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長春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面的課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8分)
【材料一】
仆①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于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后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②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摘編自白居易《與元九書》)
【材料二】
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
【材料三】
許衡嗜學如饑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嘗從日者③家見《書》疏④義,因請寓宿,手抄歸,既運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時兵亂中,衡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言動必揆請義而后發,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
(摘編自《元史·許衡列傳》)
【注】①仆:這里是白居易自稱,②課: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③日者:古時占卜的人。④疏:古代注釋的一種。⑤揆(kuí):考察。
1.把文中加粗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后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
2.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
B. 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
C. 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
D. 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
3.白居易,范仲淹、許衡三人共有的品質是什么?請結合材料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后來有人拿這兩個字問我。即使試驗十次百次,我都能準確地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