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唐]杜茍鶴
風攪長空寒骨生,光于曉色報窗明。江湖不見飛禽影,巖谷時聞折竹聲。
巢穴幾多相似處,路岐①兼得一般平。擁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注釋】①岐:同“歧”。
6.首聯中哪一個字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1分)
7.前三聯不見“雪”字,卻處處寫“雪”,請結合詩句分析。(3分)
8.尾聯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試做簡要分析。(2分)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13分)
①瑋①知秦州。西蕃犯塞,候騎報虜②將至,瑋方飲啖自若。頃之,報虜去城數里,乃起貫戴③,以帛纏身,令數人引之,身停不動。上馬出城,望見虜陣有僧奔馬徑往來于陣前檢校,瑋問左右曰:“彼布陣乃用僧耶?”對曰:“不然,此虜之貴人也。”瑋問軍中誰善射者,眾言李超�,|即呼超指示之,曰:“汝能取彼否?”對曰:“愿得五十騎,可以取之。”瑋以百騎與之,敕曰:“不獲而返,當死。”遂進至虜陣前,騎左右開,超射之,一發而斃。于是,虜鳴笳而遁�,|以大軍征之,虜眾大敗,出塞窮追,俘斬萬計,改邊鑿濠。西邊由是懾服,至今不敢犯塞,每言及瑋,則加手于額,呼之為父④云。
②瑋在秦州,有士卒十余人,叛赴虜中。軍吏來告,瑋方與客弈棋,不應。軍吏亟⑤言之,瑋怒,叱之曰:“吾固遣之去,汝再三顯言耶?”虜聞之,亟⑥歸告其將,盡殺之。
(選自宋·司馬光《涑水記聞》,有刪改)
【注釋】①瑋:曹瑋,北宋名將。②虜:指西蕃軍。③貫戴:穿戴。④父:古代對男子的美稱。⑤亟(qì):屢次。⑥亟(jí):同“急”。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頃之,報虜去城數里
(2)令數人引之
(3)瑋以百騎與之
(4)虜鳴笳而遁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
(1)不然,此虜之貴人也。(2分)
(2)吾固遣之去,汝再三顯言耶?(3分)
11.“瑋方飲啖自若”這--細節是大將曹瑋在突發事件面前的反應,在另--突發事件中類似的一個句子是:“_____。”(1分)
12.結合具體事件,簡要分析曹瑋將軍用了哪兩個計謀。(3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題。(10分)
華-語-網說明:網頁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17.以“爆米花"為線索,補全文章情節。(2分)
母親催父親打爆米花→ →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貨→母親用爆米花待客→
18.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3分)
19.文中的“爆米花"承載了母親哪些具體的愿望?(3分)
20.聯系上下文,結合加點詞語,賞析文段中畫線的句子。(4分)
她吃得很細致,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著她細嚼慢咽的計劃。她手里有個袋子,里面還有著三兩片。
21.通讀全文,分析第㉑段中“我"的復雜情感。(4分)
三、作文(50分,含書寫分3分)
22.請以“查”為題,寫一篇文章。(50分,含書寫分3分)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江蘇省鎮江市2020中考語文答案
一、積累運用(25分)
1.yí 敲 ài 暢
2.(1)在水一方
(2)日暮鄉關何處是(注意“暮”的書寫)
(3)一覽眾山小
(4)千樹萬樹梨花開
(5)但愿人長久
(6)滿眼風光北固樓(注意“固”的書寫)
(7)一鼓作氣
(8)思而不學則殆(注意“殆”的書寫)
3.名著閱讀。(6分)
(1)C
《孤獨之旅》講述了一個叫杜小康的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學,不得不跟父親去放鴨子的故事。生活上的艱苦,使他精神上受到磨礪,意志變得堅強,從而逐漸成長、成熟起來。故選項錯誤。
【點評】名著閱讀主要是考查考生對課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內容、作品人物的識記情況和相關文體知識、文化常識的了解情況。平時要以課文為依托,作相應的知識積累。同時還要與名著閱讀配合起來進行。
(2)智取生辰綱
(3)(1)范進
(2)周進或周學道。參加鄉試(繼續參加科舉考試)。
4.(1)組成 達成(形成)
(2)不容易 引發
(3)差不多(幾乎)
(4)不要食用野生動物 要遠離野生動物
5.(1)語言溝通不暢。
(2)丹陽方言的衰敗。
(3)①推廣普通話; ②保護方言文化。
二、閱讀理解(45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6~8題。(6分)
6.寒。
7.“窗明”是由于雪的映襯,“不見飛禽影”暗寫雪大,“折竹聲”暗寫雪重,“巢穴”多相似、“路岐”一般平,暗寫厚雪覆蓋。
華-語-網說明:網頁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19.①維護好最窮人家新年中待客、拜年的面子(表達出最窮人家新年里虛妄的富足感,或“有錢待客”“有錢拜年”);②年后眾多子女能夠繼續讀書;③苦難歲月中的新年里自己也有品嘗爆米花感受甜蜜的機會。
20.“細致”是品嘗過程的特點,表現出母親對享受爆米花片機會的珍惜,“一小片”“三兩片”表明母親所拿爆米花片之少而小,寫出了母親苛刻待己的節儉,也表達了母親在生活艱難時期對甜美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