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夸克是如何組成物質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復合粒子。物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研究發現,宇宙中的夸克組合居然都是“三個夸克組成質子”“兩個夸克組成中子”的模式,沒有發現“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組合的復合粒子。難道不存在這些夸克組合嗎?科學家提出了假說:宇宙中應該存在“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任意夸克組合,只是限于人類的見識“太短”,尚沒有發現而已。
④科學家又進一步從理論上推理出“四夸克組合”和“五夸克組合”的特殊性質:這兩種夸克組合中的夸克之間保持著極其恰當的距離,這種距離恰好能產生強力。強力、電磁力、弱力、引力并稱維持宇宙存在與運行秩序的四大力,這四種力決定了物質的硬度。如果把電磁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定為l,那么弱力和引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可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電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話,物質就軟得拿不起來,幾乎是沒有硬度。而強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卻是100。
⑤“三夸克質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們因為距離不合適,不會相互產生強力,所以質子、中子組成的物質都是普通物質,它們的硬度由電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組合”與“五夸克組合”中夸克之間的距離恰好能相互產生強力,這種物質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比普通物質硬100倍。
⑥說到這里,“我們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奧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材料制成,這種材料稱為“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所以堅硬無敵。
⑦其實,2013年科學家就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就發現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華大學教授又發現了五夸克粒子。這些都是在實驗條件下發現的。此外,科學家還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茖W家推斷,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復合粒子只是時間問題,而找到它們之后,制造“水滴”這種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變成現實了……
(選自《知識窗》2017年4期 有刪改)
22.文中以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開頭,有何用意?(2分)
23.試分析第②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夸克還能再分下去嗎?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無法再分了。
24.文中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作者介紹“水滴”,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紹“夸克”?(2分)
第三部分 寫作(50分)
六、(50分)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戶外行走時,我們有時會遇到順風,有時會遇到逆風。對于同一個人來說,即使風力一樣,也往往感覺逆風比順風更大。順風時,即使感覺不到,它也一直在推著你。
生湖中,順風如同好運,人們往往會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風堪比霉運,人們往往會放大阻力,甚至會選擇逃避。
請根據讀后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明;③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的范圍;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7年濰坊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語文試題(A)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一部分 積累與運用(33分)
一、(12分,每小題2分)
1.C(A.暄-喧; B. shuò-sù;D.zuàn-zuān 磬—磐)
2.(D震驚:大吃一驚;震撼:震動,搖撼。于是,連詞,表順承或因果;然而:連詞,表轉折。巧奪天工:精巧的人工勝過自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鬼斧神工:形容技能精巧,非人工所能及。
3.B(根據比喻的本體與喻體的相似性判斷)
4.A(“是天氣比往年熱呢”和“還是自己的身體虛呢”之間應該使用逗號)
5.C(A成分殘缺;B結構混亂D搭配不當)
6.A(《莊子》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二、(13分)
7.(1)匹夫不可奪志也 雖不能察,必以情
(2)半卷紅旗臨易水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寧為百夫長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5)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后名
(8分,任選四題作答,若全答,按前四題判分。每句1分,錯一字,則該句不得分)
8.(1)為法庭指認墳場兇殺案的兇手 阿廖沙(阿列克謝)(2分,每空1分)
(2)湯姆,橙色(其他亮色),他的童年生活自由快樂、無拘無束.周圍很多人熱情、善良、樂于助人.阿廖沙,灰色(其他暗色),他的童年更多是單調乏味、孤獨、充滿不滿與仇恨。(3分,顏色1分,分析各1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8分)
9.中國老字號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1分),有更大的提升空間(1分)。
10.示例1:放一放楊家埠的風箏,那巧妙的造型,優美的身姿,使人流連忘返。
示例2:嘗一嘗青州的隆盛糕點,那酥軟的口感,香甜的味道,讓人久久回味。
(2分,排比1分,特點1分)
11.示例1:楊家埠風箏,改進工藝,開發新品種,創新營銷載體。
示例2:隆盛糕點,借鑒經驗“量化”的方法保證口感與質量,實現規�;a,拓寬營銷渠道。((4分,建議只要合理即可,每點2分)
第二部分 閱讀(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