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全社會關心并期待文化事業的發展與繁榮的情況下,文化事業有可能出現很好的態勢,有可能產生無愧于偉大時代與悠久傳統的文化瑰寶,也有可能稀里糊涂地、或抱著僥幸心理裝模作樣地打造文化的泡沫。
② 什么是文化瑰寶?要看為我們的受眾提供了什么樣的路徑、啟迪、精神享受與人生智慧。例如對于傳統文化的解讀并使之與現代人類文明成果的對接;例如出現有可能彪炳史冊的有真正的價值的著作與藝術成果;例如,從理論、科技、體制創新上解放整個民族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解放中華民族的生產力。
③ 什么是文化泡沫?愈是缺少對于文化的想象力的人,愈是容易把文化財務化、基建化、利益化。到處修建文化生態園、文化紀念園、文化名人園、文化基地、文化廣場……其中有做得不錯了的,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也確有以文化的名義占地蓋樓貸款。我主張,各地應該對于已有的文化設施作一次檢查清理,對于以文化之名行非文化之實的園館基地廣場公司,采取措施。
④ 再如,一方面對于已有的文化遺產不加愛惜,時有破壞,一方面任意捏造制造虛假古跡。這里有一種說法,將文化標識為一些符號,對于商標設計、旅游廣告與簡明普及某種在世界上不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可能管用,如弄點長城、天壇、熊貓、旗袍……就代表中國了,也不是壞事。但這畢竟是淺薄的認知,有時會成為對于中華文化的廉價化、簡易化與裝飾化的糊弄。
⑤ 更大的泡沫是走文化的過場,求活動的規模,卻忽視了文化的靈魂。晚會舉行了,歌舞演出了,著名藝人來了,“賣點”多了;然而沒有思考,沒有熱情,沒有愛憎,沒有深度,沒有教益,沒有精神的營養,也沒有感情的充盈與升華。這樣的文化是空心文化,是無靈魂的蒼白的文化,是文化的悲哀。
⑥ 有時從文化符號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遙。作為政府管理與文化政策,凡沒有觸犯法律的文化活動都是可以允許的,我們呼喚著的期待著的是文化瑰寶而不是文化泡沫,但我們絕對不能跟著泡沫鬧轟。這一點,絲毫不能含糊。文化是智慧,是歷程,是生活,也是精神的梁柱。文化不是花言巧語與抒情朗誦。越是把常識范圍內的道理說得無人能懂的,我們都不要相信。
( 2012年4月6日 《光明日報》,有刪改)
15. 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作者為什么說“有時從文化符號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遙”?(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根據文章內容,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文化泡沫”。(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5. 首先,指出在當前期待文化事業發展繁榮的情況下,文化事業既可能會產生瑰寶也可能出現泡沫;接著,舉例闡述什么是“文化瑰寶”和“文化泡沫”;最后,通過對比,提出對待文化的正確態度。(每點2分,缺少“首先”“接著”“最后”之類表示論述思路的關聯性詞語,扣2分) …點此查看本文完整答案(答案頁第3頁)…17. ① 對以文化之名而行非文化之實的園館建設加以規范。② 保護已有文化遺產,對故意破壞甚至虛構古跡的情形加強管理。③ 反對走過場、求規模的文化活動,追求有智慧、有靈魂的文化。(每點2分)