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本詩頷聯“ ”一詞寫出了泰山煙云繚繞的古老奇觀,又通過“五更”一句寫出了泰山日出的 景象。(2分)
(2)請運用所學到的詩歌朗讀方法,根據示例在首聯、尾聯中任選一聯對詩句進行朗讀設計,并結合句意闡述設計理由。(4分)
【示例】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朗讀設計:朗讀時應讀出氣舒聲平的贊嘆語氣,語速平緩,“方知隘”“亦覺寬”重讀,在“向來”與“今后”處作簡短停頓,讀出作者觀泰山之后頓悟天地寬廣、世界渺小的豁然開朗之感。
(提示:可從語氣、語速、重音、停頓等角度中,任選兩個角度進行朗讀設計。)
活動五:傳承·中國之精神
15.穿徹歷史,親近高貴靈魂。美哉,中國精神!是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的高潔品格;是
杜甫“____________,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是蘇東坡“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____________”的豁達胸襟;是劉楨“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的頑強堅韌。
駐足歲月,找尋民族底色。壯哉,中國精神!是
范仲淹“____________,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兼濟情懷:是文天祥《過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報國激情:是龔自珍“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生命不停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
五千年文明積淀,中國精神歷久彌新!是立國柱,是民族魂!中國精神,凝聚你我,惠及全人類�。�8分)
活動六:鑒賞·中國之顏色
16.“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文學里的中國紅同樣驚艷了你我。請從下列作品中任選一部,聯系自己真實的閱讀體驗,談談你對“中國紅”的理解。(理由至少從兩個角度闡述)(4分)
作品 |
“紅色”意蘊 |
角度 |
《紅星照耀中國》 《艾青詩選》 |
赤誠、莊重、喜慶 熱烈、耀眼、勇敢 希望、力量、奇跡 |
人物、內容、主題 意象、精神、作者 |
17.在《
朝花夕拾》中,魯迅擅長用顏色來描寫人物,文中各“色”小人物身上,處處透露出人性的光輝,彰顯著中國人的本色。請根據你的閱讀體驗,填寫人物檔案。(3分)
形象 |
人物 |
品質 |
情節 |
她生得黃胖而矮,常喜歡切切察察 |
長媽媽 |
熱心善良 |
① |
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 |
② |
方正質樸 |
師生共讀 |
他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
范愛農 |
③ |
看光復的紹興 |
活動七:品讀·中國之意志
看不見世界,就讓世界看見我
郭帥
①一個盲人為什么要去登珠峰?
②“我看不見這個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見我。”
③2021年5月24日,失明25年的張洪從珠穆朗瑪峰南坡成功登頂,成為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登頂珠峰的盲人登山者。
④站在世界之巔,張洪回想起他拉練的情景……
⑤從海拔6100米的羅布切東峰下撤時,暴風雪突然降臨。他和教練強子沒有配合好,頭磕在冰壁上。張洪對著強子爆發了:“那么危險的訓練,到底有沒有必要?”暴風雪中,兩個“鋼鐵直男”陷入了冷戰。
⑥支離破碎的昆布冰川是張洪的又一道門檻:這里有看不到底的冰裂縫,有高高聳立的冰壁,還有隨時傾瀉而下的懸冰川……強子會告訴他,這個裂縫大概是20厘米,或者50厘米,或者1米。但不管強子說的是多長,張洪總是跨到自己的極限——1米以上。這源于他的本能,跨度越大,就越安全。強子很惱火,為什么要做無用功浪費體能?跨度太大,張洪可能就跨到下一個冰裂縫里了。
⑦在珠峰,信任關乎生命安全。然而,盲人對環境和他人的信任有多難?強子蒙著眼睛在碎石里走了一圈。原本5分鐘的路程,他深一腳,淺一腳,走了20分鐘,摘掉眼罩后他說:“我以前以為這里面缺少了信任,其實,在他的世界里,可能這個信任已經給到了最多,或者給到了極限。”
⑧5月21日,張洪團隊向珠峰發起了挑戰。
⑨在距離峰頂只有100多米時,每小時50公里的風速,外加降雪,氧氣瓶的調節閥被凍住了,準備的氧氣不足以供團隊所有人繼續攀登。在8700米的奪命海拔地帶,如果沒有氧氣輔助,一般人可能連10分鐘都挺不過。生死關頭,強子決定,包括他和兩位攝影師在內的五個人下撤,把足夠的氧氣留給張洪和狀態最好的三個夏爾巴①向導,讓他們繼續沖頂。
⑩突如其來的變故,一度讓張洪心生退意。在一次次拉練和集訓后,強子已經成了張洪最默契的眼睛,“我們一起來的,我們一起爬,一起下。”但強子卻說:“我以后還有機會,對你來說,可能一生就這一次機會。”他往頂峰的方向輕輕推了張洪一把……
⑪海拔8790米處的希拉里臺階,是登頂的最后一道攔路虎。這是一條寬度僅30厘米左右的山脊,兩側都是萬丈懸崖,山脊遠看像一片刀刃,通常只允許一人通過。張洪登頂前12天,兩位世界知名的登山者在這里遇難,他們已經征服了七大洲最高峰中的六座,珠峰是最后一座。
⑫到達希拉里臺階時,張洪已經走不動了。冰爪在巖石表面直打滑,他只好
蹲下,一只手
抓住路繩,另一只手當“眼睛”,先
摸自己的腳尖,然后順著腳尖往前一寸一寸地
觸摸,
尋找安全的落腳點。確定了落腳點,再用手去
尋找身體的支撐點,最后把腳
邁出去。
⑬有次,張洪邁出去的右腳還沒著地,突然聽到夏爾巴向導大吼:“不……不……停下 ”,他…… 如果那只腳一旦跨出去,他落下的位置就是2000多米的懸崖。
⑭步步驚心。
⑮近兩個小時之后,世界看見了張洪。
(有刪改)
[注]①夏爾巴:一個生活在喜馬拉雅南坡的族群。
18.【瀏覽·概括】因為信任,最終讓世界看見了張洪。請你運用瀏覽的閱讀方法,圍繞“信任”,完成下面表格。(4分)
地點 |
環境 |
事件 |
批注 |
羅布切東峰 |
暴風雪肆虐 |
① |
不完全信任,陷入冷戰 |
② |
冰裂縫、冰壁、懸冰川…… |
強子用眼睛測量裂縫距離并告知張洪,張洪用本能極限跨越 |
③ |
距離峰頂100多米 |
④ |
強子調整登峰隊伍,鼓勵張洪登頂 |
兩人彼此信任 |
19.【精讀·聯想】文中第⑫段連續使用了“蹲”“抓”“摸”等動詞,寫出了張洪登頂珠峰時的艱難。請你仿照第⑫段,對第⑬段“他”后面的省略部分展開聯想,至少連用三個動詞,把張洪聽到向導大吼后的反應描寫具體。(4分)
20.【賞析·比較】作者匠心獨具,在文中多處運用了表示時間和距離的數量詞,如“100多米”“8790米”“5分鐘”“20分鐘”請你任選兩處構成一組,聯系上下文或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比較,談談這樣寫的好處。(4分)
21.【理解·感悟】“一個盲人為什么要去登珠峰?”文章開頭用疑問引出下文的同時,也引發我們深刻的思考。請聯系上文并結合下面的閱讀鏈接,談談你對“看不見世界,就讓世界看見我”這句話的理解。(4分)
閱讀鏈接:
2023年感動中國人物蕭凱恩,出生三個月因眼癌摘除眼球。5歲的時候,她問爸爸:“看不見是不是就沒有用?”如今20多年過去了,她已經找到了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她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視障人士,20歲時她已贏得超70個音樂比賽獎項。而她的夢想,是開一些可以包容不同學生的音樂學校,為祖國不同的孩子作貢獻。即使生活在黑暗,也要為世界帶去光明,她看不見這個世界,卻始終笑對人生。 |
活動八:點贊·中國之創新
【材料一】
2023年10月21日,《全球企業創新指數報告2023》首次發布,該報告針對全球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五個領域的企業進行全面剖析。報告顯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領域,上榜百強的中國企業數量分別為16家、8家、7家、6家和4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進程中,用10年時間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增長速度全球第一的奇跡,其科技創新表現令人矚目,為全球發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圖表1:國家/地區總體各領域入圍企業數
(摘編自《科技日報》2023年10月22日,有刪改)
【材料二】
圖表2:2019-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來源:全球創新指數數據庫,產權組織,2023年,有調整)
【材料三】
當前,全國各地涌動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澎湃熱潮。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源于中國,惠及世界,在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注入強勁動力的同時,也點燃了全球發展新引擎。新質生產力首先在“新”,關鍵在“質”,追求“綠”,辟蹊“徑”,其目的是為全球技術變革提供新驅動,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優質動力和產品,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為世界現代化貢獻中國方案。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面向未來,新質生產力正在繪就一幅世界經濟強勁復蘇、全球高質量發展和世界現代化交相輝映的美好畫卷。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