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A.家庭教育的特點是無條件的“愛”,以愛來暖化孩子,煨彎、定型。
B.人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C.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
D.盛世則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
8.對文章內容理解分析表述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第①段“人一落地是一張白紙,先由家庭教育來定底色”一句采用的是比喻論證的方法。
B.第②③段之間是并列關系,所以這兩段的位置可以調換。
C.第④段是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補充論述,與②③段構成因果關系。
D.第⑤段加點的“最基本”一詞刪掉后,不影響觀點的準確表述。
9.下列事實論據放在原文中哪一處最恰當( )(2分)
球王貝利少年吸煙時,被父親發現,但父親沒打罵孩子,而是好朋友間談話似的,向兒子解釋如果抽煙喝酒就踢不好球的道理,然后讓他自己決定今后怎么辦。直到許多年后,貝利向人反省說,當時要是父親狠狠打罵他,可能會激起他的反抗。由此可見,家人對孩子的尊重和開導,對于他的成長,以及后來在事業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三、古詩文閱讀(16分)
(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10分)
言志①
《論語》
顏淵、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④,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⑤。”顏淵曰:“愿無伐⑥善,無施⑦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注釋】①本文是《論語》一書中《公治長》篇的“顏淵”章,標題系編選者所知。②顏淵、季路:孔子的兩個學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輩陪從在尊長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輕暖的皮襖。⑤憾:遺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
10.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盍各言爾志(助詞,無義) B.衣輕裘(名詞活用為動詞,穿)
C.敝之而無憾(弄壞,使……破舊) D.無施勞(功勞)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愿聞子之志
C.策之不以其道 D.萬鐘則不辨禮儀而受之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8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
12.請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懷之”一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譯文:
13.“言為心聲”,本篇雖只寫了孔子師徒三人的簡短對話,卻可由此窺見他們不同的心志。請結合文中內容簡析其中一個人的性格特點。(2分)
(二)古詩詞鑒賞。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4-15題。(6分)
登幽州臺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4.詩人登上幽州臺遠眺,產生了怎樣的聯想?由此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15.試賞析“悠悠”一詞的表達效果。(3分)
四、詩文默寫與課外積累(10分)
16.(1)默寫(每空一分,錯字、漏字、添字,該空不得分,共8分)
①云橫秦嶺家何在,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②茍全性命于亂世, 。(諸葛亮《出師表》)
③誰道人生無再少, 。(蘇軾《浣溪沙》)
④ ,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⑤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⑥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⑦曾子曰:“ ,任重而道遠。”(《〈論語〉十則》)
⑧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2)課外閱讀積累(每空1分,共2分)
“雖然背地里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敘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手或自己的鼻尖。”以上文字出自魯迅散文集《 》,文段中的“她”是(人物)。
五、請 用正楷字體書寫下列文字(5分)
17.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六、綜合性學習(6分)
18.(1)右邊是一幅楷書“永字八法”示意圖,請根據圖示,仿照示例寫出其他六法(側、勒、弩、掠、啄、磔)中某一筆畫的形象特點和技法要求。(3分)
示例一趯:鉤畫,好像人踢腳,全神貫注在腳尖;要求運筆短促有力。
示例二策:挑畫,好像用馬鞭策(驅)馬;要求仰筆鋪毫,輕抬而進。
(2)對“永”字八法的觀察,你有什么啟示或感悟?(3分)
七、現代文閱讀(Ⅱ)(15分)
閱讀下文,完成19-24題。
玉瑛子
⑴不曾可以尋覓,也不曾有任何準備。似乎是猝不及防,它撞進了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