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賞析
五柳先生傳是一篇“傳記體”的記敘文,等於是作者的自況,寫他自己的個性、愛好和生活。
本文共分三段:第一段是點題,述說得名的由來。第二段是正文,描寫五柳先生的個性、讀書、嗜好及日常生活情形。第三段是評論,藉以讚揚五柳先生的志節。
五柳先生傳是採“旁觀者”的立場寫成的,顯得客觀又真實。
本文引黔婁之妻的話作結,屬於“提出精義法”。
本文以“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必灤�。末段最后“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照應首段。
第一句“先生不知何許人也”,這是“前后呼應法”。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备挛摹伴e靜少言,不慕榮利�!毕嗪魬�。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闭貞衔摹凹邑殹倍�。
五柳先生傳一文,遣詞造句,平易淺近,使人讀來雋永有味,親切自然。整篇看來像是信手寫成,毫無技巧可言;實際上卻是鍊如不鍊,渾成無痕;且如長山之蛇,首尾相應,極其融會貫通。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薄安黄萜蒽敦氋v,不汲汲於富貴�!薄盁o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都是“排比法”。
“曾不吝情去留”、“忘懷得失”兩句中的“去留”、“忘懷”都是“偏義復詞”。( “去留”偏取“去”之義,“忘懷”偏取“忘”之義。)“因以(之)為號焉”、“常著文章(以)自娛”都是“省略法”。(前句省略“之”字,后句省略“以”字。)
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边@是“引用法”。
“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這是“設問法”中的“疑問”。(答案不知道的叫“疑問”。)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边@是沉默態度的表現,因為不求知名、不圖富貴,完全是隱居情操。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边@是淡泊名利的個性,也是趣味高遠的寫照。
“好讀書,不求甚解�!边@是說他對讀書的領悟與把握,不在形跡的語言文字方面,而在抽象的理意與高趣�?梢娝x書的態度是心領神會。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边@兩句寫出他讀書時用心思索領會的程度。
“親舊如其如此”的“如此”是指“嗜酒而不能常得”這件事。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北憩F陶淵明的率真。寫陶淵明采菊東籬、葛巾漉酒的風神,更把他純真可愛、豪放自然的人格,表露無遺。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寫五柳先生食、衣、住的情況,與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及孔子的“無入而不自得”皆為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晏如也”,這是“憂道不憂貧”的精神,使他能超越物質上的痛苦,享受自省自賞的情趣。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边@是寫他以“固窮”的操守、恬淡的個性,過著任真自得的生活。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边@是安貧樂道,不改其志的修養,可說是“貧賤不移”的修養。
“酣觴賦詩,以樂其志�!边@是寫任真自得的曠遠懷抱。
“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這是暗寓自己逍遙自適,樂天知命,有如上古淳樸社會中的人,顯現逍遙自適,不求名利的襟懷。
從文中得知,陶淵明有三大志趣:讀書、飲酒、寫文章。
透過本文,我們可以體認到作者真摯淳樸、高潔脫俗的人格,而且他的人生理想是積極而嚴肅的。他否定了現實社會中要求富貴榮華的價值觀念,堅持去過他認為具有真正價值的精神生活;他甘於忍受物質環境的壓力,也不愿放棄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