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鮭是三文魚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高緯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受氣候等因素影響,我國大西洋鮭長期依賴進口。2018年7月,作為山東“海上糧倉”重點建設項目,“深藍1號”正式啟用,目前已實現大西洋鮭低緯度深海規�;B殖。
“深藍1號”直徑60米,重約1400噸,養殖水體達5萬立方米,該裝備突破了沉浮控制、鯊魚防護等多項關鍵技術,同時配備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打造了智慧化的養殖集控管理系統。
此次“深藍1號”獲得豐收,標志著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由試驗階段邁入生產階段。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3年4月25日)
16.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蛟龍”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載人潛水器,實現了我國載人潛水器零的突破。
說明:華語網還為你準備了完整格式doc試卷文檔,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注]①沐猴而冠:沐猴(獼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
比喻表面上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并不像。
19.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寫了父親對“我”言傳身教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5分)
2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寫父親五官的線條是“外柔而內剛”,聯系全文可以體會到,這也是父親為人處世的特點。
B.文章第②段畫線的句子“那頂禮帽或許在竹棚上竊笑”,運用擬人,寫出了禮帽像父親一樣對我嘲笑。
C.文章開頭寫“我不像父親”,第⑪段又寫“我逐漸像父親”,不僅首尾呼應,構思巧妙,而且意味深長。
D.本文善用俗語,例如,“牛大自耕田”“行要好伴,住要好鄰”等,使文章讀起來通俗易懂,耐人尋味。
21.文章第⑥段用較大篇幅寫了“秦穆飲盜馬”的故事,你認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22.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文章第⑧段中畫線的句子。(3分)
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練腿勁,練膽量。
23.文章結尾的句子含義豐富,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理解。(4分)
歲月是一根長長的扁擔,父親在那頭,我在這頭。
三、寫作(50分)
24.作文(50分)
追夢路上,遇到困境,緊張焦慮時,要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取得成績,浮躁懈怠時,要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環境變化,難以適應時,要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狀態良好,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可以敘寫經歷,可以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要求:
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立意;
②立意需在材料包含范圍內;
③自選文體,詩歌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與人名;
⑥不得抄襲本試卷內容。
參考答案
1.D
“棲息”中的“棲”讀作“qī”。
2.A
“波瀾狀闊”中的“狀”應為“壯”。
3.B
天倫之樂:泛指家庭的樂趣。對象錯誤。
4.A
缺少主語,刪去“關于”或“讓”;
5.①飛鳥相與還 ②最愛西湖行不足 ③潮平兩岸闊 ④月有陰晴圓缺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自緣身在最高層
6.示例:圖一更合適。理由:研學地點為無界公園,圖一中樹林、小路的場景比較符合公園的特點。而圖二連綿起伏的山巒的場景與公園不符。
7.A
《朝花夕拾》既有溫情與童趣,也有對人情世故的洞察;
8.示例:徐海東上學時被同學欺負,勇于反抗和“十六歲滿師,在三百個工人中工資最高”“我做的窯坯又快又好”;后來。徐海東領導紅軍與敵作戰,使敵人聞風喪膽。他的事跡證明了勇敢面對磨難必有所成的道理。
9.D
“燕然未勒歸無計”用了漢代大將軍竇憲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還的典故,表達作者功業未成的苦悶。“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急切地盼望著歸家”錯誤。
10.C
“都寫出了軍中宴飲奏樂的熱鬧場面”有誤,不是突出熱鬧場面。
11.B
亡,同“無”,沒有。
12.C
13.B
說明:華語網還為你準備了完整格式doc試卷文檔,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夏言治理國家,和吳悌是同鄉。吳悌曾經拜見他說,眾人看見新服宮袍,爭著上前贊譽他,吳悌卻站著不進去。夏言問他什么原因,吳悌慢慢的說:“等他們談完后,我再請教為政之道。”夏言聽了被他的話改變了神色。
3/3 首頁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