選材廣泛,從橫向上探討了人類文明與大自然的廣博深奧、人類智慧與大自然的神奇、人類與宇宙間其他萬物等等之間的關系和對比;從縱向追溯了古代人類成就使之與現代人類文明乃至與將來人類前景進行對比,從博雜的內容中突出文章中心。
其次表現手法靈活多樣,文章將記敘、議論、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巧妙熔于一爐,并且運用象征、類比、烘托等手法突出自然的偉大神奇、人類的渺小平庸,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主題。
2、大量運用各種修辭是本文一大特色:
寫人類的幼稚、淺薄用了比喻的修辭:“人類永遠只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
寫大自然的廣博神奇用了擬人的修辭:“大自然一定會竊笑”;
寫人類的貪婪將會帶來的后果用了反問的修辭:“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3、字里行間融入作者熱烈的感情也是文章突出的特點:
“宣稱”“沾沾自喜”“喜形于色”等寫出了作者對人類的諷刺;
“母親”“大自然用‘死’的物質創造了這樣豐富多彩的生命”包含了對自然的崇敬之情;
“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更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依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