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賞析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 愁字了得!
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趙明誠于是年三月,奔母喪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載書十五車,前來會合。明誠家在青州,有書冊十余屋,因兵變被焚,家破國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清照四十六歲。金兵入侵浙東、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東,飽嘗流離顛沛之苦。避難奔走,所有庋藏喪失殆盡。
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張汝舟,遇人不淑,旋即離異。清照無兒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籬下,孤寂而死。
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她和著血淚寫下了千古絕唱的《聲聲慢》。
《聲聲慢》詞,就是李清照身經上述國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顛沛流離、孤苦無告的反映。全詞透過殘秋景象層層的描述,以表現作者離亂的苦楚,和憂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純用白描,層層鋪寫,滿紙嗚咽。詞評家評為“千古創格”、“絕世奇文”,堪稱抒情寫意的佳作�?偨Y前人研究.
《聲聲慢》之美妙,大抵有四點:
(一)迭字運用,創意出奇
首句連下七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傷三層遞進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曾申說其婉妙:“中心無定,如有所失,故曰『尋尋覓覓』。房櫳寂靜,空床無人,故曰『冷冷清清』�!浩嗥鄳K慘戚戚』六字,更深一層,寫孤獨之苦況,愈難為懷�!� )
下半闋又用“點點滴滴”兩組迭字,贏得歷代讀者無比贊嘆。有認為創意出奇者,有認為情景婉絕者�;蛞詾楣び阱憻�,出奇勝格;或以為造句新警,絕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或以為公孫大娘舞劍器手,或以為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的論說,最能傳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尋尋』;尋尋之未見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覓覓』;覓者,尋而又細察之也。覓覓之終未有得,是良人真個去矣,閨闥之內,漸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內也。繼而『清清』,清清,內也,非復外矣。又繼之以『凄凄』,冷清漸蹙而凝于心。又繼之以『慘慘』,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終之以『戚戚』也,則腸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寫來,自疑而信,由淺入深,何等層次,幾多細膩!不然,將求迭字之巧,必貽堆砌之譏,一涉堆砌,則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覓覓不可改在尋尋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兒能有之,此等筆墨,惟女兒能出之�!�
(二)敘寫傷感,層次分明
整闋詞,總共可分三節九個層次�!皩ひ捯挕币韵缕呓M迭字是第一節。這一節可分三個層次:“尋尋覓覓”,敘寫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狀態,這是第一個層次。這個遺失的東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與趙明誠間的幸福與愛情,更有可能是鐘愛一生的書畫金石;總之,是她十分喜愛的東西,如今不復存在,所以她要“尋尋覓覓”�!袄淅淝迩濉�,敘寫外在環境的寂寞;“凄凄慘慘戚戚”,轉寫內在的心理狀態分別為第二、第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歷經喪亂、家破、夫亡之身世,飄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細致表出。
自“乍暖還寒時候”到“卻是舊時相識”,是第二節。上節七組迭字,總言心情的悲傷;這一節承上申說可傷的情景,也分為三層:“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是第一層,寫氣候冷暖不定之可傷�!叭瓋杀K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為第二層,言淡酒不敵晚風之可傷�!把氵^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寫雁聲過耳之可傷,為第三層。換頭三句,仍分三層,渲染可傷的情事:“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寫懶摘黃花之可傷,為第一層�!笆刂皟�,獨自怎生得黑”,寫日長難熬之可傷,為第二層�!拔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寫雨滴梧桐的凄涼傷感,為第三層。從各種不同的層面,就悲傷心情作渲染揮灑,是借鏡辭賦的寫作手法�!耙再x為詞”,北宋詞人周邦彥最為專擅;李清照亦長于寫賦,故也能借鏡賦法填詞。
至于末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則總結前面三節六層可傷之事。前文蓄勢厚實,故此處總結順理成章。
上闋“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是透過十月小陽春的冷暖無常,轉寫為憂愁傷神傷身。凸顯結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叭瓋杀K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是寫她藉酒澆愁,而又憂愁難遣�!把氵^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透過北雁南飛,曲寫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闋“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損容顏,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現實寫照�!笆刂皟�,獨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極,度日如年的反映�!拔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梧桐葉落,細雨黃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細”字,細膩道出愁人的苦悶:“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訴諸聽覺,象征諸般苦難對作者的摧殘�!包c點滴滴”四迭字的運用,活現了細雨的連密不斷,愁苦的絡繹不絕�?傊�,全詞藉景抒情,運景入情:透過冷冷清清,乍暖還寒,晚來風急、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細雨諸景象,以表現孤寂、凄涼、悲傷、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讀之使人動容。
(四)以聲摹情,展現樂章之美
詞調取名《聲聲慢》,聲調上也因此特別講究,用了不少雙聲疊韻字,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點滴,都是雙聲;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都是疊韻。
夏承燾《唐宋詞欣賞》曾稱:“《聲聲慢》是李清照詞中特別講究聲調的一首名作�!崩钋逭兆髟~主張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詞多用齒聲字(齒音)及舌聲字(舌音):《聲聲慢》用舌聲的共十六字:淡、敵他、地、堆、獨、得、桐、到、點點滴滴、第、得。用齒聲的四十一字:尋尋、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時、最、將、息、三、盞、酒、怎、正、傷、心、是、時、相、識、積、憔悴損、誰、守、窗、自、怎生、細、這次、怎、愁、字。全調九十七字,而這兩聲卻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數以上;尤其是末了幾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齒兩聲交加重疊,這應是有意用嚙齒叮嚀的口吻,來表達自己憂郁苦悶的心情。不但讀來明白如話,聽來也有明顯的聲調美,充分表現樂章的特色。這可見她藝術手法的高強,也可見她創作的大膽。宋人只驚奇她開頭敢用十四個重疊字,還不曾注意到它全首聲調的美妙。(夏承燾《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另外,還以雙聲迭韻字的運用,來增強抒情效果。雙聲字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點滴;迭韻字如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將詞之為音樂文學的特質,發揮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