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榮施炙》閱讀訓練附答案
顧榮施炙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已向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釋】
①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②遭亂渡江:指晉朝被侵,社會動亂,大批人渡過長江南下。
【啟發與借鑒】
報答。顧榮給端送烤肉的人吃了一塊烤肉,那人不忘恩情,當他有災難時常在旁相助,這叫報恩。中國人是講情義的,有恩必報�!�史記》上說,韓信年輕時家庭貧困,生活無著落,他在淮陰水邊釣魚時,有個每天來水邊漂洗絲綿的大娘見他挨餓,便經常撥出一點飯食省給他吃。韓信拜將封候后,找到了這位大娘,并以重金報答。中國有句古語叫“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當然,我們與人為善并不是為了日后的報答,但受恩的人是不該忘記這恩情的。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嗤 ②經 ③已
2、翻譯:①有欲之色 ②因輟己施焉 ③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3、“左右相助”中的“相”,是指:①他②互相③愿意④適當
顧榮施炙閱讀訓練一答案:
1.①譏笑②遭③后來
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
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給(他吃)
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3.②
《顧榮施炙①(10分)》閱讀訓練附答案附譯文
顧榮施炙①(10分)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②,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炙:烤肉。②遭亂渡江:指晉朝被侵,社會動亂,大批人渡過長江南下。
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 因輟己施焉。 (2) 同坐嗤之
(3) 每經危急 (4) 乃受炙人也
2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23對于顧榮和受炙人,你更欣賞誰?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的分析評價。(3分)
參考答案:
21.停止; 通“座”,座位;
遇到; 是
22.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
23.顧榮心思細膩,善于觀察,平等待人,不因對方是仆人而輕視他,顧榮更能為別人著想,施肉給端烤肉仆人,是一個善良的人�;蚴苤巳酥鲌D報,在顧榮危急之時相助保護,他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樣的行為讓人稱頌。(必須答出人物的品質)
【譯文】:顧榮在洛陽的時候,一次應人邀請赴宴,發現端送烤肉的仆人顯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給了他。同座的人都譏笑顧榮有失身份,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后來遇上戰亂過江避難,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問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顧榮貽炙》閱讀訓練附答案
顧榮貽炙
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①人有欲炙之色,因輟②己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顧榮異之,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釋】①炙,烤肉。 ②輟,停下來。這里有讓出的意思。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1)因輟己貽焉( ) (2)顧榮異之( )
13.選擇對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 )(3分)
A.覺得送烤肉的人有想要烤肉的樣子。
B.發現送烤肉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色。
C.看到送烤肉的人有想要烤肉的樣子。
D.覺察送烤肉的人有想偷烤肉的神色。
14.“常有一人左右己”,句中的“一人”指____ ,此人“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分)
15.從文中看顧榮是_________________ 的人。(2分)
參考答案:
12. ⑴給、饋贈 贈送⑵ 感到奇怪
13. B
14. 受炙人因為得到過顧榮贈予烤肉,所以知恩圖報(回報顧榮)
15. 善解人意、或富有愛心、有仁愛之心等意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