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司馬遷《季布》“孝惠時,(季布)為中郎將”中考選段閱讀訓練,源自(江西省2019年中考語文試卷),歡迎點此下載江西省中考語文試題分類題集(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17題。(12分)
季布
司馬遷
孝惠時,(季布)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①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于今創痍未瘳②”,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
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③。至,留邸一月,見罷④。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上默然慚,良久曰:“河東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節選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注]①嫚:侮辱。②瘳(chōu):(傷、�。┤�。③使酒將近:意思是,愛喝酒使性子,令人難以親近。④見罷:意思是,文帝見過就不理他了。⑤股肱:這里是“重要”的意思。
14.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單于/嘗為書熳呂后
B.欲/以為御史大夫
C.上默/然慚
D.故/特召君耳
15.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3分)
(1)是( )(2)賢( )(3)恐( )
16.翻譯文中畫線句子(4分)
(1)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
(2)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
17.概括選文所寫的兩件事,并說說季布的性格特點。(3分)
【參考答案】源自(江西省2019年中考語文試卷),歡迎點此下載江西省中考語文試題分類題集(文言文閱讀)
14.C
[解析]“上默然慚”這句話的主語是“上”,代指皇上,保持主謂斷開的原則,節奏劃分應該是“上/默然慚”。
15.(1)這(2)才能(3)擔心,害怕
16.翻譯文中畫線詞句。(4分)
(1)(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
[解析]“諛”意為阿諛逢迎0.5分,“欲”意為想要0.5分,“搖動”意為動蕩不安0.5分,整體句意通順連貫1分。共2分。
(2)陛下因為一個人的贊譽就召見我,又因為以一個人的毀謗而讓我離開。
[解析]“夫”發語詞不譯,“以”意為因為,“譽”意為贊譽0.5分,“毀”意為毀謗,“去”意為離開0.5分,整體句意通順連貫1分。共2分。
17.①匈奴單于寫信侮辱呂后,呂后大惱,面對著樊噲的“勇猛”想要橫掃匈奴,呂后欣慰至極,可是季布卻義正詞嚴擺事實講道理,勇敢指出樊噲的弊病。②季布擔任河東郡守時,受人推薦面見漢文帝,后因流言,不被重用。季布因此向漢文帝進言,指出皇帝偏聽偏信,缺乏公正判斷力,會影響世人對皇帝的評判,皇帝慚愧解釋。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季布是一個不阿諛逢迎、不隨聲附和,不畏權貴亦能直言進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