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武生性暴戾。他鎮守四川時,梓州刺史章彝因為很小的事惹怒了他,嚴武竟然用大棍子將其活活打死。
嚴武的母親屢次勸他,嚴武也不聽。等到嚴武死了,他母親才長出一口氣說:“我現在才不擔心會淪為官婢了�!保拼闪�,犯罪的家屬沒入宮中或滄為官婢干粗活。嚴武母親覺得以嚴武的暴戾脾氣遲早要出事,所以有此擔心。
完勝吐蕃
嚴武也是個“能人”。詩人高適雖然能將李白投靠的永王李璘打得一敗涂地,但他在四川時,吐蕃屢屢進犯,高適卻一籌莫展。有的文章說高適“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也有幾分道理。但猛悍的嚴武對付強悍的吐蕃,倒是銅帚鐵掃,硬碰硬。
廣德二年(764年)秋天,嚴武帶兵擊敗吐蕃軍七萬多人,收復了不少失地。吐蕃也嚇得一度不敢再犯唐。
詩詞氣勢雄渾
嚴武有一首《軍城早秋》,寫得也頗有氣勢: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唐詩鑒賞詞典》中選有該詩,嚴武寫得相當不錯。老杜有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裊裊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云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闭且虼嗽姸�,平心而論,老杜這詩比較平淡,不及嚴武之詩有氣勢。
嚴武對于杜甫一向非常欣賞,非常情深意切。杜甫也稱贊過嚴武“詩清立意新”。杜甫比嚴武大十四歲左右,但老杜一直混得不行,要靠人家嚴武施舍點米,介紹個工作。俗話說“拿人手軟,吃人嘴短”。于是,老杜寫詩時,一般都是恭恭敬敬地稱嚴武為“嚴公”、“嚴鄭公”、“嚴中丞”等。而嚴武僅有一篇稱老杜為“杜拾遺”,其余的都是毫不客氣地稱其為“杜二”(唐人稱排行并非蔑視,有親熱的意思,但絕不像稱“公”和官銜那樣有敬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