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第2章 | 第3章 | 第4章 | 第5章 | 第6章 | 第7章 | 第8章 | 第9章 | 拿破侖年表 |
1萊比錫戰役之一 | 2萊比錫戰役之二< | 3法蘭西戰役 | 4 第一次退位 |
元帥們都來了,拿破侖開始宣讀退位詔令:“聯盟各國既已宣告拿破侖皇帝為重建歐洲和平的唯一障礙,忠于其誓詞的皇帝拿破侖宣布愿意退位,離開法國,甚至獻出他的生命。這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國家的利益又是同他的兒子、攝政政體以及皇后的權利和帝國法律的維持不可分的。"念完后,他對元帥們說:“各位先生,你們滿意了嗎?"突然,他站起來在房間里大踏步地走了兩個來回,然后一頭倒在一張小沙發上,用手拍著大腿,帶著狂亂的動作呼喊道:“不,各位先生,我不要攝政。我帶上近衛軍和馬爾蒙的軍隊,明天就可以打進巴黎。"內伊和麥克唐納竭力使他從這種不切實際的圖謀中省悟過來,可是徒然。最后,他帶著明顯的怒意站起來摩擦額頭,這是他十分激動時的習慣動作,以響亮而權威的口氣說:“退下�!�
各元帥退了出去,拿破侖開始平靜下來。他決定讓科蘭古、內伊、麥克唐納三人作為專使前往巴黎,談判攝政一事。
專使們立即趕赴巴黎與亞歷山大會談。他們一致懇求亞歷山大接受攝政政體,讓三歲的羅馬王統治法國。亞歷山大表現出猶豫不決,他對專使們說:“各位先生,這么重大的事情我不能擅自決定,我必須同普魯士王商議。"其實,盟國君主并不敢十分堅決地反對攝政政體,在他們的眼中,拿破侖始終是一個令人畏懼的人物,一旦把他逼急了,他是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的。但是,盟國君主周圍的保王黨堅決反對攝政,塔列蘭十分明白地告訴亞歷山大:“您支持波拿巴嗎?不,您不能也不愿。我已榮幸地向陛下進言過,除了在拿破侖和路易十八兩人中選擇外,別無他法。任何其他選擇都不過是陰謀,而陰謀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和持續性來支持其目標。攝政是一種陰謀。在目前狀況下,只有某種確定的原則才有充足的力量來建立我們現在不得不進入的事物的新秩序。路易十八是一個原則�!�
塔列蘭一面說服亞歷山大恢復波旁王朝,一面召集議員,讓他們投票表示推翻拿破侖皇朝,恢復波旁王朝。就在這時,馬爾蒙元帥率軍歸順了臨時政府,盟國君主見拿破侖直接掌握的主力已經背叛了他,進攻巴黎已不可能,于是,停止了動搖,把王位給予波旁王朝。路易十八正式登位。
在塔列蘭的公館里,亞歷山大正式答復了三位專使的建議:攝政政體辦不到,拿破侖應無條件退位。臨告別時,亞歷山大對科蘭古說:“向他保證,退位后,我們會為他提供與他等級相稱的生活待遇。告訴他,如果他愿意住在我的領土內,他將受到優待,雖然那些地方的荒蕪是他造成的。我永遠記得連接我們兩人的友情。他也可以占有厄爾巴島或者其他什么地方�!�
4月6日凌晨1時許,內伊、麥克唐納和科蘭古回到了楓丹白露,向拿破侖匯報了出使巴黎的經過和結果。拿破侖似乎已預料到有這樣的結果,他沒有震怒,也沒有悲哀,只是有些感動地說:“元帥,我完全體會到你們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你們為我兒子請命的熱情。他們要我完全而無條件地退位,很好。我再次授權你們代表我行事,一切都拜托你們了。"這一夜,拿破侖沒有睡覺,他一面在華麗而沉郁的楓丹白露宮大廳里走來走去,一面與科蘭古進行著長談。他們談到了馬爾蒙的背叛,拿破侖不無遺憾地說:“倒霉的人不會知道什么在等著他,他的名字已蒙受恥辱。請相信我,我不是在想著自己,我的生涯已經結束了,或者接近結束。然而,如果現在我能統治那些被弄得疲憊不堪的、準備獻與別人的心靈,我將會多么滿足��!……我想到法國,如果這些傻瓜不出賣我,我將在4個鐘頭之內恢復它的偉大,因為,請相信我,聯軍呆在現在的位置上,即以巴黎為后方,面對著我,那是要毀滅的!如果他們退出巴黎以避免這一危險,那他們就再也不能回到那里去了�!@個倒霉的馬爾蒙使這個美妙的結束成為不可能了。當然,他有繼續作戰和奮起的方法。各處都有消息傳到我這里來,說在洛林、香巴尼和布爾戈尼厄,農民們消滅了一些單獨的敵軍隊伍。如果波旁王朝的人出現的話,天知道什么東西會跟在他們的后面。波旁王室——這是外部的和平,內部的戰爭。請看他們一年后會把國家變成什么樣子!……然而,在目前,需要的不是我,而是另外的某種東西。我的名字、我的形象、我的劍,所有這一切都引起恐懼。必須投降了。我去召見元帥們,你會看見,當我使他們脫離困難的境地,讓他們像馬爾蒙那樣做,同時又不失去榮譽的時候,他們會高興的�!�
天剛放亮,拿破侖就把元帥們召集在身旁,對他們說自己將退位。他拿起退位詔書念道:“同盟各國既已聲稱皇帝拿破侖是確立歐洲和平的唯一障礙,忠于其誓詞的皇帝拿破侖宣布,他和他的后代放棄法國和意大利的王位。為了法國的利益,他愿意犧牲個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元帥們欣喜若狂,紛紛上前去吻他的手,并盡力地安慰和恭維他。隨后,內伊、麥克唐納、科蘭古三人將這份退位詔書送往巴黎。
盟國君主正以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著拿破侖的答復。當他們接到退位詔書后,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他們立即叫元帥們將聯盟各國的條約定本轉交給拿破侖簽字。
4月11日,麥克唐納拿著條約定本來到楓丹白露。他走進房間,發現拿破侖正坐在壁爐前的一張小扶手椅上。拿破侖身穿白色燈芯絨晨衣,赤腳蹬著拖鞋,兩肘擱在膝上,雙手捧著頭,一動也不動,似乎全神貫注于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對麥克唐納的進入一點也沒有察覺。這時,身邊的科蘭古輕聲叫道:“陛下,麥克唐納元帥帶來條約請您簽字,明天要批準的。"拿破侖好似從過分勞累的酣睡中驚醒,轉向麥克唐納。其憔悴的面容令麥克唐納大吃一驚,他不由自主地喊出:“陛下,您不舒服嗎?""是的。"拿破侖答道:“我昨晚睡得極不安穩�!�
拿破侖接過條約讀了一遍,未加評論便簽了字。這就是著名的《楓丹白露條約》。條約規定:拿破侖皇帝及其家族放棄對法蘭西帝國、意大利王國和其他國家的一切主權和統治權;拿破侖終身保留皇帝的稱號,拿破侖家族成員保留親王的稱號;拿破侖皇帝擁有厄爾巴島的完全主權和所有權,并付給他200萬法郎的年金。為了酬報麥克唐納最后幾次效勞,拿破侖贈給他一把在埃及得到的馬刀,然后,兩人緊緊擁抱,含淚告別。
送走了元帥,拿破侖拿出在征俄戰爭中尤萬醫生給他的那瓶毒藥,一飲而盡。毒性發作了,拿破侖痛苦萬分。身邊的侍從不知是怎么回事,急忙要去找醫生,拿破侖憤怒地阻止他們這樣做。痙攣的發作越來越烈,仆人們終于跑出房間叫來了尤萬醫生。尤萬醫生看見桌上的瓶子,立即全明白了。拿破侖開始抱怨毒藥的藥性不強,請求再給他一點毒藥,但遭到了醫生的拒絕。拿破侖拒絕服用任何解毒劑,痛苦持續了好幾個小時,但最終因毒性不強,自殺未能成功。拿破侖堅決要求不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他在劇烈的抽搐中說了這么幾句話:“要死去是多么的困難��!而在戰場上死去又是多么容易��!為什么我沒有在戰場上被打死!”
根據條約,拿破侖必須前往厄爾巴島,名為皇帝,實為囚徒。1814年4月20日,在楓丹白露宮的正庭里,拿破侖同追隨他十多年的近衛軍們舉行了莊嚴的告別儀式。當拿破侖出來時,排列整齊的士兵們舉槍敬禮,旗手把老衛隊的旗幟放在他的跟前。拿破侖發表了極富感情的告別講話:
“我舊日近衛軍的士兵們,我向你們告別。我隨同你們在榮譽和光榮的大道上前進已有20年之久。在最后一段時期,如同我們全盛時期一樣,你們仍不失為勇敢和忠誠的模范。有你們這樣的士兵,我們的事業決不會失敗。但是戰爭會沒完沒了,會變成內戰,那將給法國帶來更加深重的災難。我為國家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利益,我走了�?墒悄銈�,我的朋友們,要繼續為法國效勞。法國的幸福是我唯一的念頭,仍將是我所向往的目標。不必為我的命運惋惜,如果說我同意茍活下去,那是要為你們的光榮效勞。我打算寫作我們共同創造的偉大成就的歷史。再見了,我的朋友們!我多想把你們都擁抱在我的心頭,可還是讓我吻這個代表你們全體的軍旗吧,但愿這最后一吻一直留在你們的心坎上�!�
拿破侖擁抱和吻別了旗手和軍旗,許多老近衛軍豈不成聲。"再見了,士兵們,要永遠英勇而善良;再見了,我的朋友們,我永遠祝愿你們好,不要忘記我。"說罷,拿破侖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了出去,坐上了早已等候在門口的馬車。車隊在近衛軍"皇帝萬歲"的口號聲中緩緩離去。
1200名近衛軍旗兵護送著拿破侖車隊前往厄爾巴島,但按盟國規定,只能送到納韋爾,其后便由奧地利和哥薩克騎兵部隊護送。路途的頭二天,近衛軍中"皇帝萬歲"的口號不絕于耳,沿途遇上的軍隊也都舉槍向拿破侖致敬。善良的人們一看見皇帝的車隊,紛紛收起波旁王朝的百合花徽旗,藏其他們的白色帽徽,以免身遭厄運的皇帝感到悲傷。
21日晚上,車隊到了納韋爾,奧地利和哥薩克騎兵換下了近衛軍,拿破侖再也聽不到“皇帝萬歲"的呼聲,聽到的只是"聯盟各國萬歲"。23日夜里,車隊穿過了里昂城。里昂過后,氣氛迥然,愈走近普羅旺斯,敵意愈大,人們大聲辱罵著這個使自己失去丈夫、兒子和朋友的專制皇帝。25日黎明,在阿維尼翁驛站,一幫手持武器的人群守候在拿破侖途經的路上,高呼"打倒暴君!打倒死神!"企圖阻止車隊前進。在護衛部隊的保護下,車隊好不容易才通過了阿維尼翁。上午8點,車隊抵達奧爾貢,憤怒的人群蜂涌而上,用石頭和木棍敲打著拿破侖的車廂,護衛部隊急忙出動,車隊才得以繼續趕路。
拿破侖預感到前面仍會有暴力騷擾,利用小憩,脫下那件引人注目的外套,換上一件肥大的藍色寬袖長外套和一頂飾有白色帽徽的圓帽。然后,離開自己的馬車,跨上一匹小驛馬,揚鞭上路�?耧L怒吼,塵埃滾滾,拿破侖策馬疾駛了3個小時后,走進了一家客棧。他自稱為尼爾·埃貝爾爵士,與老板娘聊起天來。他們談起了皇帝拿破侖,老板娘怒氣沖沖地說:“要把拿破侖和他的同伙扔到海里喂魚才好呢!否則,3個月后,他準會卷土重來。"拿破侖打斷了她的話,問道:“這么說,您對這個皇帝恨之入骨羅,他干了什么對不起您的事?""您問這魔鬼干了什么對不起我的事?就是因為他,我的兒子,我的侄子,還有那么多的年輕人才送了命……"這番對話強烈地震撼了拿破侖的心靈,他一動不動地呆坐在那,雙手支撐著腦袋,眼里噙滿了淚水。拿破侖到來的消息不脛而走,他的窗外立即集結了許多憤怒的人們,拿破侖似乎有所悔悟,他平靜地對身邊的人說:“現在我要永遠告別政界。今后無論發生什么事,我都不感興趣。如果歐洲的皇冠現在獻給我,我也不要,我要獻身于科學。我是對的,永遠不要看得仆人類!我沒有虧待過他們,但是法蘭西,還有法國人民,多么忘恩負義!我已厭棄了野心,再不想統治了�!�
為了安全起見,車隊在半夜一點悄悄起程。4月28日,拿破侖登上了一艘英國軍艦。5月4日,在厄爾巴島首府波托費拉約登陸。
厄爾巴島位于科西嘉東面50公里的海上,接鄰意大利半島。1814年4月以前,該島屬于托斯加納公國,而此公國又是拿破侖在意大利的領地。厄爾巴島面積不過220平方公里,只有3個小城和幾千名居民。拿破侖,這個曾是歐洲最強大帝國的皇帝,如今卻成了這個最小領地的統治者。他被允許保留400人的武裝衛士。此外,約有700名老近衛軍士兵自愿行軍到厄爾巴島來保衛拿破侖。
島上的居民懷著崇敬的心情歡迎著這個新來的統治者。拿破侖沒有心灰意懶,自暴自棄,一上島,就懷著極大的熱情來治理這個微型國家。他遣人在山麓上興建兩幢房屋充作臨時宮殿�;蕦m建筑落成之后,他下令組成一個參議院。參議員由跟隨他來島的兩位將軍及島上代表組成,開會時由他自己當主席,討論一切重大事情。從此,厄爾巴島上到處都留下了拿破侖那勤快的腳印。人們經�?吹剿T著馬,在地中海溫和的陽光下巡視著島上的一切。拿破侖的政治和經濟才能下意識地在這個袖珍王國里施展開來。他組織了微型的,但很精密的作戰部來管理他的軍隊,改進和加強厄爾巴島的防御措施;他制訂了給人印象深刻的公共事業規劃,規劃中有預算、有步驟、有明確的目標;他建立了船隊,進行海上捕魚等活動;他開辟和修建道路,開發礦山,獎勵農業,改進環境衛生,還創建了一座劇院;他認真地采取措施來復興已經衰微的煉鐵工業。他像以往那樣,結合具體事務向部下斷斷續續地發出明確的指示,心醉神迷地運用著他還掌握的那一點權力。不及數月,拿破侖的辛勤勞動就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島上的道路四通八達,廣闊的山坡上種滿了美麗的果樹,沿海的堤岸修筑得整齊而漫長,學校教育普及全島。來厄爾巴島參觀旅游的人無不佩服拿破侖卓越的領導才能。
這年夏天,拿破侖的母親和妹妹都去島上看望了他。從妹妹的口中得知,前妻約瑟芬已經去世,拿破侖一連幾天悶悶不樂,沉默不語。約瑟芬雖被他休掉,但畢竟是他一生曾狂熱地眷念過的女人。這時,他想起了瑪麗亞·路易莎和羅馬王,渴望他們母子倆來島上與他團聚。于是,他立即寫信到奧地利,請瑪麗亞·路易莎前來厄爾巴島,并告訴她自己已為她布置了新居,但他的信如石沉大海,無影無蹤。此時的瑪麗亞·路易莎正沉浸在維也納的高歌酣舞之中,早已把拿破侖忘卻了。維也納宮廷也正異常"熱情"地要把小小的羅馬王變成仇視拿破侖的奧地利人。不久,瑪麗亞·路易莎和兒子來到意大利的巴馬,這是盟國給他們母子倆的領地。在那里,瑪麗亞·路易莎很快就和一個叫奈伯克的伯爵勾搭上了,做了他的情婦。久久得不到瑪麗亞·路易莎和羅馬王的音訊,拿破侖十分苦悶和不滿。這時,他的情婦拉辛斯卡夫人帶著孩子來到了厄爾巴島,這多少給了遭受厄運的拿破侖一點安慰。
在厄爾巴島的頭幾個月里,拿破侖全神貫注地治理這個微型國家。在外人看來,拿破侖似乎已十分安心于島上的生活,他自己也對英國代表坎貝爾說:現在除了他的小島外,什么東西都不使他感興趣。人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被囚禁在厄爾巴島的失敗者,竟然又創造出了令整個歐洲為之震驚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