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穎亭留別》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穎亭留別
元好問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
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
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注釋】:
① 分攜:即分手。②太素:古代對構成宇宙之物質的稱謂,即形成天地萬物的素質。③元化:大自然的發展變化,猶言“造化”。
【翻譯】
老朋友又一次分別,臨水停泊著歸途的馬車。
天地一片清朗,景物渾然一體。
北風呼嘯,下了三天大雪,萬物遵循其自然規律。
眾山蔥郁,高聳入云,冰雪覆蓋山峰。
寒冷的河水波浪蕩漾,白色的飛鳥悠然落下。
思歸的人兒歸心似箭,自然景物卻如此從容。
對酒當高歌,長途跋涉足以令人悲傷感嘆。
回望亭中送別的友人,看到平展的樹林疏淡如畫。
【賞析】
詩人以寒波白鳥的悠閑反襯人事之倉猝�!昂ā倍浼耐辛嗽娙说南蛲�,他希望自己也化作寒波、白鳥,融入那畫面中去。這意境中也有詩人自我的個性。其中“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保ā板e!痹谝恍┌姹局幸鄬懽鳌暗保┰谕鯂S的《人間詞話》中,被借作無我之境的例子。
【閱讀訓練】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1.王國維認為“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是________(①無我②有我)之境。詩人在此句中著意渲染了水上景色的______________。
2.全詩寫了哪些景物?請結合王國維的境界說,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 ① 無我 閑靜悠遠 2分
2、景:北風、雪、九山、寒波、白鳥、平林等。(高天遠地一下子令人眼界大為開闊,眼前展現出無限清景。那天地萬象似乎對人特別有情意,紛紛呈現出自己的千姿百態。北風雪飄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運行不息。連綿的群山嵯峨高峻,壓根兒翻不過去似的。潁水之年,微波漣漪,白鳥紛飛�;赝蛣e的友人,但見平林漠漠,淡遠如畫。
用意:全詩由交代離別折向眺望之景,詩人與大自然晤對,無意間觸目興懷,感受到大自然的運行不息,水上之景在突兀崢嶸的山勢映映襯下,更顯閑靜悠遠。此時主體在較平靜的心境中以直覺去觀照外物,達到與客體交融無間的“無我之境”。然而“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大自然的終古如斯與生生不息反襯出“人”的躁急心態,牽于物欲的人就難免自嘆弗如而心向往之了。詩的最后寫他回望送別的友人,但見平林漠漠,淡遠如畫,一切的傷離別恨都消融于這淡遠的景物之中,回歸“無我之境”。通過大段的寫景,詩人表現出對心靈超脫境界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