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郁離子·石羊先生》“石羊先生謂郁離子曰”原文與翻譯
石羊先生謂郁離子曰:“子不知予之憂乎?”石羊先生對郁離子說:“你不知道我的憂慮吧?”
郁離子曰:“何為其不知也?”郁離子說“為什么不知道呢?”
曰:“何以知之?”石羊先生說:“怎么知道的呢?”
曰:“周人有好姣服者,有不足于其心,則忸泥而不置,必易而后慊,郁離子說:“周朝有個好穿新衣的人,倘若有的衣服不稱心,他就忸怩而不放心,必須改換后才滿意。
一日,有所之,袂涅而弗知也,揚揚而趨,樂甚。一天,他出門去,衣袖被染黑而他卻不知道,揚揚得意而去,高興極了。
其友半途而指之涅,則惋而嗟,攝而搔之,涅去而跡在,他的朋友半路上看見了就告訴他衣服上的污點,他就因惋惜而連連嘆氣,拉起衣袖用手指指甲輕輕地刮那污點,污點去掉了但斑跡還在,
其心妯妯然,五步而六視,不成行而復。他的心里很不平衡,走五步就看六下,沒有去成就回家了。
鄭子陽好其妻。其妻美而額靨,蔽之以翟,三年未之見。鄭子陽喜愛他的妻子,他的妻子美貌但前額上卻有個淺窩,就用雉羽把淺窩遮起來,三年沒有看見它。
一夕褫其其翟,見焉,則怏然不樂,申旦而不寐。一天晚上剝去雉羽,看見了淺窩,他就露出不滿的神情,一夜未能安睡。
其妻雖以翟蔽之,終不好矣。他的妻子即使再用雉羽把前額的淺窩遮起來,也仍舊認為不好看了。
故陰谷之木,生于嵌巖之下,終年不見日月之光而不怨者,不知天之有日月也。所以陰谷樹木,生長在深隱的洞穴里,終年不見日月的光輝,卻不抱怨的原因,就是它不知道天上還有日月啊。
梧邱之野,人種稻以為食,歲儲舊而待新,新未嘗不敢其舊。梧邱的田野,有個人以種稻谷為生,每年儲存舊的而等待新的,新的未曾收就不敢吃盡舊的。
旦日之畝,視其禾皆穎而且栗,喜而歸曰:‘新可期矣!’早晨到田野里,看那稻都已抽穗并快要結實了,高興地回到家說:“新稻谷可有希望了!”
則皆發其舊,與其人飽之。就把舊稻谷全部取出,分給他的家人飽吃起來。
舊其盡而新未熟,不勝其觖望,與其子及妻更往而迭視,蹊其畝而禾愈青。舊的將吃完了而新的還未成熟,他心里很不滿意并抱怨起來,同他的老婆孩子每天來回往復地到田里去看,走在田埂上卻看見那稻更加青綠。
是非禾之返青也,望之者切也。這并不是稻返青,而是他盼望稻子成熟的心太急切了。
荊人有走虎而捐其子者,以為虎已食之矣,弗求矣。荊地有個人,因逃避老虎而舍棄了他的兒子,認為老虎已經把他的兒子吃了,就不去尋找了。
人有見而告之曰:‘爾子在,盍速求之?’有人看見了他的兒子,就告訴他說:“你的兒子還在,為什么不快去找他?”
弗信。采薪者以歸,子之,那人不相信。有個砍柴的把他兒子帶了回來,把那孩子當做自己的兒子。
他日遇而爭之,其子弗識矣。過了些日子,那個人遇見了兒子,就和砍柴的爭了起來,結果他的兒子不認他了。
趙王之太子病,召醫緩,醫緩至曰:‘病革矣,非萬金之藥弗可。’趙王的太子生病,召醫緩治療,醫緩到來說:‘病危急了,非得用許多貴重的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