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校園介紹為本站免費宣傳我國教育事業窗口。收錄學校資料均來自于學校公開資料,想要了解詳情請自行與學校聯系,本站不提供聯絡服務。
吉林市第一中學校始建于1907年(清·光緒33年),初名為吉林中學堂,1978年被吉林省政府確定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2003年被吉林省政府確定為首批素質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
學校占地面積26萬㎡,建筑面積13.6萬㎡,現有81個教學班,在校生4500余人,教職工345人,其中特級教師8人,首席教師7人,高級教師123人,國家級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8人,省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48人,市“全天候”教師、市優秀教師標兵等111人。全校具有國家、省、市各類榮譽稱號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以上。
近年來,學校確立了“為每一位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實施了“幸福教育工程”,形成了教學改革、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進的辦學特色,收到了顯著成效。
學校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全省前列,2003年獲吉林省高考文理科雙狀元,2006年獲吉林省理科狀元,高考升學率達99%以上,考入重點校比率達55%以上。學科競賽成績更為顯著,至今有1000余人在與國際奧賽接軌的五個學科競賽中獲獎,并創造了多項吉林省參賽記錄。
優異的辦學成果
南宋詞人周密描敘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景象和觀潮盛況的散文《觀潮》精粹簡練,作者布局謀篇、運思熔裁,遣詞造句都很有功力。筆者旨就文中動詞能傳達出精神的妙處,專注揣摩若干——
海潮圖(第1段)中,一個“沃”字堪絕�!拔帧�,用水淋洗�!拔秩铡�,沖蕩日頭,形容波浪大�!巴烫煳秩铡�,欲將浩浩蒼天吞下,欲給焰焰紅日洗澡,盡夸張之能事,筆力了得!這是繼“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玉”“雪”見其“白”,摹色;“城”“嶺”則喻形),大聲如雷霆(比譬其聲),震撼激射(與“際天而來”共富動態,彰顯其勢)”,而極寫雪濤之威猛,氣派之壯闊。
軍演圖(第2段)中,“乘”“弄”“標”“舞”等動詞要言不煩,出神入化,其龍騰虎驤之狀,自可想見�!俺蓑T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生動地寫出船上操練的具體情景,并以“如履平地”喻其景中人物從容裕如的悠閑神態,矯健縱踉而如此起落平穩,又可想而知手段何其高明。況且在前有“分列兩岸”之陣狀,有“奔騰分合”之演勢;在后有“略不相睹”之煙霧激卷,有“聲如崩山”之爆威震蕩,等等一系列動的畫面相輔相成,驚魂撼魄而粘吸耳目。
弄潮圖(第3段)中,“披”“持”“爭”“鼓”“迎”“出沒”“騰身”等動詞蟬聯而下,令人眼花繚亂,卻不禁對弄潮兒的高強本領由衷地稱頌和贊嘆�!芭l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也是民間習俗的出色點染;“手持”的“彩旗”與“文身”則相映生色,使文章平添風俗畫鮮活壯美的意趣;持彩旗的動機乃是“夸能”,所以有了“爭先鼓勇”;“溯迎而上”見出弄潮兒的猛勇,奮勇之態跳躍紙上;“出沒鯨波”見出弄潮兒的矯健,情態頗富特征和表現力;“騰身百變”使吳中健兒形神畢肖,眾多英姿卓現而突出驚濤駭浪中的變幻之能。
觀潮圖(第4段)中,一個“塞”字制勝�!败囻R塞途”十余里,被吸引的觀眾如此密集,足見觀潮之盛;珠綺滿目,車馬擁道,是盛況的具體化。連同看棚之內,席地無瑕,插足不得,顯然都是從側面烘托前文恣情淋漓所描繪的江潮之雄偉壯觀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觀潮》的筆墨技法夭矯多姿,藉由安字置詞皆有刻形繪境之功用即可管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