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孟衣冠來歷與閱讀訓練
春秋時期,從古巫中又分化出“優”,優以歌舞、詼諧、作樂、耍雜技等,服侍于帝王左右,娛人而不娛神。優,統稱樂人,他們能歌能舞,又能調笑滑稽。擅詞令調笑的稱俳優;善演奏器樂的稱伶優。以服侍國君的特殊條件,優常能在調笑戲謔、隱寓的談吐中發揮諷諫作用�!�史記·滑稽列傳》記載了有名的“優孟衣冠”的故事:楚國宰相孫叔敖為楚國爭奪霸權地位,立下過汗馬功勞。不想死后家境蕭條,兒子的生活都很困難。優孟便穿上孫叔敖的衣服,扮做他的模樣去諷諫楚莊王。楚王聽后很受感動,反省自己對故舊照顧不周的錯誤,馬上改正,給孫叔敖的兒子封贈田地奴隸。優孟把一個已死的人扮演得維妙維肖,去打動勸說君王。他是在以演戲的方式從政�!皟灻弦鹿凇焙髞沓蔀檠輨〉拇Q。雖然它算不上是真正的戲劇,但完全是一段扮演人物,且有情節的表演。內中孕含著戲劇的因素,是極其明顯的。其諧謔調笑的語言藝術,對后來的戲曲有著深遠影響。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本閱讀適合高中二年級以上閱讀,由華語網編輯整理)
優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棗脯。馬病肥死,使髃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馬屬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孟,言我孫叔敖之子也。"居數年,其子窮困負薪,逢優孟,與言曰:"我,孫叔敖子也。父且死時,屬我貧困往見優孟。"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歲余,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莊王許之。三日后,優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起而為吏,身貪鄙者余財,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于是莊王謝優孟,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絕。
(節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多辯,常以談笑諷諫 辯:辯駁
B.席以露床,啖以棗脯 啖:給……吃
C.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 諫:規勸
D.屬我貧困往見優孟 屬:囑咐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優孟"以談笑諷諫"的一組是
①請以人君禮葬之②即為孫叔敖衣冠③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④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⑤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⑥屬我貧困往見優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優孟言辭詼諧幽默。楚莊王想厚葬所愛之馬,群臣進諫反遭嚴詞拒絕;優孟以反語諷諫,說是以大夫禮不夠隆重,使莊王認識錯誤,收回成命。
B.孫叔敖十分看中優孟,臨終前預料兒子必將貧困,要他到時去找優孟尋求幫助。優孟慨然允諾孫叔敖子后,極力模仿孫叔敖,想使楚莊王醒悟。
C.楚莊王誤以為優孟是孫叔敖復生,想任他為相。優孟與妻子商定三日之后為相,又責怪莊王利用孫叔敖成就霸業,而對他的后代卻不聞不問。
D.優孟由孫叔敖一事而引發感慨,指出為官者不應貪鄙求財,否則將觸犯法令而身死家滅;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卻會面臨窮困潦倒的悲慘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