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長春中考語文試卷)課外文言文(5分)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①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貸之種糧,使隨秋賦以償,農事不乏。
徙明、亳、滄三州。鞏負才名,欠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后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議經費,帝曰:“鞏以節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拜中書舍人。甫數月,丁母艱去。又數月而卒,年六十五。
《宋史•曾鞏傳》
[注]①常平:官倉名。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1)脫口輒誦。 (___________)
(2)農事不乏 (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
3.曾鞏任越州通判時,如何治理該地的?(2分)
【參考答案】
1.(1)就 (2)耽誤 (每空 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