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 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別人,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 如果無視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會有知心朋友。 互愛,就是彼此關心,不計較個性、品格、氣質的差異。 愛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萬別、迥異不同的人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愛能融化隔膜的堅冰、抹去尊卑的界線,使人們變得親密無間;愛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間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所講的寬容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并不是主張善惡兼容,與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和平共處,而是要在社會主義道 德范圍的基礎上相互理解和關愛,盡量多一些寬容。 面對違反原則的言行,不姑息放縱。 這樣,我們才能保持寬闊的心胸,建立純潔的人際關系。 朋友,你說呢?
22. 文章引用了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海”在這里比喻什么? (2分)
答:
23 . 本文可以分三層,請依次把第一層和第二層最后的幾個詞寫出來。 (2分)
答:
24. 在論證“互讓”時,運用了 論證方法。(1分)
25. 怎樣才能做到寬容? (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答:
26. 請給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1)使人們變得親密無間( )
(2)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 )
(3)愛能化解矛盾芥蒂( )
(4)摒棄私心雜念( )
作文(5 0分)
2 7 . 小作文(1 0分)
改寫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要求:
(1)不少于1 3 0字;
(2)不得曲解原詩所描寫的景物與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改寫為散文,必須運用描寫與抒情相結合的表達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動形象。
2 8 . 大作文(4 0分)
題目:我們班的故事
要求:
(1)故事本身要有積極意義,故事要寫得生動感人;
(2)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幾個故事;
(3)要善于運用記敘、描寫、議論與抒情的表達方式;
(4)至少運用下列修辭方法中的兩種:比喻、擬人、排比、對偶、設問(或反問);
(5)文中涉及到學校與班級名稱時,一律寫成“我校”與“我班”;涉及到老師和同學的姓名時,一律寫成“某某老師”與“某某同學”;如果文中出現了學校與班級的真實名稱和師生的真實姓名,則視情況輕重,至少扣5分;
(6)不少于6 0 0字,字要寫得規范,保持卷面整潔;
(7)不得抄襲。
2 0 1 6年 呼 和 浩 特 市 中考 試 卷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積累與運用(2 0分)
1.(1)(肖)(相似)(2)(學)(學識、學問)(3)(絀)(不足、不夠)(4)(速)(邀請)(4分)
2.B(2分)
3.(1)句改法:①把“無時無刻”改成“每時每刻”或“時刻” ②把“忘”改成“記得”
(3)句改法:去掉“非常”,去掉“完全”(2分)
4.(1)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才寫成這部書。 (2分)
(2)B C(2分,各1分)
5.(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2)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4)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8分,每空1分,出現錯別字不給分)
二、綜合性學習(5分)
6.(1)C(1分)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分)
(3)B項兩句中,“滿地春”與“多喜氣”不構成對偶(或短語結構與詞性不同)。 上聯最后一個字應為仄聲,而“香”是平聲;下聯最后一個字應為平聲,而“氣”是仄聲。 (2分)
三、文言文閱讀(1 4分)
7.B(2分)
8. 具 宜 求禁(2分)
9. D(2分)
10 .(1)村人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村人竟然不知道有漢代,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2)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或喜或悲。
(3)同行的人指著晉國的都邑說:“這是燕國的都邑。”那人聽后,變了神色。
(6分,每句2分)
11 . 相同點:自身品格高潔。
不同點:陶淵明,厭惡官場,辭官歸隱,出世思想。
周敦頤,在污濁的世間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分)
四、現代文閱讀(3 1分)
(一)(1 4分)
12 .7歲(1分)
13 .D(2分)
14 .(1)作者很想知道下面的情節那種急切、期盼、不舍。
(2)作者暗自下定了自己去讀書的決心時毅然決然的內心感受。 (2分)
15 . 喜歡讀《水滸》,因為它的人物栩栩如生(或有極其生動的人物個性);不喜歡《 蕩寇志》,因為它索然乏味(或人物沒有個性)。 喜歡《 西游記》,因為它寫得精彩;不喜歡《 封神傳》,因為它寫得煩瑣。 (4分)
16 . 羅貫中 蒲松齡 施耐庵 曹雪芹
體裁不同之處:《 聊齋志異》是短篇小說,其它三部書都是長篇小說。 (3分)
17 .(1)馬南邨認為讀書不必過分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重在興趣。 冰心兒時讀《 三國演義》就是由興趣引發的,一知半解地讀,字音都讀得不對,居然越看越懂。
(2)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還認為有些書應該反復讀,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冰心在少年時期讀《 紅樓夢》只看到了賈寶玉女生女氣,林黛玉哭哭啼啼,到了中年以后,才讀出一個朝代和家庭興亡盛衰的滋味。 (2分)
(二)(8分)
18 . 時間順序扇子的起源與功用的演變(2分)
19 . 結構上起過渡作用;內容上統領下文。 (2分)
20 . 清幽深邃(大意對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