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研讀賞析
《鄧稼先》一文,作者帶著傳統意識、全球視野、歷史眼光、民族感情來寫作,因此能從近一百多年來的中國歷史背景上落筆,能把主人公與美國原子武器之父對比著寫,能從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從中華民族奮斗史的高度來寫。
雖然篇幅較長,但思路嚴密而清楚。同學們要結合課文思考:課文的六個部分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文章是如何體現主題的?注意體會作者飽含深情的寫法和平實的語言風格。
本文可從三方面賞析:
1、這篇文章的語言很有特色,句式多變。有時句式十分整齊,有時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句式的運用完全服從于表現感情的需要。你能舉出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嗎?
有時句式十分整齊,例如“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部分,舉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個例子;又如“‘兩彈’元勛”部分,按時間順序介紹鄧稼先的簡歷和貢獻,句式也相對整齊;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較整齊。
有時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例如“鄧稼先與奧本海默”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紹奧本海默的性格和為人,長句和短句就交錯使用。
句式多變,是為表達思想感情服務的。句式排列整齊,往往造成一股氣勢,好念,讀者印象深刻。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形成一種交錯美。長句便于表達較復雜嚴密的意思;短句顯得活潑,節奏快。結合起來用,有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
2、快速閱讀課文,先把你認為比較精妙的詞語用“FK”標示出來,然后用“我覺得________用得好,它好在________”的句式組織語言,進行精彩發言。
3、用跳讀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并用波浪線把你認為精妙的句子或段落標示出來,然后用“我喜歡________,因為________”的句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