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言文,完成24-26題(6分)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24、用文中句回答下列各題(2分)
⑴“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分)
⑵表明匡衡讀書愿望實現并學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5、由文章聯想到的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從文中你得到怎樣的啟示?(2分)
參考答案:
24、愿得主人書遍讀之;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25、鑿壁借光
26、略(圍繞求學,如:持之以恒,勤學苦練,方能成才。)意對即可
翻譯:
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姓文名不識,家中有很多書�?锖饩偷剿胰プ龉凸�,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匡衡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敝魅寺犃�,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最終匡衡學有所成。
典故:
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锖饩驮谵r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锖夂苤�,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墒强锖饧依锖芨F,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相關故事:
匡衡能夠講解《詩經》,人們為他編寫了一 首歌謠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請匡鼎來�?锒碇v授《詩經》,能解除人們的疑問�!薄岸Α笔强锖獾男∶�。當時的人們竟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的人都開顏歡笑。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中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對他十分佩服,倒穿著鞋子跑了�?锖庾飞先フf:“先生請留步,聽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蹦莻€人說:“我講不出什么來了�!庇谑蔷团芰�,不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