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 狐女供養公婆》“族侄竹汀言” 原文與翻譯
族侄竹汀言:文安有傭工古北口外者,久無音問。堂侄竹汀說:文安縣有一個人到古北口外當雇工,久無音信。
其父母值歲荒,亦就食口外,且覓子。亦久無音問。他的父母因年成不好,也到口外謀生,且去尋覓兒子,也一去久無音信。
后乃有人見之泰山下。后來有人在泰山下見到了老兩口。
言昔至密云東北,日已暮,風云并作。他們說當初到了密云縣東北時,天色已晚。冷風吹來,陰云漸濃。
遙見山谷有燈光,漫往投止。遙見山谷中有燈光,便投奔過去。
至則土屋數楹,圍以秫籬,有老嫗應門,問其里貫,入以告。到了跟前,見有幾間土房,圍著高粱秸墻。有個老媽子出來,問了他們的籍貫鄉里,進去通告。
又遣問姓名年歲,并問:“曾有子出口否?子何名?年幾何歲?”具以實對。老媽子又出來問姓名年齡,并問有沒有兒子到口外去,兒子叫什么,多大了。老兩口都照實說了。
忽有女子整衣出,延入上坐,拜而侍立;促老嫗督婢治酒肴,意甚親昵。忽然有位女子整衣迎了出來,請老兩口坐上座,她拜見之后,侍立一旁,叫老媽子催促婢女準備酒菜,態度極為親熱。
莫測其由,起而固詰。老兩口不知是怎么回事,站起來再三追問。
則失聲伏地曰:“兒不敢欺翁姑。兒狐女也,嘗與翁姑之子為夫婦。女子失聲痛哭,趴在地上說:“我不敢騙公婆,我是狐女,曾和您的兒子結為夫妻。
本出相悅,無相媚意。不虞其愛戀過度,竟以瘵亡。我本來出于相互愛慕,沒有迷惑他的意思,沒想到他愛戀我過度,竟因精氣枯竭身體干瘦而死。
心恒愧悔,故誓不別適,依其墓以居。今無意與翁姑遇,幸勿他往,兒尚能養翁姑。”我心里時�;诤�,所以發誓不再嫁,而在他的墓旁住著。如今無意間遇見了公婆,希望不要到別處了,我還能扶養公婆。”
初甚駭怖,既而見其意真切,相持涕泣,留共居,狐女奉事無不至,轉勝于有子。老兩口開始時極為吃驚,隨后見她情真意切,便相互拉著哭了一場,于是就留了下來。狐女侍奉公婆無所不至,反而勝過兒子。
如是六七年,狐女忽遣老嫗市一棺,且具鍤畚。這么過了六七年,狐女忽然打發老媽子去買來一具棺材,且準備鐵鍬簸箕之類。
怪問其故,欣然曰:“翁姑宜賀兒。兒奉事翁姑,自追念逝者,聊盡寸心耳。不期感動土神,聞于岳帝。老兩口問她這是干什么。狐女高興地說:“公婆應該祝賀我。我侍奉公婆,不過是為追念死去的丈夫,以盡我的心意,不料卻感動了土神,報告了東岳帝。
岳帝憫之,許不待丹成,解形證果。東岳帝同情我,準許我不等我修煉成功,即可脫形成正果。
今以遺蛻合窆,表同穴意也。”如今要把我的遺蛻和我丈夫葬在一起,以體現死則同穴的意思。”
引至側室,果一黑狐臥榻上,毛光如漆;舉之輕如葉,扣之乃作金石聲。說罷把老兩口帶到側屋。那兒果然有一只黑色狐貍躺在榻上,毛色如黑漆,抬起來輕得像樹葉,一敲則發出金石聲。
信其真仙矣。這才相信她是真仙。
葬事畢,又啟曰:“今隸碧霞元君為女官,當往泰山。請共往。”故相偕至此,僦屋與土人雜居。安葬完后,她又對公婆說:“如今我隸屬碧霞元君為女官,應該到泰山去,請公婆和我一起走。”于是一起到了泰山,租了房子和當地人雜居在一塊兒。
狐女惟不使人見形,其供養仍如初也。狐女只是不叫人看見她的形體,還像以前那樣善養公婆。
后不知其所終。后來就不知他們怎樣了。
此與前所記狐女略相近,然彼有所為而為,故僅得逭誅;此無所為而為,故竟能成道。這個故事和前面所記敘的狐女大致相同。不過前一狐女是有目的地供養婆婆,所以僅僅免于天誅。這個狐女不是有所求而侍候公婆,所以能修煉成仙。天上無不忠不孝之神仙,斯言諒哉。天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這話一點兒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