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2024年鎮江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題。(共16分)
梔子花
魏芳芳
①幾天前,我在家門口的綠化地摘了一顆山梔(zhī)實,鮮亮的金紅色漿果,一掰開,濃稠的鮮紅果汁就流了一手。用水沖洗后,皮膚還是染上了純凈的黃色——“御用黃”果不其然。
②這個“知識點”是好幾年前,在西安一個小飯鋪獲得的。七月,熱浪滾滾。等菜的時候,伙計來倒茶,那茶湯金紅色,一股淡淡的清香,既不是茶葉的口感,也聞不出什么花的香味。好奇問掌柜,答是秦嶺山梔子。梔子花會結果嗎?掌柜拿出一包梔子,指頭大小的絳紅色果實,上面有幾條突出的楞線,一端尖尖的,像大肚子小花瓶,聞起來還真有點梔子花香的厚味。掌柜的說:梔子是一味好中藥,能降壓清脂瀉火;還是一種天然染劑,打從秦漢始,皇家御用的黃色布料都是梔子染的。
③初見梔子花,是三十年前了。端午前后,在重慶的一個馬路小菜場,忽然微風吹來一種濃稠的香氣,既野性又溫潤,循香覓見茅草葉扎著的幾把綠白花,花型像荷,翠綠的葉子油亮亮的,擺在一個古樸的小竹簸箕里。“梔子花咧!”賣白菜的小妹聲音又嬌又脆:“自家屋頭的,五毛錢一把。”都說重慶美人多,美人也都愛梔子花,有的就握在手上,有的隨手插進發辮。有的時候,人也沒看到,就只有一段香氣,告訴你她們剛剛經過。
④搬到上海后,我家小區西南角,有幾棵大花梔子樹,每年初夏,都會開很多花,濃霧般香氣從園中升起并且浮動著,像一個迷宮,探進去,就會迷醉其中。梔子花期短,花開滿后一兩天就萎黃了,最好看的還是將開未開之時。端午節早晨,去門口菜場買了艾草菖蒲,回來的時候,我會折兩三朵梔子花�;丶液髞聿患跋葤彀�,趕緊拿出梔子花,插進小瓷罐中,初夏的熱頓時就涼下來。梔子是扭旋花,最外層帶著淺綠色螺旋紋,綻開后花瓣潔白無瑕,質地豐腴肥膩,摸起來像厚厚的緞子。它的香也豐腴,令我想起重慶美人。
⑤七年前六月初的黃梅天,突然得知母親病重,得來上海住院。雨一直下,像是老天知曉一切,先哭給我看。我每天早出晚歸,去醫院陪她。在母親身邊,我們是彼此的良藥。一天,我折了兩枝梔子花帶過去。母親愛花,以前我們一起種過牽牛、粉豆、蜀葵和菊花,卻從未種過梔子花。梔子花是母親的稀客,她長久好奇地看著、聞著,眼里有瑩激的喜悅。梔子花香沖淡了來蘇水的味道,病房有了鮮活的氣息。
⑥沒有治療的時候,娘倆說著話,我給母親梳頭,像從前一樣。我是母親最小的閨女,天生就愛纏著她。只要母親閑下來,或者坐著干活——剝玉米棒或者哪怕燒鍋,我也能爬在她背上給她梳頭。紅色的塑料梳子,我高一下低一下亂扒,靜電把頭發扯飛,比不梳更亂。炎夏里母親在門前樹下網床上午休,我鉆到網床下反復擺弄她的頭發,母親不勝其煩,卻從未打過我,只是笑我“磨人精”。
⑦人到中年,磨人精會梳頭了,力道勻凈,母親閉著眼睛,很享受。母親的頭皮有點發紅,灰白的頭發多像蒼茫的歲月——滿頭青絲怎么就不見蹤跡了呢?我問她,是否愿意戴朵梔子花,她羞澀一笑,說這輩子沒戴過鮮花呢。四外公曾經跟我們講過,母親小時候可愛打扮了,繡花鞋,長辮子,扎個紅色蝴蝶結,穿白襯衣黑背帶裙,是個洋氣的女學生。可是從我記事起,母親一直是天天忙得腳不沾地、累得腿彎腳軟的農婦,最省事的短發,舊得發白的老式衣服,臉曬得黝黑,哪還有洋氣的影子?
⑧那就試試!母親眼睛盈滿笑意,上揚的嘴角是鼓勵,我懂。挑了一朵剛開的,摘了葉子,別在她的左耳畔。母親仔細照了一會兒鏡子,顧盼之間,轉頭凄然一笑:“老了,配不上這鮮錚錚的花。”
⑨“不!”我聲音大得嚇了自己一跳。梔子花太鮮亮太逼人了,生生放大了母親的枯萎。我哆嗦著,從后背輕輕抱住了她,把臉貼在她散發著梔子花香的臉頰上:“媽媽,你真美!”
⑩這是她七十九年歲月里第一次戴上梔子花,也是最后一次。
(選自2023年12月22日《文匯報》,有刪改)
1.閱讀文章,圍繞“我”和“梔子花”概括相關內容,填寫下表。(3分)
幾天前 | “我”在家門口綠化地掰開一顆山梔實。 |
好幾年前 | ① |
三十年前 | “我”在重慶小菜場初見梔子花。 |
搬到上海后 | ② |
七年前 | ③ |
3.“我”折了梔子花帶給病重住院的母親,這樣做有哪些用意?(4分)
4.第⑦段劃線句有何作用?(2分)
5.細讀第⑨段,根據“我”的舉動揣摩并寫出“我”的心理變化。(4分)
【參考答案】
1.(3分)不設統一答案。示例:
①“我”在西安小飯鋪得知山梔子的功效(1分,意思對即可)。
②“我”在小區西南角折梔子花插在家中品賞(1分,意思對即可)。
③“我”在醫院病房給病重的母親戴梔子花(1分,意思對即可)。
2.(3分)香;美;普通(多)。(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本份資源完整答案收錄到《2024年中考散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中(第二十九份)】
【本文Doc文檔請點此下載(第二十九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