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新序校釋•雜事》)
【注釋】①楚莊王:春秋時楚國君,號稱春秋五霸之一。②晏:晚。③巾櫛:泛指盥洗用具。
7.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今旦與賢相語(談論) 水尤清冽(格外)
B.未嘗進一賢 (推薦)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孫叔敖相楚(宰相) 小大之獄(案件)
D.莊王卒以霸(最終) 食之不能盡其材(通“才”,才能)
8.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不知日之晏也 當求之于上流
B.樊姬掩口而笑 面山而居
C.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 計日以還
D.于是辭位而進孫叔敖 皆以美于徐公
9.下列表述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文中的樊姬是一個既“忠”且“智”的人。
B.文中的樊姬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鄒忌都善諫,樊姬把自己與虞丘子進行對比,鄒忌把家事與國事進行類比,二者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虞丘子辭位的原因是樊姬力薦孫叔敖。
D.選文主要通過對話推進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不忠不智,安得為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賞析(3分)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1.(1)本詩中的一個“_”字,把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原野奔騰而去的景象寫得富有氣勢。(1分)
(2)請自選角度賞析尾聯的妙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詩文默寫(7分)
12.(1)有約不來過夜半,________。(趙師秀《約客》)
(2)________,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3)茍全性命于亂世,________。(諸葛亮《出師表》)
(4)在《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達感時傷世之情的兩句詩是:________,
________。
(5)林旭同學在畢業典禮上引用“________ ,________”作為自己的青春逐夢宣言,豪情滿懷。(溫馨提示:請選用連續兩句古詩詞作答,課內外不限)
三、現代文閱讀(25分)
(一)議論文閱讀(10分)
別總踩著別人腳步走路
陳 凌
①散發傳統文化氣息的故宮日歷、印有個性話語的折扇、以“御花園彩石甬路”為主題的五彩耳釘……近來故宮博物院及其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時間,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在朋友圈曬一曬來自故宮的禮物,成為風尚。
②在曬景、曬娃、曬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緣何走紅?“既富有時代氣息,有意思;也飽含歷史厚重感,有韻味。古典基礎上的點滴創新,鑄就了故宮文創產品活著的靈魂。”一位網友的評價,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倘若原封不動地把日歷、折扇搬到市場,即便有人青睞,恐怕也很難引一時風騷。相反,不管是與互聯網聯姻,還是接地氣的創意,正是在渠道和內容上的更進一步,才讓這些高大上的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③其實,文化最忌炒冷飯,最講求創新創造。從寫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鑄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無不需要貫注創新之魂。清代畫家鄭板橋自幼愛好書法,勤學苦練,臨摹各家字帖,可總覺得自己進步不大,為此深感苦惱。他的妻子一語點破:“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么?”鄭板橋猛然醒悟。此后,他力求創新,開創出了“板橋體”。“踩著別人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印。”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會讓文化喪失活力;善于推陳出新,呼吸現代新鮮的氧氣,才能不斷讓文化綻放新芽,枝繁葉茂。
④反觀當下,一些文化現象仍值得我們反思。比如,有的書籍,毫無創見不說,內容還東拼西湊,被人戲謔為“垃圾書”;有的綜藝節目,千篇一律地從國外引入相似模式,結果水土不服,觀眾不買賬;還有的電影,奉行“拿來主義”,劇情場景總是“借鑒”他人作品,屢陷抄襲漩渦,等等。正如美學家朱光潛所言:“老是那樣四平八穩,沒有一點精彩,不是‘庸’就是‘俗’,雖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卻到老沒有進步……一穩就定,一定就一成不變,由熟以至于濫,至于滑。”從這個意義而言,故宮文物的走紅,既是一種警醒,更是一種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