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志第二十二 職官一
志第二十二 職官一
高祖發跡太原,官名稱位,皆依隋舊。及登極之初,未遑改作,隨時署置,務從省便。武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內侍為六省。次御史臺;次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仆、大理、鴻臚、司農、太府,為九寺;次將作監;次國子學;次天策上將府;次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領軍、左右武候、左右監門、左右屯、左右領,為十四衛府。東宮置三師、三少、詹事府、門下典書兩坊。次內坊;次家令、率更、仆三寺;次左右衛率府、左右宗衛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左右內率府,為十率府。王公以下置府佐國官。公主置邑司已下。并為京職事官。州縣、鎮戍、岳瀆、關津為外職事官。又以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 √剡M、 正二品�! ∽蠊獾摯蠓�、 從一品。
右光祿大夫、 正二品�! ∩ⅡT常侍、 從三品�! √写蠓�、 正四品�!⊥ㄖ鄙ⅡT常侍、 正四品�! ≈写蠓�、從四品上�! T外散騎常侍、 從四品下。
中散大夫、 正五品上�! ∩ⅡT侍郎 正五品下�! ⊥ㄖ鄙ⅡT侍郎、 從五品上�! T外散騎侍郎、 從五品下�! 〕h郎、承議郎、正六品�! ⊥ㄗh郎、通直郎、 從六品�! 〕埨�、宣德郎、 正七品�! 〕⒗�、宣義郎、 從七品。
給事郎、征事郎、 正八品�! 〕蟹罾�、承務郎、 從八品�! ∪辶掷�、登仕郎、 正九品�! ∥牧掷�、將仕郎,從九品�! 〔槲纳⒐�。
輔國、 正二品�! ℃傑� 從二品�! 《髮④�,冠軍、 正三品�! ≡器�、 從三品�! ≈椅�、壯武、宣威、明威、信遠、游騎、游擊自正四品上到從五品下�! ∈畬④�,為散號將軍,以加武士之無職事者。改上開府儀同三司為上輕車都尉,開府儀同三司為輕車都尉,儀同三司為騎都尉,秦王、齊王下統軍為護軍,副統軍為副護軍,上大都督為驍騎尉,大都督為飛騎尉,帥都督為云騎尉,都督為武騎尉,車騎將軍為游騎將軍,親衛驃騎將軍為親衛中郎將,其勛衛驃騎準此。親衛車騎將軍為親衛郎將,其勛衛翊衛車騎并準此。監門府郎將為監門中郎將,領左右郎將,準此。諸軍驃騎將軍為統軍,其秦王、齊王下領三衛及庫直、驅咥直、車騎并準此。諸軍車騎將軍為別將。其散官文騎尉為承議郎,屯騎尉為通直郎,云騎尉為登仕郎,羽騎尉為將仕郎。武德九年,罷天策上將府。
貞觀元年,改國子學為國子監,分將作為少府監,通將作為三監。八年七月,始以云麾將軍為從三品階。九月,以統軍正四品下,別將正五品上。十一年,改令置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其三公已下,六省、一臺、九寺、三監、十二衛、東宮諸司,并從舊定。又改以光祿大夫為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為從三品,正議大夫為正四品上,通議大夫為正四品下,太中大夫為從四品上,中大夫為從四品下,中散大夫為正五品上,朝議大夫為正五品下,朝請大夫為從五品上,朝散大夫為從五品下。其六品下,唯改通議郎為奉議郎,自余依舊。更置驃騎大將軍為從一品武散官;輔國、鎮軍二大將軍為從二品武散官。冠軍將軍加大字。及云麾已下,游擊已上,改為五品已上武散官。又置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節、御武、仁勇、陪戎八校尉副尉,自正六品至從九品,上階為校尉,下為副尉。
為六品已下武散官。
凡九品已上職事,皆帶散位,謂之本品。職事則隨才錄用,或從閑入劇,或去高就卑,遷從出入,參差不定。散位則一切以門廕結品,然后勞考進敘�!段涞铝睢�,職事高者解散官,欠一階不到為“兼”。職事卑者,不解散官�!敦懹^令》,以職事高者為“守”,職事卑者為“行”,仍各帶散位。其欠一階,依舊為“兼”,與當階者,皆解散官。永徽已來,欠一階者,或為兼,或帶散官,或為守,參而用之。其兩職事者亦為“兼”,頗相錯亂。其欠一階之“兼”,古念反。其職事之兼,古恬反。字同音異耳�! ∠毯喽�,始一切為“守”。
自高宗之后,官名品秩,屢有改易。今錄永泰二年官品。其改易品秩者,注于官品之下。若改官名及職員有加減者,則各附之于本職云。
唐初因隋號,武德三年三月,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內書省為中書省。貞觀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書為戶部尚書。七月,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改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顯慶元年,改戶部尚書為度支尚書,侍郎為度支侍郎。又置驃騎大將軍員,從一品。龍朔二年二月甲子,改百司及官名。改尚書省為中臺,仆射為匡政,左右丞為肅機,左右司郎中為丞務,吏部為司列,主爵為司封,考功為司績,禮部為司禮,祠部為司禋,膳部為司膳,主客為司蕃,戶部為司元,度支為司度,倉部為司倉,金部為司珍,兵部為司戎,職方為司域,駕部為司輿,庫部為司庫,刑部為司刑,都官為司仆,比部為司計,工部為司平,屯田為司田,虞部為司虞,水部為司川,余司依舊。尚書為太常伯,侍郎為少常伯,郎中為大夫。中書門下為東西臺。侍中為左相,黃門侍郎為東臺侍郎,給事中為東臺舍人,散騎常侍為左右侍極,諫議大夫為正諫大夫。中書令為右相,侍郎為西臺侍郎,舍人為西臺舍人。秘書省為蘭臺,監為太史,少監為侍郎,丞為大夫。著作郎為司文郎中,太史令為秘閣郎中。御史臺為憲臺,御史大夫為大司憲,御史中丞為司憲大夫。殿中省為中御府,丞為大夫。尚食為奉膳,尚藥為奉醫,尚衣為奉冕,尚舍為奉扆,尚乘為奉駕,尚輦為奉御,并為大夫。內侍省為內侍監。太常為奉常,光祿為司宰,衛尉為司衛,宗正為司宗,太仆為司馭,大理為詳刑,正為大夫。鴻臚為司文,司農為司稼,太府為外府,卿并為正卿。少府監為內府監。將作監為繕工監,大匠為大監,少匠為少監。國子監為司成館,國子祭酒為大司成,司業為少司成,博士為宣業。都水為司津監。左、右衛府、左、右驍衛府、左、右武衛府,并除“府”字。左、右屯衛府為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為左右戎衛,武候為金吾衛,千牛為奉宸衛,屯營為羽林軍。詹事為端尹府,門下、典書為左右春坊,左右庶子為左右中護。中允為左贊善大夫,洗馬為司經大夫,中舍人為右贊善大夫。家令寺為宮府寺,率更寺為司更寺,仆寺為馭仆寺,長官并為大夫。左、右衛率府為典戎衛,左、右宗衛率府為司御衛,左右虞候率府為清道衛,監門率府為崇掖衛,內率府為奉裕衛。七日,又制廢尚書令,改起居郎為左史,起居舍人為右史,著作佐郎為司文郎,太史丞為秘閣郎,左右千牛為奉宸,司議郎為左司議郎,太子舍人為右司議郎。典膳、藥藏、內直監、宮門大夫,并改為郎。太子千牛為奉裕。
總章二年置司列、司戎少常伯各兩員。咸亨元年十二月詔:“龍朔二年新改尚書省百司及仆射已下官名,并依舊。其東宮十率府,有異上臺諸衛,各宜依舊為率府。其左司議郎除“左”字。其左、右金吾、左、右威衛,依新改”。永淳元年七月,置州別駕。
光宅元年九月,改尚書省為文昌臺,左、右仆射為文昌左、右相。吏部為天官,戶部為地官,禮部為春官,兵部為夏官,刑部為秋官,工部為冬官。門下省為鸞臺,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史。太常為司禮,鴻臚為司賓,宗正為司屬,光祿為司膳,太府為司府,太仆為司仆,衛尉為司衛,大理為司刑。司農依舊。左、右驍衛為左右威衛,左、右武衛為左、右鷹揚衛,左、右威衛為左右豹衛,左、右領軍衛為左右玉鈴衛。左、右金吾衛依舊。御史臺改為左肅政臺,專知京百官及監諸軍旅,并承詔出使。更置右肅政臺,專知諸州案察。
垂拱元年二月,改黃門侍郎為鸞臺侍郎,文昌都省為都臺,主爵為司封,秘書省為麟臺,內侍省為司宮臺,少府監為尚方監。其左、右尚方兩署除“方”字。將作監為營繕監,國子監為成均監,都水監為水衡監。其詹事府為宮尹府,詹事為太尹,少詹事為少尹。左、右內率府為左右奉裕率府,千牛為左右奉裕,左、右監門率府為左右控鶴禁率府,諸衛鎧曹改為胄曹,司膳寺肴藏署改為珍羞署。十月,增置天官侍郎二員。又置左、右補闕、拾遣各二員。三年,加秋官侍郎一員。
永昌元年,置左、右司員外郎各一員。天授二年,增置左、右補闕、拾遣各三員,通滿五員。長壽二年,增夏官侍郎三員。大足元年,加營繕少匠一員,左右羽林衛各增置將軍一員。洛、雍、并、荊、揚、益六州,置左、右司馬各一員。長安三年,增置司勛員外郎一員,地官依舊置侍郎一員,洛、并及三大都督府司馬宜依舊置一員。神龍元年二月,臺閣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廢左、右司員外郎。左右千牛衛各置大將軍一員。東都置太廟官吏,增置太常、大理少卿各一員。二年,又置員外官凡二千余人。超授閹官七品已上員外者,又千余人。十二月,復置左右司員外郎各一員。景云二年,復置太子左、右諭德、太子左、右贊善大夫各兩員。雍、洛及大都督府長史加為三品階,別駕致敬,依前。太極元年,光祿、大理、鴻臚、太府、衛尉、宗正,各增置少卿一員。秘書少監、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左右臺中丞,各增置一員。雍、洛二州及益、并、荊、揚四大都督府,各增置司馬一員,分為左、右司馬。
開元元年十二月,改尚書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監。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長史為尹,司馬為少尹,錄事參軍為司錄參軍,余司改司為曹。五年九月,紫微省依舊為中書省,黃門省為門下省,黃門監為侍中。二十四年九月,改主爵為司封。天寶元年二月,侍中改為左相,中書令改為右相,左、右丞相依舊為仆射,黃門侍郎為門下侍郎。改州為郡,刺史為太守。十一載正月,改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刑部為憲部。其行內諸司有部者并改。改駕部為司駕,改庫部為司庫,金部為司金,倉部為司儲,比部為司計,祠部為司禋,膳部為司膳,虞部為司虞,水部為司水。將作大匠為監,少匠為少監。至德二載十二月敕:“近日所改百司額及郡名并官名,一切依故事�!庇谑鞘讨�、中書令、兵吏部等并仍舊。罷郡為州,復以太守為刺史。
正第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已上職事官�! ⊥�。 爵�!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九年省。
從第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 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不帶職事官者,朝參祿俸并同職事,仍隸吏部也�! √犹珟�、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職事官�! ◎婒T大將軍、 武散官�! ∷猛�、郡王、國公。 爵。
正第二品
特進、 文散官�! ≥o國大將軍、 武散官�! ¢_國郡公、 爵�!段涞铝睢肺ㄓ泄�、侯、伯、子、男,貞觀十一年加開國之稱也�!� 上柱國。勛官�!段涞铝睢酚猩袝�,龍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無職事官。
從第二品
尚書左右仆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 揚、幽、潞、陜、靈�! 〈蠖甲o、單于、安西,已上職事官�! 」獾摯蠓�、 文散官, 鎮軍大將軍、 武散官�! ¢_國縣公、 爵。
柱國。 勛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 舊班在左相上,《開元令》移在下�! ¢T下侍郎、中書侍郎、 舊班正四品上,大歷二年升。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自左右衛已下,并為武職事官�! 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 《武德令》,禮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貞觀年改以民部次禮部,兵部次之。則天初又改以戶部次吏部,禮部次之,兵部次之�! √淤e客、舊兼職無品,《開元前令》定入官品也�! √G�、宗正卿、 天寶初升入正三品也�! √诱彩�、左右散騎常侍、 舊班從三品,廣德年升�! 仁瘫O、唐初舊制,內侍省無三品官,內侍四員,秩四品。天寶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藝承恩遇,特置內侍監兩員,秩三品,以授之�! ≈卸级�、上都護、已上除八大將軍,并為文職事官�! 〗鹱瞎獾摯蠓�、 文散官�! 」谲姶髮④�、 武散官�! 鸦髮④�、 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 上護軍。勛官。
從第三品
御史大夫、 舊班在秘書監九卿下,《開元令》移在上�! ∶貢O、光祿、衛尉、太仆、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龍武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舊雍、洛長史從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為從三品也�! ∥宕蠖级礁L史、 舊從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為從三品�! 〈蠖甲o府副都護、舊正四品上,《開元令》加入從三品�! ∮H王傅、 巳上并職事官。諸衛羽林、千牛龍武將軍為武,余并為文。
銀青光祿大夫、 文散官�! ¢_國侯、 爵�! ≡器鈱④�、 武散官�! w德將軍、 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 ∽o軍。勛官�!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⒏L史、司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階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 舊正四品下階,《開元令》加入上階也�! ∩袝筘�、 永昌元年進為正三品,如意元年復舊, 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諸司侍郎,吏部郎中為正四品上。貞觀三年復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復舊為五品下�! √I偾�、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衛、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府率、中州刺史、軍器監、武德初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復置,九年又省,十年復置北都軍器監�!� 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 《武德令》統軍正四品下,后改為折沖都尉�!洞构傲睢肥挤譃樯现邢赂�,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職事官。率及折沖為武,余并為文也�! ≌h大夫、文散官也�! ¢_國伯、 爵。忠武將軍、 武散官。
上輕車都尉。 勛官。
正第四品下階
尚書右丞、 永昌元年進為從三品,如意元年復舊�! ≈T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諭德、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上�!敦懹^令》,一切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職事官。中郎將為武,余并為文也�! ⊥ㄗh大夫、文散官�! 盐鋵④�。 武散官。
從第四品上階
秘書少監、八寺少卿、殿中少監、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親勛翊衛中郎將、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內侍、大都護親王府長史、已上職事官。府率、中郎將為武,余并為文�! √写蠓�、 文散官�! ∫送䦟④�、 武散官�! ≥p車都尉。 勛官。
從第四品下階
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上州別駕、 已上職事文官�!段涞铝睢�,上州別駕正五品上。二十三年為長史,前上元年,復置別駕,定入從四品也�! ≈懈蹧_都尉、武職事官。
中大夫、 文散官�! ∶魍䦟④�。 武散官�!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⒏畯氖轮欣�,九年省。
正第五品上階
諫議大夫、御史中丞、 《武德令》,從五品上�!敦懹^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復舊也�! 硬┦�、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贊善大夫、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會昌縣令、武德元年,敕萬年、長安令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為從五品。貞觀初復舊也�! ∮H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府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 ≤娖魃俦O、太史少監、親王府典軍、 已上職事官。郎將、典軍為武,余并為文�!队阑樟睢�,親王典軍從四品下�!洞构傲睢犯娜胛迤芬��! ≈猩⒋蠓�、文散官�! ¢_國子、 爵�! 《ㄟh將軍、 武散官�!� 上騎都尉。 勛官。
正第五品下階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藥奉御、太子親勛翊衛郎將、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 已上職事官。郎將、折沖為武,余并為文也。朝議大夫、 文散官�! 庍h將軍。 武散官�!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④娭J祭酒,九年省。
從第五品上階
尚書左右諸司郎中、 《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諸司郎中正五品上。貞觀二年,并改為從五品上也�! ∶貢�、《武德令》,正五品上�!队阑樟睢犯囊��! ≈骼�、太子洗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奉御、獻陵昭陵恭陵橋陵八陵令、《武德》,諸陵令從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獻、昭二陵令,為從五品。已后諸陵并相承依獻、昭二陵也�! ∮H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已上職事官。典軍為武,余并為文也。朝請大夫、 文散官�! ¢_國男、 爵。
游擊將軍、 武散官�! ◎T都尉。 勛官。舊有太公廟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從五品上,開元二十四年省也。
從第五品下階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太子典內、 舊正六品上,《開元令》改。
下都督府上州司馬、 《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貞觀初改�! ∮H王友、 《武德令》,正五品下也�! m苑總監、上牧監、上府果毅都尉、已上職事官。果毅為武散,余并為文�! ●€馬都尉、奉車都尉、 并武散官。駙馬自近代已來,唯尚公主者授之。奉車,有唐已來無其人�! 〕⒋蠓�、文散官�! ∮螕魧④�。 武散官�!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⒏鞑�、記室、參軍,九年省�!渡颀埩睢酚袔旃�、斜谷監也。
正第六品上階
太學博士、 《武德令》,從六品上,貞觀年改�! √诱彩赂�、太子司議郎、太子舍人、中郡長史、 《武德令》,中州別駕從五品上,貞觀年改也�! √拥渖潘幉乩�、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德元年敕,雍州諸縣令階從五品上,七年定令改�! ∮H王府掾屬、 《武德令》,從五品下也�! ∥鋷熘猩惺鹆�、《武德令》依上署令,從七品下,太極年改武庫令階,開元年改中尚令階�! ≈T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鎮軍兵滿二萬人已上司馬、已上職事官。司階、果毅為武,余并為文也�! ∮H勛翊衛校衛、 衛官�! 〕h郎、 文散官�! ≌盐湫N�、 武散官�! ◎旘T尉。勛官。
正第六品下階
千牛備身左右、 衛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孫起家為之�! √游膶W、下州長史、 武德中,下州別駕,正六品,貞觀二十三年,改為長史丞。永淳元年,諸州置別駕官。天寶八載停別駕,下郡置長史。后上元二年,諸州置別駕,不廢下府長史也�! ≈兄菟抉R、《武德令》,中州治中,從五品下,《貞觀令》改�! 戎]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 已上文職事官�!� 上鎮將、 武職事官�!段涞铝睢�,從四品下也�! 〕凶h郎、文散官。
昭武副尉。 武散官�!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⒏T曹參軍事,九年省也。
從第六品上階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 《武德令》,吏部員外郎正六品上,諸司員外郎正六品下。貞觀二年改�! “怂仑�、大理司直、國子助教、《武德令》,從七品上�! 〕情T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 《武德令》,正七品上�! ≈髯衾�、 《武德令》,正七品下�! ∈逃t、《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渡颀埩睢�,從六品下。開元改�! ≈T衛羽林長史、兩京市署令、 武德四年進為從五品上,七年定令,復舊也�! ∠轮菟抉R、《武德令》,中下州治中,正六品下�! ∮H王文學、主簿、記室、錄事參軍、 《武德令》,親王府文學已上,并正六品下也�! ≈T州上縣令、已上交職事官�! ≈T率府左右司階、 武職事官�! ℃傑姳粷M二萬人司馬、 文職事官�! ∽笥冶O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衛官�! 》钭h郎、 文散官�! ≌裢N�、 武散官�! ★w騎尉。 勛官。
從第六品下階
侍御史、 舊從七品上,《垂拱令改》�! ∩俑畬⒆鲊颖O丞、太子內直典設宮門郎、太公廟令、司農寺諸園苑監、沙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互市監、中牧副監、已上文職事官�! ∠赂愣嘉�、 武職事官。 親王府校尉、 衛官�! ⊥ㄖ崩�、 文散官�! ≌裢蔽�。 武散官。
正第七品上階
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尚食尚藥直長、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長史、軍器監丞、諸州中縣令、京兆河南太原府司錄參軍事、大都督大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親王府諸曹參軍、已上文職事官�!段涞铝睢�,親王府功曹、倉曹、戶曹、兵曹參軍事,從五品下;騎曹、鎧曹、田曹、士曹、水曹參軍事等,七品下也�! ≈墟倢�、武職事官�!段涞铝睢�,從五品下�! √忧�、親勛翊衛隊正副隊正、 已上衛官�! 〕埨�、 文散官。
致果校尉 武散官�! ≡乞T尉。 勛官。
正第七品下階
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內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諸曹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武德令》,別將正五品上,后改為果毅。圣歷三年復置別將�!� 上府長史、 《武德令》,統軍長史正八品下也�!� 上鎮副、《武德令》,從五品下�! ∠骆倢�、 《武德令》,正六品下�! ∠履粮北O、 已上職事官。中候、別將、鎮副、鎮將為武,余并為文也。宣德郎、文散官�! ≈鹿蔽�。 武散官�!段涞铝睢酚钟刑觳呱蠈⒏畢④娛�,九年省。又有鹽池鹽井鹽、諸王百司問事謁者。
從第七品上階
殿中侍御史、 《武德》至《乾封令》,并正八品上,垂拱年改�! ∽笥已a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 《武德令》,從八品下也�! ¢T下錄事、中書主書、尚書都事、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長史、太子侍醫、太子三寺丞、都水監丞、諸州中下縣令、親王府東西閣祭酒、《武德令》,正六品下。
京縣丞、 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奉先、會昌、太原、晉陽�! ∠露级礁现蒌浭聟④�、中都督上都護府諸曹參軍事、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武德令》,正六品下。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為武,余并為文�! ∽笥冶O門直長、勛衛、太子親衛、 已上衛官�! 〕⒗�、文散官�! ●戴庑N�、 武散官�! ∥潋T尉。 勛官。
從第七品下階
太史丞、 監局同�! ∮放_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 御史臺、國子監主簿、舊正八品,《垂拱令》改�! ∫赐チ�、宮闈令、上署令、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官、左藏令、乘黃、典客、上林、太倉、平準、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段涞铝睢酚刑珡R、諸陵、典農、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署,右尚本下署,開元初改之也�! ≈T州下縣令、天寶五載,一切為中下縣�! ≈T陵署丞、 永徽二年加秩。舊有太廟署丞,武德為九品,永徽二年加秩, 從七品上,開元年省也。司農寺諸園郤副監神龍令有諸冶副監 宮苑總監丞,下都督府諸曹參軍,太子內坊丞 舊正八品上開元初改 親王國令舊規,流內正九品,太極年改。
公主家令 舊規,流內正八品,太極年改 。上州諸參軍事、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 《武德令》,從六品下�! ≈T屯監、《武德令》有芳醖監,《神龍令》有漆園監�! ≈T率府左右中候、鎮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 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中候為武,余并為文也�! √幼笥冶O門直長、親王府旅帥、諸折沖府校尉、已上衛官�!段涞铝睢�,諸府校尉,正六品下也�! ⌒h郎、 文散官�!●戴飧蔽�。 武散官。
正第八品上階
監察御史、 舊從八品上,《垂拱令》改�! f律郎、諸衛羽林龍武軍錄事參軍事、中署令、 鉤盾、右藏、職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 ≈兄蒌浭聟④娛�、太醫博士、太子典膳藥藏丞、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舊從八品下,開元初改�! 删┦惺鹭�、上牧監丞、 《武德令》,從八品下,《神龍令》有庫谷、斜谷、太陰伊陽監丞�! ℃傑姴粷M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已上文職事官�! ●葱l、太子勛衛、親王府執仗執乘親事、 (已上衛官�! 〗o事郎、 文散官�! ⌒澬N�。 武散官�!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⒏浜�,九年省。
正第八品下階
奚官內仆內府局令、下署令、 太卜、廩犧、珍羞、良醖、掌醢、守宮、武器、車府、司儀、崇玄、導官、中右校、左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渡颀埩睢酚钟懈�、楫二署令也�! ≈T衛羽林龍武諸曹參軍事、中州諸司參軍事、親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參軍事、《武德令》,親王府參軍,從七品下,《雍州》行參軍,正八品上�! ∩兴幘炙踞t、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丞、太子內直宮門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臺郎、已上文職事官�! ≈T衛左右司戈、上戍主、 已上武職事官�!段涞铝睢酚兄墟傞L史�! 渖�、 衛官�! ≌魇吕�、 文散官�! ⌒澑蔽�。武散官。
從第八品上階
左右拾遣、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 《武德令》,以九品上�! ∽笥仪Pl錄事參軍、下州錄事參軍、 《武德令》有中下州諸司參軍事�! ≈T州上縣丞、中牧監丞、《武德令》,正八品上�! 【┛h主簿、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錄事參軍、中都督府上都護府參軍、親王府行參軍、 《武德令》,正八品上�! 【┱缀幽咸蠖级礁┦�、《武德令》,雍州博士,從八品下�! ≈T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 《武德令》有鹽池鹽井監丞,《神龍令》有太和監丞�! ”U抡�、已上文職事官�! √玉葱l諸府旅帥、 已上衛官�!段涞隆�、《乾封令》,諸府旅帥,正七品下�! 〕蟹罾�、 文散官�! ∮晷N�。武散官。
從第八品下階
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醫監、太子左右春坊錄事、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諸署令、掖庭宮圍局丞、太史都水監主簿、太史為局則省主簿�! ≈袝T下尚書都省兵吏部考功禮部主事、 舊從九品上,開元二十四年改七司入八品,其省內諸司依舊�!� 上署丞、《武德令》有芳醖監丞�! ∠露级礁现輩④娛�、中都督府上州博士、諸州中縣丞、諸王府典簽、 《武德令》,正八品下。
京縣尉、親王國大司農、 舊規,流內正第七品,開元初改�! 」骷邑�、 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 ≈T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鎮倉曹兵曹參軍事、《武德令》有下鎮長史�! £鼔卣�、 已上文職事官。
中戌主、上戌副、永府左右司戈、 已上武職事官�! √觽渖�、親王府隊正、 已上衛官�! 〕袆绽�、 文散官�! ∮旮蔽�。武散官。
正第九品上階
校書郎、 《永徽令》加入從八品下,《垂拱令》復舊�! √�、太子左右內率監門府錄事參軍、太子內方典直、中署丞、典客署掌客、親勛翊衛府羽林兵曹參軍事、岳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武德令》,正八品下�!渡颀埩睢酚衅釄@丞,《開元前令》有沙苑丞�! ≈T州中下丞、中郡博士、 《武德令》,正九品下。
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主簿、武庫署監事、 已上并文職事官�!段涞铝睢酚刑觳呱蠈⒏浭�。其武庫監事,從九品下,太極年改也�! ∪辶掷�、文散官�! ∪视滦N�。 武散官。
正第九品下階
正字、 《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 √有�、 《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 ∞晒賰绕蛢雀重�、下署丞、尚食局食醫、尚藥局醫佐、尚乘局奉乘司庫司廩、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三寺主簿、詹事府錄事、龍朔年置桂坊錄事,咸亨年省�! √佑H勛翊府兵曹參軍事、諸州下縣丞、諸州上縣中縣主簿、中州參軍事、 《武德令》,正九品上�! ∠轮莶┦�、《武德令》,中下州博士,從九品上,下州博士,從九品下�! 【┱缀幽咸T縣尉、上牧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中府兵曹、親王國尉、舊規,流內正八品,開元初改�!段涞铝睢酚杏H王府鎮事及司閣。 上關丞、 《武德令》有上津尉�! ≈T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已上職事官。執戟戍主為武,余并為文�! ≈T折沖府隊正、 衛官�! 〉鞘死�、文散官�! ∪视赂蔽�。 武散官。
從第九品上階
尚書諸司御史臺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太子正字、弘文館校書、太史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匹總監主簿、中牧監主簿、《永徽令》有監漕。
諸州中下縣主簿、上縣中縣尉、下府兵曹、 已上并職事文官�! ∥牧掷�、文散官�! ∨闳中N�。 武散官。
從第九品下階
內侍省主事、國子監親王府錄事、太子左右春坊主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咒禁博士、太卜署博士、太醫署針助教、太醫署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親王國丞、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從正流內�! ∫赐ゾ謱m教博士、太子諸署丞、太子典食署丞、太子廄牧署典乘、諸監作諸監事計官、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下州參軍事、《武德令》,中下州行參軍,正九品,下州參軍,從九品上�! ≈兄菹轮葆t博士、諸州中縣下縣尉、京縣錄事、下牧監主簿、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公主邑司錄事、諸津丞、、下鎮兵曹參軍、《武德令》有諸橋諸堰丞�! ≈T率府左右執戟、 已上職事官。長上、執戟為武,余并為文�! ∮H王府隊副、諸折沖府隊副、已上衛官�! ⑹死�、 文散官�! ∨闳指蔽�。 武散官。
流內九品三十階之內,又有視流內起居,五品至從九品。初以薩寶府、親王國官及三師、三公、開府、嗣郡王、上柱國已下護軍勛官帶職事者府官等品。開元初,一切罷之。今唯有薩寶、 祅正二官而已。又有流外自勛品以至九品,以為諸司令史、贊者、典謁、亭長、掌固等品。視流外亦自勛品至九品,開元初唯留薩寶祅祝及府史,余亦罷之。
職事者,諸統領曹事,供命王命,上下相攝,以持庶績。近代已來,又分為文武二職,分曹置員,各理所掌。五品已下,舊制吏部尚書進用。自隋已后,則中書門下知政事官訪擇聞奏,然后下制授之。三品已上,德高委重者,亦有臨軒冊授。自神龍之后,冊禮廢而不用,朝遷命官,制敕而已。六品已上,吏部選擬錄奏,書旨授之。
有唐已來,出身入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書算。其次以流外入流。若以門資入仕,則先授親勛翊衛,六番隨文武簡入選例。又有齋郎、品子、勛官及五等封爵、屯官之屬,亦有番第,許同揀選。天寶三載,又置崇玄學,習《道德》等經,同明經例。自余或臨時聽敕,不可盡載。其秀才,有唐已來無其人。
職事官資,則清濁區分,以次補授。又以三品已上官,及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諸司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少詹事、左右庶子、秘書少監、國子司業為清望官。太子左右諭德、左右衛左右千牛衛中郎將、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內率府率及副、太子左右衛率府中朗將、已上四品�! ≈G議大夫、御史中丞、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中舍人、左右贊善大夫、洗馬、國子博士、尚書諸司郎中、秘書丞、著作郎、太常丞、左右衛郎將、左右衛率府郎將、已上五品�! ∑鹁永�、起居舍人、太子司議郎、尚書諸司員外郎、太子舍人、侍御史、秘書郎、著作佐郎、太學博士、詹事丞、太子文學、國子助教、已上六品�! ∽笥已a闕、殿中侍御史、太常博士、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太學助教、 已上七品�! ∽笥沂斑z、監察御史、四門助教已上八品�! 榍骞�。自外各以資次遷授。開元中,裴光庭為吏部尚書,始用循資格以注擬六品已下選人。其后每年雖小有移改,然相承至今用之。
武散官,舊謂之散位,不理職務,加官而已。后魏及梁,皆以散號將軍記其本階,自隋改用開府儀同三司已下。貞觀年,又分文武,入仕者皆帶散位,謂之本品。
以門資出身者,諸嗣王郡王出身從四品下,親王諸子封郡公者從五品上,國公正六品上,郡公正六品下,縣公從六品上,侯正七品上,伯正七品下,子從七品上,男從七品下�;实劬屄橐陨嫌H、皇太后周親出身六品上�;侍蟠蠊τH、皇后周親從六品上�;实厶幻庥H、皇太后小功緦麻親、皇后大功親正七品上�;屎笮」屄橛H、皇太子妃周親從七品上。其外戚各依服屬降宗親二階敘。諸娶郡主者出身六品上,娶縣主者正七品上,郡主子出身從七品上�?h主子從八品上。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從七品上,從三品子從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從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從八品上,從五品及國公子從八品下。三品以上廕曾孫,五品以上廕孫。孫降子一等,曾孫降孫一等。
諸秀才出身,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第,正八品下;上下第,從九品上。明經出身,上上第,從八品下;上中第,從九品上。進士、明法出身,甲第,從九品上;乙第,從九品下。若通二經已外,每一經加一等。
勛官預文武選者,上柱國正六品上敘,以下遞降一階。凡入仕之后,遷代則以四考為限。四考中中,進年勞一階敘。每一考中上,進一階;一考上下,進二階。五品已上非恩制所加,更無進之令。
自武德至乾封,未有泛階之恩。應入三品者,皆以恩舊特拜,入五品者多依選敘,計階至朝散大夫已上,奏取進止,每年量多少進敘。余并依本品授官。若滿三計至,即一切聽入。至乾封元年,文武普加二階。永淳元年二月敕:“文武官累積勞效,計至五品。一計至者,多未甄擢。再計至者,隨例必升,賢愚一貫。自今已后,一計至已上,有在官清慎,狀跡灼然,材堪應務者,所司具狀錄奏,當與進階。若公正無聞,循默自守,及未經任州縣官者,雖頻經計至,不在加階之限。即為恆例�!焙氲涝�,又普加一階。乃有九品職事及三衛階高者,并入五品。則天朝,泛階漸多,始令仕經八考,職事六品者許入。萬歲通天元年敕:“自今已后,文武官加階應入五品者,并取出身,已歷十二考已上,進階之時,見居六品官。其應入三品人,出身已二十五考以上,進階見居三品官�!睙o幾,入五品又加至十六考。神功元年制“勛官、品子、流外國官出身,不得任清資要官。應入三品,不得進階”。開元已來,伎術者經二十考,三省都事及主事、錄事十八考,亦聽敘。吏部檢歷任階考,判成錄奏。每制之日,應入三品五品者,皆令人參趁�;蚴沁h方牧宰、諸司閑職,赍持金帛贈遣主典,知加階令史,乃有受納萬數者。臺省要職,以加位為榮,亦有遣主典錢帛者。
舊例,開府及特進,雖不職事,皆給俸祿,預朝會,行立在于本品之次。光祿大夫已下,朝散大夫已上,衣服依本品,無祿俸,不預朝會。朝議郎已下,黃衣執笏,于吏部分番上下承使及親驅使,甚為猥賤。每當上之時,至有為主事令史守扃鑰執鞭帽者。兩番已上,則隨番許簡,通時務者始令參選。一登職事已后,雖官有代滿,即不復番上。
勛官者,出于周、齊交戰之際。本以酬戰士,其后漸及朝流。階爵之外,更為節級。周置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等十一號。隋文帝因周之舊,更增損之。有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起正二品,至七品,總十一等,用賞勛勞。煬帝又改為左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正議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建節奮武尉、宣惠尉十一等,以代都督已上。又增置綏德、懷仁、守義、奉誠、立信等五尉,以至從九品。武德初,雜用隋制,至七年頒令,定用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云騎尉、武騎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從七品。貞觀十一年,改上大將軍為上護軍,大將軍為護軍,自外不改,行之至今。
永微已后,以國初勛名與散官名同,年月既久,漸相錯亂。咸亨五年三月,更下詔申明,各以類相比。武德初光祿大夫比今日上柱國,左光祿大夫比柱國,右光祿大夫及上大將軍比上護軍,金紫光祿大夫及將軍比護軍,銀青光祿大夫及上開府比上輕車都尉,正議大夫及開府比輕車都尉,通議大夫及上儀同三司比上騎都尉,朝請大夫及儀同比騎都尉,授勛者動盈萬計。每年納課,亦分番于兵部及本郡,當上省司。又分支諸曹,身應役使,有類僮仆,據令乃與公卿齊班,論實在于胥吏之下。蓋以其猥多,又出自兵卒,所以然也。
武德初,以諸道軍各事繁,分置行臺尚司省。其陜東道大行臺尚書省,令一人, 正第二品�! ≌乒軆溶娙�,總判省事。仆射一人,從第二品,三品任置。掌貳令事。左丞一人, 正第四品下�! ∮邑┮蝗�, 正第四品下�! ≌品炙炯m正省內。都事一人,從第七品上。主事四人,從第九品上,諸司主事并同�! 〔⒄仆┦�。兵部尚書一人, 正第四品,諸尚書并同�! 〖嬲评舨渴�。司勛郎中一人,正第五品上,諸郎中并同�! ≈魇乱蝗��?脊芍幸蝗�,主事一人。兵部郎中一人,主事二人。駕部郎中一人,主事二人。民部尚書一人,兼掌禮部事。禮部郎中一人,主事一人。膳部郎中一人,主事一人。度支郎中一人,主事二人。倉部郎中一人,主事二人。工部郎中一人,主事一人。屯田郎中一人,主事一人。每郎中兼京省二司。各有令史、書令史及掌固,并流外�! ∈池洷O一人, 正第八品下,諸監同�! ≌粕判�、財物、賓客、鋪設、音樂、醫藥事。丞二人。正第九品下,諸監丞同�! ∞r圃監一人,掌倉廩、園圃、柴炭、芻藁、運漕之事。丞四人。武器監一人,掌兵仗、廄牧之事。丞二人。百工監一人,掌舟車及營造雜作之事。丞四人。各有錄事及府史、典事、掌固等,并流外�! ≈T道行臺尚書省, 益州道、襄州道、東南道、河東道、河北道�! ×钜蝗�,從第二品�! ≌仆儢|道大行臺。仆射一人,正第三品,左右任置�! ∝┮蝗�, 左右任置。左丞從四品上,右丞從四品下�! 《际露�, 正第八上。
主事二人。兵部尚書一人, 從第三品,諸尚書同�! 〖嬲评舨�、禮部事�?脊芍幸蝗�, 從第五品上,諸郎中并同�! ≈魇露�,從第九品下,諸主事同。
膳部郎中一人,主事二人。兵部郎中二人,主事二人。民部尚書一人,兼掌刑部、工部。倉部郎中二人,主事二人。刑部郎中一人,主事二人。屯田郎中一人,主事二人。每郎中兼掌京省三司,各有令史、書令史、掌固,并流外也�! ∈池洷O一人, 從八品上,武器監同�! 〖嬲妻r圃監事,丞一人。兼掌百工監事,丞二人。兩監各有錄事、府史、典事、掌固等,并流外。
時秦王、齊王府官之外,又各置左右六護軍府及左右親事帳內府。其左一右一護軍府護軍各一人,正第四品下。掌率統軍已下侍衛陪從。副護軍各二人,從四品下�! ¢L史各一人, 從七品下�! ′浭聟④姼饕蝗�, 從八品,有錄事及府史,并流外�! }曹參軍事各一人,兵曹參軍事各一人,鎧曹參軍事各一人。并正九品下,各有府史,并流外�! 〗y軍各五人,別將各十人,分掌領親勛衛及外軍。左二右二護軍府、左三右三護軍府,各減統軍三人,別將六人。余職員同左一右一府。其左右親事府統軍各一人,正四品下�! ≌坡首笥覄e將、侍衛陪從。長史一人, 正八品下�! ′浭聟④娛赂饕蝗�, 正九品上,有錄事及府史,并流外�!”軈④娛赂饕蝗�,鎧曹參軍事各一人。并正九品下,各有府史,并流外。 左別將各一人,右別將各一人, 正五品下�! ≌坡视H事以上侍衛陪從。其帳內府職員品秩,與統軍府同。又有庫直及驅咥直,庫直隸親事府,驅咥直隸帳內府。
各于左右內選才堪者,量事置之。
武德四年,太宗平洛陽之后,又置天策上將府官員。天策上將一人,掌國之征討,總判府事。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二人,并掌通判府事。軍諮祭酒二人,謀軍事,贊相禮儀,宴接賓客。典簽四人,掌宣傳導引之事。主簿二人,掌省復教命。錄事二人,記室參軍事二人,掌書疏表啟,宣行教命。功曹參軍事二人,掌官員假使、儀式、醫藥、選舉、考課、祿恤、鋪設等事。倉曹參軍二人,掌糧廩、公廨、田園、廚膳、過所等事。兵曹參軍事二人,掌兵士簿帳、差點等事。騎曹參軍事二人,掌馬驢雜畜簿帳及牧養支料草粟等事。鎧曹參軍事二人,掌戎仗之事。士曹參軍事二人,掌營造及罪罰之事。六曹并有令史。書令史�! ④娛铝�,掌出使及雜檢校之事。其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及天策上將,太宗在籓為之。及升儲,并省之。山東道行臺,武德五年省。余道九年省。
更多有關舊唐書 二十四史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