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仔細閱讀尾聯,根據要求回答問題。(4分)
(1)詩人說自己“行年七十初心在”,這可從他《示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得到有力印證。
(2)“偶展輿圖淚自傾”一句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用艾青《我愛這土地》中的兩句詩或自己的話回答。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軍吏徐彥成,恒業市木。丁亥歲,往信州汭口場,無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從二仆往來岸側,狀若訪人而不遇者。彥成因延入舟中,為設酒食,賓禮之。少年甚愧焉,將去,謝曰:“吾家近此數里別業中,君旦日能辱顧乎?”彥成許諾。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馬來迎,奄至一大宅,門館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豐備,從容久之。彥成因言住此久,無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當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價廉。市易既畢,往辭少年。少年復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賣,今以此贈君。至吳,當獲善價。”彥成回,始至秦淮,會吳帥殂,納杉板為棺。以為材之尤異者,獲錢數十萬。彥成大市珍玩,復往汭口,以酬少年。更與交易于市。
如是三往,頗獲其利。間一歲,復詣之,村落如故,了無所見。詢其里中,竟無能知之者。
(選自《稽神錄》)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有少年從二仆往來岸側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
B.君旦日能辱顧乎 忿恚尉,令辱之(《陳涉世家》)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表等內容或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我嫂子燈籠對小羊羔和鮑爾金娜的默契,夸張其事地表示驚訝。在牧區,這種驚訝往往暗含著某種佛教的因緣的揣度。譬如說,小羊羔和鮑爾金娜前生曾是姐妹或戰友。
(選自鮑爾吉·原野《原野上的原野》,有刪改)
[注]文中的保命、燈籠都是人名。
16.關于牧民孩子撈魚的方法,為什么“我”姐笑話他們笨,而“我”卻暗喜他們笨?請簡要回答。(4分)
17.小羊羔和母親團聚時,“我”女兒“孤獨地站在當院,觀看母親和小羊羔拼命往一起跑的情景”。請根據上下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描寫鮑爾金娜此時的心理活動。(3分)
18.細讀全文,簡要概括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情感。(3分)
19.閱讀下面的對話和鏈接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5分)
甲:《小羊羔》的語言太有意思了!你看開頭寫雨后草原的那句,寫得真是細膩、活潑。草原和草尖像極了頑皮的孩子:一個身藏一千面小鏡子,躲躲閃閃地發亮;一個在鏡子里探頭探腦。
乙:是的。還有“小羊羔每天下午四點鐘停止玩耍”一句,乍一看沒什么特別之處,但細細咀嚼,又很特別。老師常說,說話要有分寸,不能絕對化,這樣才穩妥嚴謹。這話說得有道理,一般情況下,我們也確實習慣用穩妥的寫法來表達。但這里寫小羊羔,就是要絕對化,就是要說“每天下午四點鐘停止玩耍”才好。如果是“每天下午四點鐘左右”,看上去嚴謹穩妥,但讀上去沒那個勁道。
甲:嗯嗯。如果要嚴謹穩妥,那“草原如藏著一千面小鏡子”也得改成“一千面左右的小鏡子”。難道作者數過,小鏡子不多不少正好一千面?顯然不可能,他是有意這么寫的。
……
[鏈接材料]
寫文章是把每個字拍一拍,拍醒,讓它們站起來,讓它們活過來。我認為作家的創造性勞動首先是讓語言活過來。比如,在敘述或描寫中,前一輩的寫作者說“草生長著”,說完之后,他就把這句話給說死了。你得重新說,說“草不躺著,它們站立在寬厚的泥土上”,這就活過來了。
作家需要警惕語言被固化,思維被固化。一個作家如果喜歡用習慣的、他人的寫法寫作,實際是拉著一車僵尸,而不是生靈。這就很難讓語言變得優美、細膩、準確、生動。
(鮑爾吉·原野語,摘編自《草原覆蓋著語言的光芒》)
問題:讀了上面的材料,關于“小羊羔每天下午四點鐘停止玩耍”的表達效果,你有什么新的體驗和思考?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述。
第三部分(60分)
20.作文(60分)
【材料一】詩人朱湘在《少年歌》里說:“我們是小羊/跳躍過山坡同草場/提起嗓子笑/撒開腿來跑/活潑是我們的主張。”
【材料二】毛澤東說:“把思想活潑一下。腦子一固定,就很危險。……要多想,不要死背經典著作,而要開動腦筋,使思想活潑起來。”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活潑是我們的主張”為題,也可自擬題目;
②可任選其中一則材料展開聯想和思考,完成寫作;
③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議論文,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現(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23年蘇州市初中畢業暨升學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1.(1)①眠 ②眨 ③柔 ④輻
(2)是天上的繁星落進了湖中
(3)B
2.(1)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2)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3)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4)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3.此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示例:有了網,我不吃不喝。
4.水簾洞(花果山);如來掌(五行山)
5.答題思路:①結合“雨花臺上挑糞桶人”的言行,概括其形象特點,如兩人在完成一天的勞作后,相約喝茶、看落日。他們身處社會底層,但仍有精神層面的詩意(風雅、不俗)追求;②結合比較對象的主要表現概括其形象特點,如范進中舉后,因大喜過望而發瘋,上演了一出斯文掃地的鬧劇,說明他的追求不外功名利祿;③簡述比較結論,如兩者相比,挑糞桶人的存在更能折射出范進們的鄙陋和齷齪,增強了小說的諷刺性和批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