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阮郎歸①
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譙②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注釋】:
①此詞作于郴州貶所;②麗譙:壯美的高樓�!肚f子·徐無鬼》:“君亦必無盛鶴列于麗譙之間”。晉郭象注:“麗譙,高樓也�!毙斡�,唐曲調名。此處借指角聲。李益《聽曉角》詩:“無數塞鴻飛主度,秋風卷入小單于�!�
【翻譯】:
湘南的天氣多風多雨,風雨正在送走寒氣。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虛。在彩繪小樓上吹奏著“小單于”的樂曲,漫漫的清冷的長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
思鄉的夢斷斷續續在公館中感到特別孤獨,那種清涼寂寞的情懷實在無法描述;何況這正是人們歡樂團聚的除夕。衡陽還可以有鴻雁傳書捎信。這郴陽比衡陽還遠,連鴻雁也只影皆無。
【賞析】:
《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是北宋秦觀詞作。這首詞系秦觀貶謫郴州時歲暮天寒的感慨之作,抒發的是思鄉之情。上闋寫寒夜夢醒,只感覺庭院深深,聽到城樓門頭傳來陣陣邊地樂曲,漫長的清夜又過去了。反映了羈居貶所的凄涼困境。下闋就夢斷寫異鄉飄泊的孤獨幽怨。除夕時節還沒有見親人來信,正是引發夢中相思及夢斷悲苦的原因。詞尾真實地寫出作者身在貶所,舉目無親,孤寂難耐的況味。
此詞筆觸精致,用典貼切,景語、情語、淺語、淡語,含蓄巧妙,意味深遠。
詞的上闋寫除夕夜間長夜難眠的苦悶。起首二句,以簡練的筆觸勾勒了一個寂靜幽深的環境。滿天風雨沖破了南方的嚴寒,似乎呼喚著春天的到來。然而詞人枯寂的心房,卻毫無復蘇的希望。環顧所居庭院的四周,深沉而又空虛,人世間除舊歲、迎新年的氣象一點也看不到。寥寥十二字,不僅點明了時間——破寒之初,點明了地點——湘南的庭院;而且描寫了一個巨大的空間:既寫了湖南南部遼闊的天空,也寫了蝸居一室狹小的貶所。更堪注意的是,在凄涼孤寂的氛圍中,隱然寓有他人的歡娛。因為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圍爐守歲,樂敘天倫,個中意味,不言自明。由此可見,詞人此處用了隱寓的手法,讓讀者以經驗和想象來補充他所描寫的環境。這就是詞學家們所常說的“含蓄得妙”。
“麗譙”二句是寫詞人數盡更籌,等待著天明。從字面上看,秦觀的構思似乎受到《莊子》和李益詩的影響,但所寫的感情,完全是詞人獨特的感受。除夕之夜,人們是閹家守歲,而此刻的詞人卻深居孤館,耳中聽到的只是風聲、雨聲,以及凄楚的從城門樓上傳來的畫角聲。這種聲音,仿佛是亂箭,不斷刺激著詞人的心靈,在這種情況下,詞人好容易度過“一夜長如歲”的除夕�!疤鎏觥倍�,極言歲之長;著一“清”字,則突出了夜之靜謐,心之凄涼。而一個“徂”字,則將時光的流逝寫得很慢,很慢�?梢钥闯�,詞人的用字,是極為精審而又準確的。
整個上闋,情調是低沉的,節奏是緩慢的。然而到了換頭的地方,詞人卻以快速的節奏發出“鄉夢斷,旅魂孤”的詠嘆。自從貶謫以來,離開家鄉已經三年了,這個“鄉”字當是廣義的,包括京都和家鄉。詞人日日夜夜盼望回鄉,可是如今卻像游魂一樣,孑然一身,漂泊在外。當此風雨之夕,即使他想在夢中回鄉,也因角聲盈耳,進不了夢境�!班l夢斷,旅魂孤”這六個字,凝聚著多么深摯的感情啊!至“崢嶸歲又除”一句,詞人始正面點除夕。崢嶸,不尋常、不平凡之謂也,中寓艱難之義,杜甫詩云: “旅食歲崢嶸”,詞意同此。然而著一“又”字,卻表明了其中蘊有多少次點燃了復又熄滅的希望之火,一個又一個除夕的到來了,接著又一個一個地消逝了,詞人依舊流徙外地。痛楚之情,溢于言外。
詞的結尾,寫離鄉日遠,音訊久疏,連用二事,貼切而又自然。鴻雁傳書的典故,出于《漢書·蘇武傳》。衡陽有回雁峰,相傳鴻雁至此而北返。這兩個故實,用得不著痕跡,表現詞人音訊全無的失望心情。
明人沈際飛評此詞曰“傷心”,確是表現了此篇感情的特點。從詞的內容到詞的音調,無不充滿了凄苦哀傷的色彩。在宋代詞壇上,以抒寫凄婉情感見長的詞人,獨推淮海、小山。在淮海詞中,情調最為凄婉的,此闋也是其中之一。細讀全篇,淺語淡語之中蘊有深遠意味。
【閱讀訓練】:
1.詞的上闕主要寫景,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氛圍?(3分)
2.詞的最后兩句是怎樣抒發感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凄清、孤寂的氛圍。冷雨凄風,空空的庭院,還有漫長的清冷之夜,共同營造出了這樣的氛圍。
2.①對比。郴州與衡陽相比更偏僻、離家更遙遠,從而可以感知作者內心的孤獨與凄涼;②用典�!傍櫻銈鲿敝鸽x家的人借書信寄托思念之情,然而作者在偏遠的郴州,連傳信的大雁都沒有,這種思念之苦可以說到了絕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