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節這一文化符號的生命力究竟在哪里?請結合全文加以概括。(4分)
20、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春節,是被全球華人寄予的文化鄉愁,是中華文化的傳播媒介,更是古老又現代、海納百川又活力充沛的中國最鮮活的一張“名片”。
21、文章第③段(甲)處和第⑤段(乙)處畫波浪線的句子,位置能否調換?為什么?請結合語境具體分析。(4分)
22、本文的題目是“春天是株沒有年輪的樹”,有何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分)
五、寫作(5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6年5月,105歲的楊絳女士與世長辭。她在送給年輕人的話中寫道:“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
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與積累一定倍于普通人。所以,關鍵在還在于自己?”
請以“堅持下去的力量”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中不要出現含有個人信息的姓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襲、套作;要有真情實感。
一、選擇題
1.B
【解析】A項“阿”應讀“ ē”;C項“退變”應是“蛻變”;D項“發揚廣大”應是“發揚光大”。
2.C
【解析】C項都是并列短語。A項“生命涌動”是主謂短語,“英雄豪杰”是并列短語;B項“內在動力”是偏正短語,“古往今來”是并列短語;D項“獲得升華”是動賓短語,“點滴不染”是偏正式短語。
3.A
【解析】“頑強”的意思是堅強;強硬。“頑固”的意思是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堅忍”的意思是(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堅持而不動搖。“堅韌”的意思是堅固有韌性。根據語境,應選擇為A.
4.C
【解析】A項“根除”的意思是徹底鏟除,這里應該用“消除”。B項“企圖”的意思是圖謀;打算(多含貶義),與后面“對歷史事實做隨意歪曲解讀,俄方對此表示非常遺憾”相矛盾,應刪去。D項中“形成”后面沒有與之搭配的詞語,應在“生動”后面添加“效果”,或者刪除“形成”。
5.D
【解析】D項中“思鄉”不對,應是“思念愛人”。
6.(1)我的大學(2)中庸 (3)李逵 李逵的母親被老虎吃掉
……完整答案請在下載包中查看,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19、(1)春節是一個新舊更替的時節,是中國人對時間的獨特認知,凝聚了人們對新的期盼、對舊的的揚棄。(2)讓時間融入了空間,它成了現代鄉愁的載體,埋藏了更多當代中國人的情感密碼。(3)春節對中國人文化精神的涵養和化育(4)春節被賦予了更加厚重的現代意義。
20、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有力地表現出如今的春節,已經不僅僅是中國人的民俗,也是全世界的節日。春節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內涵,在于它傳遞給世界的獨特卻能引發共鳴的東方價值。
【解析】是標志著本句是排比句和比喻句,生動寫出了春節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節日,還是世界人的節日,不僅是文化內涵的象征,也是讓世界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渠道。
21、不能調換,第③段所引用的“嶺外音書斷??”是表達先人們的思鄉之情,論述了在許多中國人的生命力,以鄉愁為內蘊的春節文化也成了一株沒有年輪的樹,碧樹長青,枝繁葉茂;第⑤段所引用的陸游的詩句表達的是陸游的鄉愁。論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鄉、國一體相通,鄉愁的根基在鄉情、在家庭,境界在情懷、在家國。
【解析】第③段寫“春節是現代鄉愁的載體”,而(甲)處詩句是表現鄉愁的。第⑤段寫“春節讓鄉愁的意義從個人修養抵達家國理想的層面”,而(乙)出詩句表寫詩人在生命彌留之際,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統一的沉痛心情,是由個人層面上升到家國層面。所以這兩處的詩句不能調換。
22、巧妙化用現代詩歌名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表達了作者濃濃的家國之思和對春節文化的贊美與喜愛。
【解析】標題化用席慕蓉的詩句,“是”標志著運用了比喻修辭,把春節比喻成年輪,抒發作者對春節文化的贊美和對家國的思念之情。
23、略
華語網備注:2016年萊蕪中考語文試卷有完整答案,但網頁文件無法完整保留試卷文字格式,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我們將完整格式doc文檔和參考答案制作成了壓縮文檔,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